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鲁智深现代行侠记 > 第234章 聘书撕裂表决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查尔斯河畔那只沉没的纸船,载走了程小雨对学术象牙塔最后的眷恋。那封“此身已许智深”的回绝邮件,如同投向哈佛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在精英圈层掀起轩然大波。惋惜、不解、嘲讽、甚至愤怒的议论纷至沓来。有人赞她“真性情”,有人斥她“自毁前程”,更有保守派学者撰文批评她“背叛学术伦理”、“沦为资本附庸”。程小雨关闭了所有社交媒体通知,将手机调成静音,将自己投入铁砧子镇工业园“工人之家”新校舍的设计图纸中。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孩子们在活动室奔跑的笑闹声,机器的轰鸣声……这些才是她此刻需要的“人间烟火”。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封来自哈佛校友总会(非校方)的邮件,带着一种微妙的试探,抵达了她的邮箱。邮件措辞客气,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尊敬的程小雨博士:

惊悉您婉拒肯尼迪学院教职,校友总会深表遗憾,亦对您坚守实践阵地的选择深表敬意。

值此全球教育范式深刻变革之际,总会拟于下月举办‘未来教育:打破围墙的探索’特别论坛。

您以田野为课堂、以工人为导师、以项目为教案的‘非传统教育’实践,堪称破界典范。

诚邀您担任论坛首席对话嘉宾,分享‘智深模式’下的教育创新。

期待您为哈佛社群带来来自东方工地的‘泥土智慧’。”

论坛?首席对话嘉宾?分享“泥土智慧”?

程小雨捏着鼠标,指尖冰凉。这算什么?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还是精英阶层居高临下的“招安”?她几乎能想象论坛上那些西装革履的校友们,带着猎奇和审视的目光,听她这个“工地教授”讲述“蜂窝师徒制”和“书桌经济学”的场景。一种被当作“标本”展示的屈辱感,混杂着被利用的警惕,瞬间涌上心头。

“小雨!好消息!”李水根兴冲冲地推门进来,手里挥舞着打印出来的邮件,“哈佛校友会!请你当论坛嘉宾!这可是……”

“不去。”程小雨声音冰冷,头也没抬,铅笔在图纸上重重划下一道线。

“啊?”李水根愣住,“为……为啥?这可是……”

“水根!”鲁智深低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魁梧的身躯倚着门框,豹眼扫过程小雨紧绷的侧脸和桌上那份刺眼的邮件,瞬间了然。他大步走进来,拿起那份邮件扫了一眼,浓眉一挑。

“哈佛?”他嗤笑一声,随手将邮件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小雨!洒家问你!”

他豹眼直视程小雨,声音斩钉截铁:

“你想去吗?”

程小雨抬起头,迎上鲁智深的目光,眼中闪过一丝挣扎,随即化为坚定:“不想!”

“那就不去!”鲁智深大手一挥,“管他什么校友会!天王老子请!也不去!”

“可是……”李水根急了,“鲁总!这……这是哈佛啊!全球影响力……”

“影响力?”鲁智深豹眼一瞪,“洒家的影响力!在铁砧子镇!在柬埔寨工地!在工人兄弟的饭碗里!在娃们的书桌上!不在他哈佛的讲坛上!”

他走到程小雨桌前,拿起她正在绘制的“工人子弟学校”设计图。图纸上,明亮的教室、宽敞的图书角、带升降书桌的自习室、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屋顶农场……线条流畅,充满生机。

“小雨!”鲁智深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才是你的讲坛!你的学生!在等你!”

他猛地一拍图纸!

“洒家!给你搭台子!”

“就在这儿!铁砧子镇!”

“开你自己的论坛!”

“讲你的‘泥土智慧’!”

“让哈佛的人!坐飞机来听!”

程小雨看着鲁智深豹眼中燃烧的火焰,看着图纸上那个充满希望的校园雏形,心头那股郁结的闷气,瞬间被一股滚烫的热流冲散!她深吸一口气,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好!”她声音清脆,带着决绝的力量,“就在这儿开!”

“但……”她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去哈佛论坛……也不是不行!”

鲁智深和李水根都愣住了。

程小雨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工地上忙碌的身影和孩子们追逐嬉戏的场景。她拿起手机,打开摄像头,对准自己。镜头里,她素面朝天,穿着沾着铅笔灰的工装衬衫,背景是摊开的设计图纸和窗外高耸的塔吊。

“哈佛的邀请函……”她对着镜头,声音平静,却字字千钧,“我收到了。”

“终身教职?很荣耀。”

“但……”

她拿起桌上那份被她打印出来、一直压在图纸下的哈佛聘书原件(电子版打印)。烫金的盾徽在阳光下刺眼夺目。她双手捏住聘书两端,豹眼圆睁,手臂肌肉贲张!

“刺啦——!!!”

一声清脆、响亮、带着撕裂般快感的布帛破碎声!响彻办公室!

厚实的聘书纸张!在她手中!被硬生生!撕成两半!

