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怕怕勿入 > 第10章 花未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念安八岁那年,在老宅的阁楼里翻出个积灰的木箱。箱子里没有金银,只有件半旧的蓝布衫,领口别着朵干枯的玉兰花,花瓣里裹着张泛黄的照片——穿戏服的青年搂着穿旗袍的姑娘,背景是鸣春班的戏台,两人笑得眉眼弯弯,像浸在蜜里。

“这是谁?”念安举着照片问爷爷顾砚。

顾砚的手指拂过照片上的人影,眼眶微微发红:“是太爷爷和太奶奶。他们说,最要紧的不是住多大的房子,是身边有想等的人。”

那天下午,阁楼的天窗突然自动开了。阳光涌进来,落在木箱上,蓝布衫的衣角轻轻晃动,像有人在里面呼吸。念安看见灰尘里浮着两缕发丝,一缕缠着银簪,一缕系着玉佩,在空中打了个结,然后飘向天窗,融进外面的阳光里。

“他们要去看戏了。”妹妹思青突然说,手里捏着片刚从院里捡的玉兰花瓣,“曼青太奶奶说,今天安安妈妈要演新戏。”

安安新排的《玉兰缘》,讲的正是太爷爷与沈曼青的故事,只是结局改得更温柔——书生没被家族锁禁,幽魂也没吊死在槐树,他们在月圆夜私奔,在江南水乡开了家小戏班,教邻里的孩子唱戏,门前种着满院玉兰。

首演那天,戏院里座无虚席。当演到“执子之手,花下白头”时,舞台两侧的幕布突然落下两串玉兰灯,花瓣形的灯罩里透出暖黄的光,照得台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柔光。

安安站在台上,看见第一排坐着两个空位,座位上摆着两支玉兰花,白的像雪,红的像霞。她知道,那是太爷爷和曼青来了。

散场后,后台的镜子前多了支银梳,梳齿间缠着根红绳,绳端系着半张戏票,正是那两个空位的号码。镜子里,她的身后站着两个模糊的影子,正对着她笑,鬓边的玉兰花落在她的戏服上,瞬间化作点点荧光。

“谢谢你们。”安安对着镜子轻声说。

影子没有说话,只是抬手挥了挥,然后渐渐淡去,镜面上留下层薄薄的水汽,用手一抹,能看见“安好”两个字,像谁用指尖写下的祝福。

顾砚带着孩子们在戏楼后院种了片玉兰林。每棵树下都埋着块小木牌,刻着相爱的人的名字,有沈砚与曼青,有安安与顾砚,还有念安偷偷刻的“我和同桌的小花”。

“爷爷说,玉兰树最懂等待。”念安给小树浇水时,思青蹲在旁边数花瓣,“它会把思念藏在花苞里,等花开时,就全都告诉月亮。”

有年春天,玉兰林突然着了场小火,却没烧到一棵树,只把埋在地下的木牌烤得更亮,上面的名字越发清晰。消防员说,火是从地底烧起来的,像有人在底下点了堆暖炉,怕花儿冻着。

安安知道,是太爷爷和曼青在护着这片林子。就像他们护着沈家、顾家的每一代人,用月光,用花香,用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

念安十五岁时,在玉兰林里捡到个铜制的小戏偶,穿着蓝布衫,手里举着支玉兰花。戏偶的底座刻着行小字:“爱是长情的告白,也是无声的守护。”

他把戏偶送给思青,妹妹却指着不远处的老槐树说:“你看,树上有个穿红嫁衣的阿姨,在对着我们笑呢。”

念安抬头,只看见满树玉兰花开得正好,风吹过枝头,花瓣簌簌落下,像场温柔的雨,落在他们的头发上、肩膀上,带着淡淡的甜香,像谁在轻轻拥抱他们。

后来,那片玉兰林成了远近闻名的“缘地”。每年花开时节,都有情侣来此许愿,说只要在树下埋下彼此的头发,就能像沈砚与曼青那样,跨越山海,终得圆满。

安安偶尔会带着老花镜,坐在玉兰树下翻那本泛黄的《生死契》。书页间夹着的玉兰花瓣早已干枯,却依然带着淡淡的香。她知道,有些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它们会化作月光,化作花香,化作岁月里那些不经意的温柔,告诉每个路过的人:

爱从不是执念,是生生不息的希望,

就像这永不凋零的玉兰,

就像那永远圆满的月亮,

在漫长的时光里,

静静等待,

悄悄守护,

直到所有等待,都变成值得。

风吹过林梢,带来远处孩子们的笑声,和隐约的戏文唱词,温柔得像场永远不会醒来的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