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看,即便是所有人都认为的好男人,和他生活在一起的女人,也不一定会幸福。”
钟月合长嘘了一口气,翻了个身。
“幸福不幸福的,好像都那样,也没有谁有多幸福的……那你总不能就这么一直单着吧?”
晚晴最后无奈地说,“人是群居动物,是需要有安全感的。”
“我不孤独啊!我和周澜一起创业,一起挣钱。我买了房子,她买了车子,我们一起住我的房子,开她的车。”
“有事儿做,有钱挣,有房住,有车开,我们过得挺自在的。我们都说好了,等到老了,就抱团养老。”
“对了,姐,你带着芮儿,以后有什么打算?还找不找了?”月合又问晚晴。
“唉,你这轻身大马的都不想结婚,我这带着孩子的,更不能再找了,别委屈了芮儿。”
要说女人结婚后的日子怎么样,钟晚晴这个过来人,她心里最是清楚。
可是她竟然还没有月合看得透彻。
“那个周澜也是这么想的?”晚晴好奇地问了一嘴。
“难得你们这么志同道合,一辈子有这样一个好闺蜜,也算是不错了!”
“她呀,她比我还恐婚呢!你不知道,我觉得在咱家里,我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没想到,她的原生家庭更可怕。”
“她的妈妈,是被她爸爸杀死的!她说她自己这一辈子,说什么也不会将就着结婚!”
“她曾经和我说:假如嫁错人,我自己吃苦,是自作自受;孩子的苦,却是我造成的。因此,遇不到对的人,我宁愿单身。”
“我们两个人说好了,假如不能遇到好的男人,以后就搭伙过日子,到老了,就找一家养老公寓,一起养老。”
晚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月合说的话,又何尝不是她的心里话!
在她决心要和李东阳离婚的时候,心里面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芮儿。
晚晴半天没有言语,月合又想到了什么,就说:“姐,你这一直在咱小叔那大院里住着,也不是个事儿啊!”
“我还没有租好房子,”提到房子,晚晴有些沮丧,“好一点的房子死贵活贵的,便宜的又太差。”
钟晚晴说:“我自己好对付,住哪里都行。这有芮儿,要考虑很多因素,不能将就。”
“咱县城里房价多少钱?”月合又问。
“多少我也买不起房子。”晚晴气馁道,“我这死工资,和你们没法比。”
“我这上班小十来年了,以前手里还有几千块钱的积蓄。自从有了芮儿,基本上够花,就没有攒下钱。”
“以前结婚时,他们家拿了几千块钱的彩礼,咱爸修房子用了。后来石头被人家追赌债,我又给他还了两千多。”
“这些别说咱爸妈没钱给我,就是给我,我能要吗?供我上学,又给我跑工作花钱。”
“嗯,那次咱妈打电话给我说了,石头染上了赌博,春上还拿了咱小叔客户的两万块钱,输完了。”
“是啊,老饥荒还没有还完,新饥荒又接上了。这一结婚,少不得四五万块钱头里跑。咱妈说是雪娇姐借给她的。”
晚晴说道。
“咱妈没有和我说,其实我手里也有一些钱。要是不够,周澜手里也有,她也花不到。”
月合对浅雪说,“我已经给周澜说了,让她明天把钱汇回来,先让咱妈把雪娇姐的钱给她。”
“你咋那么有钱?”晚晴惊讶地问,“你不是去年才买房子付了个首付吗?这不是还要还房贷?”
“姐,你不知道,如今大城市里的家长们,已经注重给家里的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了,现在啊,学生的钱最好挣。”
“要我说,你也得想想办法。既然你决定以后守着指望着死工资,你们娘俩啥时候能住上房子?”
“我能想什么办法?”晚晴感到很无力,“要上班,要照顾芮儿,哪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你也在周末两天开辅导班补课啊,还能带着芮儿。眼下你在咱小叔那里住,那里有空屋子。”月合说。
“在职老师有偿补课,上面是不允许的。”晚晴有些担心,“还得发广告。要是被人知道了,不知道会受到什么处分呢!”
“你自己班上的学生就够你带的,也不用去发什么招生广告。你就在班里给学生说一下,就说有谁愿意补课的,可以去你那里补。”
月合给她支招,“你不用说钱的事,只要学生愿意补,家长自己就问你多少钱了!”
“你知道得不少啊!”钟晚晴真心佩服月合,这刚在大城市里混了三四年,就知道这么多。“和你比,我可是太落伍了!”
“哎,你肉麻不肉麻,”月合笑,“这有什么,人家新州市学校里在编的老师,都是这样做的。”
钟晚晴把手垫在头下面:“我考虑一下,这事可得好好划算划算。”
“姐,过了年开学,你可以先试一试。干上个一年两年,攒的钱要是不够买房子,我再给你支援一下些!”
“等明天石头的婚礼办完,我送你回城里,就不回来了,好好给你说说辅导班的事情!”
农村里娶媳妇,要摆两场席。
一是娶媳妇那天,待的是底子客。
所谓底子客,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姥娘妗子的,女人和孩子居多,为的是喜庆热闹。
真正的酒宴,是在娘家人来接新媳妇回门那天,俗称“谢媒。”
顾名思义,这一天要借着娘家人也在场,敬谢媒人。
这一天来的客人,都是男人。
娶亲这天,郑志方开了一辆小轿车,带着闵氏和老婆也来了。
郑志方说,孩子们在上高中,学习紧张,要不然也一起都过来了。
不得不说,这小轿车就是快。
钟文松小时候跟着老钟去郑集讨饭,走走停停,半个多月才要到郑集。
后来和李停成婚后,包括躲计划生育生钟磊那次,赶着骡子车去过三次,也要走上半天。
再后来就是骑自行车去郑集,速度和骡子车差不多,吃过早饭就出发,到地方差不多能赶上吃午饭。
郑志方开着车过来,只是个把小时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