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天,天空显得格外高远。
陈默走在计委大院铺满金黄银杏叶的小路上,脚步却不像往常那样轻快。
关于破格提拔的议论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有种愈演愈烈的趋势。
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些之前对他颇为热情的同僚,态度变得有些微妙,打招呼时的笑容里多了几分审视和距离感。
处里的气氛也愈发诡异,李卫东依旧把他当空气,而原本中立的几位老科员,似乎也在观望风向。
办公室的报纸上,除了继续关注金融风暴的后续,也开始出现关于“国企改革攻坚”、“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国内严峻经济问题的讨论。
收音机里,田震用她沙哑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唱着《执着》,“不管时空怎么转变,世界怎么改变……”
这歌声仿佛在拷问着每一个在时代洪流中挣扎的灵魂。
陈默知道,自己面临的这场晋升风波,不过是这宏大背景下的一朵小小浪花,但于他个人而言,却关乎未来道路的走向。
就在陈默在机关大院里感受着无形压力的同时,北京的另一个浮华世界,正上演着截然不同的戏码。
苏晓冉回来了。
带着国际合拍大片女配角的光环,以及海外媒体几句不痛不痒但足以让国内娱乐版沸腾的赞誉,她俨然成了当下最炙手可可热的女明星之一。
机场被粉丝和记者围得水泄不通,王莉莉使出浑身解数才护着她杀出重围。
庆功宴、专访、时尚杂志拍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这晚,在一家新开张、装修极尽奢靡的“帝都夜总会”包厢里(这类场所在九十年代末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场由某家大牌赞助商组织的高级聚会正在进行。
水晶吊灯晃得人眼花,空气中弥漫着昂贵香水、雪茄和酒精的味道,背景音乐是当时最流行的迪斯科舞曲,震耳欲聋。
苏晓冉穿着一身得体的晚礼服,强忍着不适,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周旋于各路老板、导演和所谓“社会名流”之间。
王莉莉像护崽的母鸡,紧紧跟在她身边,低声提醒着哪些人需要重点应酬,哪些人可以敷衍了事。
然而,麻烦还是找上门了。
一个穿着花哨衬衫、戴着粗金链子的年轻人,端着酒杯,摇摇晃晃地凑到苏晓冉面前,正是那个仗着家里做建材生意突然暴富、行事嚣张跋扈的“马少”。
“苏……苏小姐!哈哈,真人比电影里还漂亮!来,陪哥哥我喝一杯!”马少满嘴酒气,眼神轻浮,说着就要动手拉苏晓冉的手腕。
王莉莉赶紧挡在前面,陪着笑脸:“马少,马少,您喝多了!我们晓冉不会喝酒,而且……她男朋友一会儿就来接她。”
情急之下,王莉莉祭出了惯用的挡箭牌。
“男朋友?”马少嗤笑一声,声音大得引来了周围人的注意,“哪个不开眼的小白脸?叫他来!我看他敢不敢跟老子抢女人!告诉你,小爷我有的是钱!认识的大官多了去了!一个小干部算个屁!”
他嚣张的气焰让周围瞬间安静下来,连音乐都仿佛小了一些。
不少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围拢过来,苏晓冉气得脸色发白,王莉莉也急得直冒汗,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尴尬万分之际,一个略带慵懒却透着冷意的声音从人群外响起:“哦?马大少爷好大的口气啊,计委是什么地方,你这种靠拆迁起家的暴发户,怕是连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吧?”
人群分开,只见张涛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包厢门口,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手里随意晃着一个酒杯,脸上挂着那种惯有的、居高临下的嘲讽笑容。
他身边还跟着几个同样气度不凡的年轻人,显然是和他一个圈子的。
马少一看是张涛,嚣张气焰顿时矮了半截。张涛家的背景,可不是他这种“土大款”能比的。
他结结巴巴地说:“张……张少,您怎么来了?我……我就是开个玩笑……”
“玩笑?”张涛走到他面前,冷冷地打量着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苏小姐的男友,是计委综合处的陈默,别说你现在这点家当,就算把你老子搬出来,在计委眼里,也不过是报表上一个数字。”
他顿了顿,环视一圈震惊的众人,抛出了那颗重磅炸弹:
“而且,据我所知,陈默因为前段在香港金融保卫战中的突出表现,马上就要破格提拔为计委最年轻的副处长了,马大少,你刚才说,小干部算个屁?”
张涛嗤笑一声,“你根本不知道,一个二十出头的计委副处长,意味着什么。”
“嗡——” 整个包厢像是炸开了锅!
“计委?副处长?二十出头?我的天!”
“香港金融保卫战?原来是他!我在报纸上看到过!”
“这……这潜力也太可怕了!将来还得了?”
“马少这次踢到铁板了,不,是钛合金板!”
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所有人看向苏晓冉的眼神都变了,从之前的欣赏甚至轻慢,变成了深深的忌惮和羡慕。
原来她背后站着的,不是普通的小干部,而是一颗正在以惊人速度升起的政坛新星!
计委那是什么地方?掌管国家经济命脉的核心部门!一个如此年轻的副处长,其未来的能量,根本不是马少家那点钱可以衡量的。
马少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冷汗直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连声道歉,灰溜溜地躲到了人群最后面。
苏晓冉站在那里,感受着四周目光的变化,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和激动。
她一直知道陈默优秀,但直到此刻,她才真切地感受到,陈默所拥有的能量和地位,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意味着什么。
这比任何鲜花和掌声都更让她感到安心和自豪。她看向张涛,投去感激的一瞥。
张涛则对她举了举杯,露出一个“不必客气”的笑容,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精光。
这次“仗义执言”,既让陈默又欠了一点人情,又在圈内彰显了自己的消息灵通和“义气”,一举两得。
聚会不欢而散,但“计委最年轻副处长陈默”的名号,却随着当晚在场那些名流、老板、经纪人的口,迅速在北京某个特定的圈层里传开了。
这种“人前显圣”并非陈默本意,却比任何官方任命都更早地为他塑造了一层神秘而强大的光环。
当苏晓冉回到酒店,激动地给陈默打电话诉说今晚的经历时,陈默在电话那头却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嘱咐她以后尽量少参加这种场合,注意安全。
挂了电话,陈默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北京的夜色。张涛的这番操作,无疑是将他架在火上烤。
原本就暗流涌动的提拔之路,如今又增添了更多变数。
名声是把双刃剑,它能带来便利,也会招致更多的嫉妒和明枪暗箭。
“副处长……”陈默轻轻吐出这三个字,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弧度。
这场围绕一个职位的博弈,因为一场意外的名利场风波,被提前摆到了更广阔的台前。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如履薄冰了。
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