她动作不停!双手翻飞!如同最狂野的舞者!

“刺啦!刺啦!刺啦!”

聘书在她手中!被撕成四片!八片!无数片!烫金的哈佛盾徽被肢解!庄重的拉丁文校训被粉碎!冰冷的“五年禁令”条款化为齑粉!

纸屑如同雪花般纷飞!飘落在设计图纸上!飘落在她的工装上!飘落在阳光里!

程小雨举起手机,镜头对准满地的纸屑,也对准自己那双沾着纸屑、却异常坚定的手!

声音清晰,穿透镜头:

“我的学术!不在象牙塔!”

“在铁砧子镇的钢筋水泥里!”

在柬埔寨工地的硝烟尘土里!”

在工人兄弟粗糙的手掌纹路里!”

在孩子们趴在书桌上挺直的脊梁骨里!”

哈佛的讲坛!很高!很亮!”

但我的讲坛!”

在田间地头!”

在人间烟火!”

在……”

她顿了顿,镜头转向窗外,对准那片充满生机与嘈杂的工地,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宣告:

“在!这!滚!烫!的!泥!土!里!”

视频录制完成。没有剪辑!没有配乐!只有最原始的撕裂声和铿锵的宣言!

程小雨手指轻点!上传!发布!

标题:

《聘书?撕了!讲坛?在脚下!》

配文:

“哈佛校友会盛情,心领。论坛嘉宾?恕难从命。我的论坛,在铁砧子镇。欢迎来工地,听‘泥土智慧’。@哈佛校友总会”

视频发布!

如同在沉寂的舆论场投下核弹!

瞬间引爆!

“卧槽!手撕哈佛聘书!!”

“这姐们儿太刚了!!”

“刺啦声听得我头皮发麻!爽!”

“田间地头!人间烟火!泪目!”

“这才叫学术!接地气的学术!”

“哈佛?呵呵!人家不稀罕!”

“工人教授!程小雨!牛逼!”

……

视频播放量!火箭般飙升!千万!破亿!霸榜全球社交平台!“聘书撕裂”、“泥土智慧”、“工人教授”成为现象级热词!程小雨那张素面朝天、眼神坚毅、站在图纸和纸屑中的照片,成为新一代知识偶像的象征!

哈佛校友总会。办公室一片死寂。

会长看着屏幕上那疯狂滚动的播放数据和满屏的“牛逼”、“爽”、“哈佛算个屁”的评论,脸色铁青,手指颤抖。他本想借程小雨的“非传统”为论坛镀金,却没想到对方直接掀了桌子!用最粗暴、最原始、最震撼的方式,将哈佛的“荣耀”踩在脚下!还碾进了泥土里!

“会长……这……论坛还……”助理小心翼翼地问。

“论坛?”会长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嘶哑,“还办个屁!”

他颓然坐下,看着视频里程小雨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看着窗外查尔斯河冰冷的河水,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和……一丝难以言喻的震撼,涌上心头。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论坛筹备组的号码:

“通知所有嘉宾……”

“论坛……”

“取消!”

“理由……”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苦涩和……不易察觉的敬意:

“主讲嘉宾……找到了……更大的讲坛。”

铁砧子镇工业园。新落成的“工人之家”多功能厅。

没有水晶吊灯,没有红毯,没有西装革履。只有简易的折叠椅,朴素的背景板(上书:“泥土智慧:蜂窝联盟教育创新论坛”),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漆味和工地的尘土气息。台下,坐满了穿着工装的工人、带着安全帽的师傅、还有一群眼神清澈的工人子弟。台上,程小雨穿着那件沾着铅笔灰的工装衬衫,素面朝天,声音清亮,讲述着“蜂窝师徒制”如何让老手艺焕发新生,“工人之家”的书桌如何点亮孩子的梦想,“可升降书桌”背后的工学原理与人文关怀……

鲁智深坐在第一排,魁梧的身躯挤在小小的折叠椅里,显得有些滑稽。他豹眼微眯,看着台上神采飞扬的程小雨,嘴角勾起一丝欣慰的弧度。他掏出手机,对着台上,拍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程小雨站在简陋的讲台后,背后是“泥土智慧”四个大字,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

他打开推特,上传照片。配文:

“哈佛的讲坛?撕了!

自家的讲坛?亮了!

主讲人:程小雨教授(工地认证版)!

主题:人间烟火!

欢迎旁听!门票:一颗良心!@哈佛校友总会”

发送。

很快,照片下出现一条评论:

“哈佛校友总会:论坛虽取消,智慧无围墙。程博士的‘泥土讲坛’,是给所有教育者的一课。致敬。”

鲁智深看着那条评论,豹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化为一声低沉的轻笑。

“良心课?”他收起手机,望向窗外。

阳光下,那棵巨大的“账本树”与钢筋“廉”字雕塑并肩矗立,沉默而庄严。远处,工地上焊花飞溅,如同星辰坠落人间。

程小雨的讲坛,在泥土里。

而他们的战场,在人间。

烽火,从未熄灭。

决战,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