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慧珍得了话,就让枣儿准备了衣裳首饰,要配套合适的。

枣儿整理箱笼问王慧珍:“夫人,咱们原先的衣服都薄点,到这边自己做的在家穿还好,穿出门怕是有点不够,是不是叫了人来重新做几件。”

到这边重新做的袄子,王慧珍也不喜欢太复杂的,就用素缎做的,少量的绣花,看着有些简单,想着第一次出门,还是要隆重些。

王慧珍是想着入乡随俗,自己按照这边的习惯做上几件也可以,就让枣儿准备。

“那就等明日出门去看看,重新做几件,看看这边的样式,你把咱们卖的南锻还有京里的几样带着,要是没有好料子,就拿了这个做。”

“好的,夫人。”

等着到了铺子,王慧珍就觉得这个主意没错,这边的布大多数偏厚重,织的密,同样的花色就不如南边的好看,也不如京中的华丽。

“掌柜的,我看这边成衣不少是上衣下裤,这是半裙?”

王慧珍看着这样式,不全是裙装,不过这种料子不算好。

这掌柜的打人一进来,就知道不是普通人,这一开口就知道不是本地的,外边的车挂着阮家的牌子,县城新来的大人可不是姓阮,这不就猜测是县令大人的家眷,所以很上心。

“是的,夫人,这种半裙的一般在家穿的,做活方便,夫人要是出门还是这里边的样式。”

王慧珍跟着去了里间,看了起来,这里边有裘、袄、氅、襦、披风等,还有搭配的香囊,抹额。

我慧珍看见毛线问:“这是羊毛的?”

掌柜的见她感兴趣,老实的说了这个来源:“是的,夫人,这毛线是草原那边来的,可以织成铠甲或者毛裤,这毛织物保暖防寒,之前官府还说鹅毛鸭毛也能防寒,这确实能行,就是一般的布料绷不住外漏,还有这羽毛的味道有点大,不太好祛除,渐渐地这有钱人家就不用了,就是这羊毛制品,保暖性虽好,缺点是水洗之后容易缩水,穿在身上有点扎皮肤,所以买的人也少,小人还想着卖完这点就不进了。”

王慧珍之前也弄过,理解掌柜的说的,确实是这样的,人工的纺的线还是粗了些,做成衣服是要扎人,套在外边也好,只是这富贵人家有更多的选择,就说这皮子,保暖的品种就不少,自然慢慢的羊毛衣裳就被放弃了,富贵人家不喜欢,一般人家消费不起。

王慧珍有些可惜,这要是能把羊绒梳出来,弄点精密的纺线仪器,做成六十支以上,那就完全可以替代皮子,想到这心里有点意兴阑珊。

“这羊毛线包上,这袄子就按照这个样式做,我们自己带了布,皮子你这的拿出来看看。”

王慧珍指着几个样式,想着一会还是说着改改,这样式有点老气,调整一下小细节就好多了,另外襦裙可以多做两件,这个长,里边怎么穿也看不见,也挡风。

挑了几块皮子,看了他们的刺绣,比不上王慧巧的手艺,也算是不错,就让枣儿说了样式还有要改的地方,那掌柜的一听就知道,这是外边的样式,自己要是做出来,那可是头一份。

“这我就明白了,一定按照夫人的吩咐做。”

“我家里老爷没时间过来,你们晚上差人上门来量一下,按照那两个样式做,布料也是用我带的,花样子家里有。”

王慧珍想着要给阮青瑜做几件衣服,就当是过年做的衣裳了。

“哎,夫人留个地址,您说个时间,咱们准时过去。”

这掌柜的眼冒精光,这可是巴结人的好时候。

果然这地址就是县令后衙,这掌柜的也不装傻说了:“原来是小的眼拙,孺人莫怪罪。”

枣儿跟着道:“掌柜的客气,按照刚才夫人吩咐的做,算了银钱是多少,这两件十天后用,先紧着做。”

掌柜的推辞一番:“孺人刚来,算是小店荣幸,这次就算小店孝敬。”

王慧珍看了一眼掌柜的,还真是大方,给了枣儿一个眼神:“掌柜的还是算一下,咱家大人夫人可是清正的很,家规是不能拿百姓一针一线,按着价算好就是。”

这掌柜的看枣儿板着脸说的严肃,也不敢玩笑,打了算盘算了一下,因为王慧珍选的皮子贵点,布料自己带的,加点手工费就算是完事了,最后花了一百三十两,这个价格王慧珍有点意外,有些便宜,问了掌柜的才知道北边的猎户多,皮子多,价格卖的不贵。

想想也是,这皮子运出去恐怕要加不少,不过这掌柜的应该没加几个钱,王慧珍也不在意,身在其位,本身就躲不开这些事,付了钱,就准备去别的店看看。

这街上人不算多,稀稀拉拉的,这还是天气好,才有人出来。

去看了粮铺油铺,杂货铺,看了一圈大概对这边物件有数,还碰见一个卖牛肉的,本地人领着,后边跟着两个像是草原那边的。

“牛肉,草原的牛肉,现杀的牛肉。”

这帮着招呼的是草原兄弟俩常年合作的,一头牛卖出去领五百钱的工钱,这可是难得好工钱,所以这人很卖力,王慧珍叫停,让枣儿去问问。

“枣儿 ,问问价格,要牛肋条,牛腿肉,牛上脑,牛腩,要是有牛杂也买上点。”

枣儿跳下车,这功夫摊子前已经有人在买,这人也见到马车了,这是碰见大户人家。

“这是哪的牛肉?什么价格?”

这人一听就知道这问话的事是外来的,还有那车上挂的牌子,想想就知道是县令家的车,这人姓常,早就得了信,很是热情介绍了。

“这位姑娘,您是外来的吧,咱们这卖牛的兄弟是草原那边来的,每年都赶牛过来卖上一个月的牛肉,卖完了回家,从他们父亲那辈就来,这牛肉您就放心吃,纯正的草原肉牛,要是吃着不好,找我包退,我姓常,人称常三,住在五粮街,您去一打听就知道。”

马车里王慧珍听清楚了:“姓常,跟县丞一家的。”

这话没人回应,王慧珍敲车一下,枣儿琢磨着这人说卖一个月,问了大概的日子,就买了半扇肋条,一条牛后腿,五斤上脑肉,十斤牛腩。

“这牛杂还有吗?”

“姑娘见谅,让老顾客定出去了,您要是想要,后日还杀牛,给您留着。”

这人也是想着讨好一下,这牛杂都是熟悉的老客买走了,一般人买不着。

王慧珍想到之前吃的火锅羊肉,说了一句:“问问有草原羊吗?”

这赶车得是庄大的儿子,有几分机灵在,听见吩咐问了一句:“夫人问有草原羊吗?”

这人听见转转脑子,这两兄弟每年赶过来的羊都分给有钱人家了,剩下的少,不过每次也有多几只,就说:“稍等,我问问主家,多数羊都被分了,不知道有没有剩下的。”

只见人叽里呱啦跟那两兄弟说了一顿,那两兄弟听明白人是官家的,伸出两根手指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