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材问题,我是越看越心惊胆战。尤其是那些地方性的辅导课本,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无言以对!这些教材中的内容,要么错误百出,要么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这对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将会产生多么大的负面影响啊!
我深感痛心和忧虑,这在的学习和成长将会产生多么大的负面影响啊!所以我决定将在两公时好好的“开一炮”,不然都对不起我“徐大炮”的外号。
然而我暂时没功夫全力处理此事,因为元旦过后,喻甜静的父母以及她的哥哥嫂嫂,携带着未满周岁的侄子一同抵达了燕京。这无疑是一次至关重要的会面,毕竟这可是双方家长的正式相见,自然需要我们以最为庄重的态度去应对。
说起喻甜静的哥哥嫂嫂,他们是在去年正月底喜结连理的。只可惜,那时的我正忙于两会相关事务,根本抽不出身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尽管如此,我还是特意在市场上精心挑选了一台五十寸的背投电视机,送过去当作贺礼。单运费就花了近千元,不过据喻甜静回忆说,以到电视时,全村都轰动了。谁也没见过这么大的电视机,让大哥很是得意了一回。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母亲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早早地开始了她的扫货之旅。她兴致勃勃地走进超市,不一会儿便推着满满一车的食材走了出来。这些食材足够我们一家人享用好几天了!
下午两点,我和喻甜静驾驶着一辆宽敞的别克商务车,朝着火车站疾驰而去。我们都很期待见到喻甜静的家人,心情格外兴奋。
按照计划,火车应该在三点十五分准时抵达,但如今的火车往往很难准时到达。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们在车站的候车大厅里焦急地等待着。
终于,在三点五十分的时候,火车缓缓驶入站台。喻甜静的父母各自提着一个行李箱,大哥则一只手提着一个大包裹,嫂子怀里抱着还在熟睡的小侄子,一家人缓缓走出车厢。
我见状,急忙迎上前去,接过喻甜静父母手中的箱子,而喻甜静则快步走向嫂子,想要抱抱可爱的小侄子。然而,这一举动却惊醒了小家伙,他突然哇哇大哭起来,似乎对被吵醒感到非常不满。
喻甜静连忙轻声哄着小侄子,但无论她怎么努力,小家伙就是不停地哭闹。无奈之下,喻甜静只好将小侄子交还给嫂子,一脸无奈地看着他。
当我回到四合院时,时针已经指向了五点半之后。远远地,我就看到父母早已站在大门口,翘首以盼地等待着我们的归来。
车子缓缓停下,父母立刻迎上前去,迅速打开车门,满脸笑容地热情邀请我们进入家门。我赶忙从车上下来,站在一旁,依次向他们介绍车上的每一个人。
两位母亲虽然说话都带有各自的口音,但这丝毫不影响她们之间的热情交流。她们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你一言我一语地寒暄着,气氛十分融洽。相比之下,两位父亲就显得轻松多了,毕竟他们都是知识分子,交流起来自然十分顺畅。
走进二进的院子,梅姐也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我连忙走上前去,向大家介绍梅姐。这一下,可把大哥和嫂子给惊呆了。大哥的嘴巴张得大大的,说话都变得结结巴巴起来:“梅……梅……梅姐?真的是……梅姐?”
喻甜静见状,不禁有些小得意,她傲娇地回答道:“那当然是真的啦,如假包换哦!”
众人相互打过招呼后,便一同走进正屋,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香茗,一边愉快地聊天。而两个母亲则与喻甜静和嫂子一同前往厨房,张罗起了丰盛的晚餐。
饭后,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最后还是由我父亲开口讲话,母亲的口音实在太重,怕他们听不懂。父亲讲道:“两个孩子已经谈了两年多了,眼看着甜静也要毕业了。我们就商量一下两个孩子的婚事。”喻甜静的父母和哥嫂都点头赞同。
我父亲接着说道:“甜静这丫头,我们一家人都非常的满意,娶到甜静,是我们家小子的福气。”喻甜静的父母忙开口道:“哪里啊,我们对仕林也很满意的,是我家丫头有福,能嫁到你们家。”大家相互客气了几句。
我父亲接下来介绍了一下巴南的婚嫁风俗,分别是“上门”,也被称为“撞门”。这一步是男方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前往女方家中拜访。女方如果对男方满意,就会表示欢迎,这意味着男方成功地“撞开了门”。
一旦“撞门”成功,双方就会进入正式的“定亲”阶段。在这个环节中,双方会在男方家中,当着媒人和家族长辈的面,正式确定婚约。这是一个庄重而严肃的仪式,标志着双方的婚姻关系得到了家族的认可和祝福。
“定亲”之后,便是“开亲”。男方需要带着礼物去女方家的主要亲戚家拜访,比如亲叔伯、姑姑、舅舅、姨妈等等。这一举动表示双方从此以后就是亲戚了,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其他红白喜事,都要相互走动、相互关照。
““开庚”,这是一个在谈婚论嫁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当男方决定向女方求婚时,他会精心准备一份礼物,然后前往女方家中。这个礼物不仅代表着男方的诚意,更是一种传统的礼仪。
女方在收到男方的礼物后,会将女孩的生辰八字交给男方。这生辰八字包含了女孩的出生年月日时等重要信息,对于婚姻的匹配有着重要的意义。
男方拿到女孩的生辰八字后,会去找一位专业的算八字先生进行合八字。算八字先生会根据两人的生辰八字,分析两人的命理是否相合,是否适合结婚。如果合八字的结果良好,那么男方就可以开始寻找一个良辰吉日,作为婚嫁的日子。
在结婚前三天,男方还需要再次带上礼物前往女方家。这次的礼物被称为“开梳”,也叫“梳子礼”。这个环节通常由女方的女性长辈来完成,她们会为女孩梳理出嫁的发型,象征着女孩即将离开娘家,开始新的生活。同时,这也是一种表达感谢女方家养育之恩的方式。
最后,便是“成亲”的环节。在这一天,男方会带着丰厚的聘礼前往女方家,迎娶女孩过门。聘礼的内容和价值通常是由双方协商确定的,女方会根据男方的聘礼给出相应的嫁妆。这些嫁妆不仅是对新婚夫妇的祝福,也是女方家庭对女孩的关爱和支持。
这样的巴南风俗,虽然繁琐,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每一个步骤都承载着人们对婚姻的美好期许和祝福,也体现了家族之间的联系和亲情的重要性。
后世诸多女子,甫一开口,便索要巨额彩礼。殊不知,彩礼于古时,乃是针对妾室而言。以彩礼买断妾之终生,妾至男家,地位与丫鬟无异,需侍奉主母,所生子女亦不得呼其为娘,而称姨娘。妾甚至可能被送人或卖掉,杜十娘便是明证。那些张口便要几十万上百万彩礼之人,岂不知自己已将自身置于妾之位。或有人言,此乃一种说法,所求是聘礼而非彩礼。此说更为荒谬,难道不知收受聘礼后,女方须给出相应嫁妆吗?十里红妆,岂是虚言。又有人言,我家含辛茹苦将我养大,给予些许钱财,岂不应理?且慢,二人成婚,乃是共同生活,并非买卖关系。若你嫁入夫家,凭借二人努力,日子过得富足。届时,可适当接济有困难之娘家,而非婚前便索取大笔钱财,如此行径,实令人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