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
没过多久,只见山顶腾起一股浓烟,如同一条黑龙直冲云霄。紧接着,第二股、第三股烟柱接连升起,将黎明的天空染成了灰黑色。
\"着火了!\"年轻衙差兴奋地跳起来,差点被自己的佩刀绊倒。他的脸上泛起红光,指着山上喊道:\"叶姑娘得手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山上突然传来一阵鬼哭狼嚎的惨叫。那声音由远及近,夹杂着凌乱的脚步声和树枝断裂的脆响。守在山路口的众人不约而同地握紧了武器,眼睛死死盯着烟雾弥漫的山道。
\"来了!\"衙差头领低喝一声,吐掉嘴里嚼着的草根。第一个匪徒连滚带爬地冲出烟雾时,裤裆已经湿了一大片,脸上满是烟灰和血迹。他看到严阵以待的衙差们,绝望地发出一声哀嚎,转身就要往回跑。
\"想跑?\"一个人一个箭步冲上去,手中的铁链如同灵蛇般缠住匪徒的脚踝。匪徒重重摔在碎石路上,门牙磕掉了两颗,鲜血从嘴里汩汩流出。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匪徒...他们像受惊的兔子一样从各个山路窜出来,有的甚至慌不择路地从陡坡上直接滚下。守在各路口的衙差和流放犯人们如同收割庄稼般,将这些吓破胆的匪徒一个个放倒。有个精瘦的老农甚至用赶牛的鞭子就制服了一个彪形大汉,得意地冲着儿子炫耀:\"瞧见没?这就叫四两拨千斤!\"
山顶上,叶如意一脚踹开仓库的木门,扬起的灰尘在阳光下形成一道光柱。仓库里整齐码放着几十袋粮食,墙角堆着成捆的布匹。她伸手抚过这些物资,这些足够让流放队伍吃上大半个月了。
\"有意思。\"叶如意在一个上锁的箱子里发现了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匪帮与某些官员的\"生意往来\"。她将账本收好,又在一个暗格里找到几封密信,落款处的印章让她挑了挑眉。
当她来到马厩时,二十多匹骏马正不安地踏着蹄子。这些马毛色油亮,肌肉线条优美,一看就是精心饲养的战马。叶如意吹了声口哨,马儿们竟然奇迹般地安静下来,温顺地低下头。
正午时分,剿匪队伍在山脚下汇合。众人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红光,有几个年轻人甚至哼起了小调。叶如意站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脚下堆着小山般的战利品:粮食、布匹、铁器,还有几个沉甸甸的钱袋。
\"这些,\"她指了指物资,\"大家带回去分了。\"阳光照在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上,晃得人眼花。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老天爷!\"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颤抖着抚摸粮袋,\"这要是多端几个匪窝,咱们岂不是要发财了?\"
这句话像火星落入干草堆,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就连衙差头领也摸着下巴盘算起来:\"从这往北走,听说青龙山还有一伙...赏金好像更高...\"
叶如意嘴角微扬:\"为民除害,何乐不为?\"她的话引来一阵附和声。几个年轻人已经开始畅想用赏银买田置地的美好未来了。
除了一些物资以外,还在匪徒的老窝收获了一些马,鉴于流放犯人们剿匪有功,衙差头领还大气的将马分给每家一匹,然后让叶如意教大家制作简易平板车,将东西放在平板车上,能减轻大家不少负担。
回程的路上,队伍浩浩荡荡。新得的马匹驮着物资,这哪像是流放队伍,倒像是得胜归来的军队。
营地里的众人远远看到队伍归来,立刻沸腾了。孩子们尖叫着迎上去,妇人们抹着眼泪寻找自家男人。老王妃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直到看见叶如意的身影才松了口气。
\"人头清点完毕,共三十八个。\"年轻衙差向叶如意汇报,粗糙的手指在名单上划过,\"按朝廷悬赏,能换好多银子。\"
衙差头领选了两个精干的年轻衙差,让他们带着处理过的人头快马加鞭去最近的官府领赏。临行前,叶如意悄悄塞给衙差一个小包袱:\"把这个交给县令,就说...匪徒的账本。\"
衙差虽然不明就里,但还是郑重地收下了。两人跨上骏马,在众人的期待中绝尘而去。
营地中央架起了大锅,衙差头领让大家先吃饭,吃完饭即可启程,这时候又有人闹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