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怕怕勿入 > 第7章 “新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章 新生

转眼又是三年。

沈念的工作室旁多了间小小的唢呐工坊,门口挂着块木牌,写着“念声坊”。工坊里不仅陈列着各式唢呐,还摆着一张长长的木桌,常有孩子围坐在桌前,跟着沈念学吹唢呐。那个王村的小男孩已经长成半大少年,成了工坊里最得力的“小老师”,手里的塑料唢呐早就换成了沈念亲手为他做的红木唢呐。

“沈老师,今天教《喜洋洋》吗?”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举着唢呐问,眼里满是期待。

沈念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墙上——那里挂着幅装裱好的字,是她请书法家写的“声传千里,情系三生”。字的旁边,是那支承载了太多故事的老唢呐,被装在透明的玻璃罩里,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上面,红木杆上的包浆愈发厚重,像是沉淀了百年的时光。

开课铃响时,工坊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抱着婴儿的女人站在门口,有些局促地说:“我……我是从王村来的,听说这里教吹唢呐?”

女人怀里的婴儿睡得正香,小脸红扑扑的,嘴角还带着笑。沈念认出她是李老栓的孙媳妇,去年刚生了个儿子。

“快进来吧。”沈念把她们引到里间,“是想让孩子学吗?”

女人摇摇头,从布包里拿出个用红布裹着的东西:“这是我家公公交给我的,说该还给你了。”

红布解开,露出的是那半块烧焦的银锁。锁身上的“长命”二字经过精心打磨,已经能看清轮廓,锁孔里的红线早已消失,只剩下光滑的铜面,映着女人和婴儿的影子。

“公公说,当年是他糊涂,差点断了念想。”女人的声音有些哽咽,“这锁本就该跟着唢呐,跟着念想走。他还说,孩子的名字就叫‘念祖’,让他记住祖辈的故事。”

怀里的婴儿突然醒了,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向玻璃罩里的老唢呐,竟“咯咯”地笑了起来,小手还朝着唢呐的方向抓了抓。

沈念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接过银锁,走到玻璃罩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罩子,把银锁挂在了老唢呐的铜圈上。银锁碰到唢呐的瞬间,发出“叮”的一声轻响,像是一声跨越时空的应答。

那天下午,工坊里格外热闹。孩子们吹奏的《百鸟朝凤》响彻整条街,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倾听。沈念站在门口,看着阳光里飞舞的尘埃,突然听见一阵熟悉的桂花香——那是李寡妇当年用的头油味,淡淡的,却格外清晰。

她回头,看见玻璃罩里的老唢呐似乎微微动了一下,碗口处的野菊花纹里,竟渗出一滴小小的水珠,顺着木纹往下流,在桌面上积成一个小小的水洼。水洼里,映出三个模糊的影子:穿蓝布褂子的女人抱着孩子,身边站着穿工装的男人,三人正对着她笑,男人手里的唢呐还在微微颤动,像是刚吹完一曲。

水洼很快蒸发,只留下一点淡淡的湿痕,混着孩子们的笑声,消散在风里。

傍晚收工时,沈念发现玻璃罩里多了片新鲜的野菊花瓣,落在银锁上,像是谁特意放上去的。她知道,那是他们来看望新生命了,来看这延续了三代的念想,来看这终于在阳光下绽放的新生。

念祖满月那天,王村摆了酒席。沈念带着孩子们去助兴,一曲《归雁》吹得全场动容。李老栓抱着曾孙,看着玻璃罩里的老唢呐,老泪纵横:“都过去了,都好了……”

席间,念祖突然伸出小手,抓住了沈念递过去的唢呐杆,小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像是在模仿吹奏的调子。穿蓝布褂子的女人和穿工装的男人的身影,似乎在婴儿身后闪了一下,带着温柔的笑意,慢慢隐入了人群的欢笑声里。

沈念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所谓人鬼情未了,从来不是纠缠不休的怨怼,而是藏在时光里的惦念,是跨越生死的守护,是让爱与念想,在新生里得到永恒的延续。

老唢呐依旧立在玻璃罩里,银锁在风里轻轻摇晃,发出细碎的声响。工坊的孩子们还在练习吹奏,稚嫩的调子里,藏着过去的故事,也藏着未来的希望。

而那些看不见的影子,早已化作了阳光里的尘埃,化作了风中的花香,化作了唢呐声里最温柔的那段回响,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静静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