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妃自是知晓,整个京城贵女,唯一能入孙女眼的,也就一个宋同初了。
那孩子从小惠外秀中,确实挑不出一点毛病,可就是时运不济。
老太妃沉浸宫中多年,眼里看过了无数机关算计。
自是知道,镇国公父子,死在了帝王权术。
而镇国公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风华绝代之人,败在了人性上。
南境乱,镇国公满门才能兴旺;
南境稳,必定飞鸟尽良弓藏,可惜了!
此时听到和悦要送斋饭,老太妃心中叹息一声,淡淡道:
“柘国使团浩浩荡荡的车队,几百号人明日就要来了。京中各处已经在准备,今日必定乱糟糟。等开市了,我叫你兄长带你去玩。”
和悦听出,祖母这还是不想她今日去见同初姐姐。
想到可能是几天前的刺杀,祖母怕自己会受到牵连。
当即没再坚持,眼珠一转想到等柘国使团开市了,再约同初姐姐不迟。
“柘国使团三年才来一回,祖母到时候可别拘着我了!”
祖孙俩,在丫鬟嬷嬷的簇拥下,踏进了弘法寺主殿。
一番烧香敬佛后,老太妃虔诚跪在蒲团上,摇晃签筒。
和悦百无聊赖的跪在她身后,同样摇了支签。
“太妃、郡主,菩萨定能感念到两位的虔诚,让你们心想事成。”
“多谢大师了!”
待两人抽了签,一旁解签老和尚摸着胡须,笑眯眯的接过。
先是看向老太妃的签,点了点头道:
“第九十四签:晚岁福泽满庭芳,儿孙绕膝笑声长。善念常存心无愧,安康岁月乐无疆!”
“此乃上上签,不错不错。”
老和尚慈眉善目,在弘法寺算得上是资历最高的。
温声将这支签细细讲解,老太妃喜笑颜开。
“多谢大师了!”
冲身边嬷嬷点了点头,又多敬了些香火钱。
老和尚随即看向了手中的另一支签,却明显一愣。
一双含笑的眸子,看向和悦时明显带着些许忧色。
老太妃心中咯噔一声,当即就命周围无关之人退下,问道:
“大师,此签可是有何不妥?”
老太妃见多识广,心中信佛但是也知道,这些不过是心灵上的慰藉。
这些年来,不论是江南还是京中。
还从来没从和尚口中听到过一句不吉利的话。
当即虽有些意外,但并没有太多担忧。
谁曾想,一贯说话考究的老和尚竟直言道:
“大凶之兆!”
老和尚声音铿锵,丝毫不委婉。
便是和悦也一脸正色的走了过来。
瞪大双眼,看了看老和尚又瞧了瞧老太妃。
开口道:
“那换一支签?”
说着就朝签桶走去,却被老太妃一把拉住。
“住嘴吧,小祖宗!”
那老和尚摸了把胡须,沉声道:
“郡主这是红鸾星动,却伴着血光之灾,大祸临头之兆!”
此言一出,老太妃顿时面色一凛。
和悦察觉到祖母的心绪,立刻不以为然开口:
“这不可能,我还没说亲呢。”
却根本没人搭理她,老太妃沉声问:
“依大师所言,此劫该如何解?”
老和尚凝视着手中签文,眉头紧锁,念叨了几句佛号。
竟摇了摇头:
“都说人定胜天,但此劫乃是天定,我等毫无胜算!”
他这般斩钉截铁,老太妃哪怕刚开始半信半疑,此时也不由心中发紧。
她已是花甲之龄,是先皇除了太后之外,在世的唯一妃子了。
之所以能出宫跟着儿子颐养。
乃是因为和悦的父王,幼时腿部落下了残疾。
早就注定没有夺嫡的可能,母子俩也都是不争不抢的性子。
这才平安到了晚年,儿孙绕膝。
老太妃只觉得日子美好,很有盼头。
今日这事若是冲着和硕郡王来,她必定会怀疑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可和悦一个郡主,虽有说亲的打算,但人选一直没看好。
谁会在这个时候,花心思算计她呢?
几乎是没沉思多久,老太妃便深信不疑。
“我就这一个孙女,无论如何也请大师想办法,替她化解此劫!”
老和尚只一味低头,便是在众人身后的方丈都开口了:
“师叔!太妃跟郡主都是难得的大善之人,此劫能解最好,若是不能解,能以大化小也好呀。”
老太妃似是受到了启发,说道:
“是啊大师!哪怕不能彻底化解,只要能给我们指条活路,我康庄王府必定给弘法寺铸一座金佛!”
似是见老太妃如此虔诚,解签大师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佛言,因果讲三世,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贵人生死事,贫僧只能窥探一二,能否逢凶化吉全看造化了。”
老和尚说到这,长叹一声。
和悦在旁看到自己祖母亦是一脸忧心,忍不住插嘴道:
“如果真是姻缘不利,那大不了不嫁人啊!”
她这声孩子气的话脱口而出。
老太妃正要轻斥,却听老和尚率先开口:
“郡主想得简单了。贵人姻缘是天定,并非人为。”
便是这句,叫老太妃立刻就想到了什么,心中警铃大作!
“大师有什么话直说吧,不必听这丫头胡说,她还小。”
老和尚点了点头,便将化解之法说了出来。
和悦在旁听得云里雾里,只听懂了此事凶险,非神力不可为。
只有真正大德大善之人,才能助她。
老太妃之后脸色不好,连素斋都来不及吃,便拉着和悦回了王府。
刚下马车,便对前来相迎的管家道:
“叫王爷立刻来见我。”
康庄王没多少知交,少时跟镇国公宋知闲关系亲厚。
之后对方位高权重,刻意避险,甚少来往。
又因为不喜欢官场的尔虞我诈和虚与委蛇,这几年便甚少出门。
谁曾想,管家却说,她们前脚刚走康庄王便被请进了宫。
当今圣上最是疑心重,京中的两个王爷一个身体有疾,一个并非先皇亲生。
所以都是真正的闲散王爷,通常时候根本就不参加朝政。
老太妃神色凝重,便只得回到自己院子等。
好在没多久,康庄王便回来了。
“母亲,您找我?”
老太妃没回答,却先是语气平淡问道:
“陛下今日找你?所为何事?”
康庄王坐下后,先喝了杯茶水。
“说是这次柘国使团来,除了贸易外,还想和亲!大概会选一位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