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
礼部南墙之外,早已是人山人海,万民空巷。
黑压压的人头从街头一直延伸到巷尾,将宽阔的御道堵得水泄不通。
似乎是感受到了百姓的热情,日光格外亮,也更灼人。
一看到福禄公公的身影,不仅仅是这里围着的人群沸腾。
就连整座上京城都苏醒了,被一种无形燥热与亢奋所裹挟,像是一口烧得滚开的沸油锅,只等着这最后一滴水落下,便要彻底炸开。
状元桥外临街的茶楼酒肆,连一处落脚地都寻不见,窗棂,栏杆边,密密麻麻趴满了人,伸长了脖子,只为能亲眼见证那份荣耀归属,一睹新科三甲的绝代风采。
喧嚣鼎沸,人声震天。
人群之中,礼部尚书李元棋身着繁复庄重的朝服,手捧那份承载了命运的金榜,面色肃穆。
他身侧,福禄公公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脸上笑意更深了。
这个时候人群最近的人,已经发现了他一只手托着明黄圣旨,另一手还捧着一份盖着朱红大印的文书,模样看起来有些滑稽。
又等了片刻,宫门沉重的开启声,压过了所有喧哗。
万众瞩目里,三道身影自宫门后缓步而出。
看到这几道声音,礼部尚书李元棋清了清嗓子,徐徐展开手中金榜,运足了气,高声唱喝,声音响彻长街。
“今科探花——方靖泽!”
人群中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今科榜眼——徐明辉!”
欢呼声更上一层,就有不少怀春少女的帕子要朝外丢了,一双双水眸灼灼地投向那个面带羞赧的年轻男子。
下一瞬,全场诡异地安静下来。
李元棋深吸一口气,像是用尽全力,“今科状元——韩!之!序!”
随着他声音的落下,一层一层,传唱的太监将这些名字传了出去。
轰——!
人群如被引爆的火药,彻底炸开了锅!
藏在人群一角的金宝,激动得脸庞通红,唐棠脸上也是一片喜色。
若非场合不对,这两个人肯定是要当场蹦起来的!
他们口中那点欢呼声,刚出喉咙便被排山倒海的声浪彻底吞没。
在无数道震惊、艳羡、嫉妒、探究的注视下,韩之序缓步而出,走到了三人最前面。
一身崭新夺目的状元红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如松,面容清雅俊秀。
他神色平静,这泼天的荣耀与富贵,于他而言,不过是肩头落下的一片飞花。
缓步走到福禄公公身前,他撩袍,下跪,行礼,动作行云流水,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
“学生韩之序,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群欢呼声因为他的举动,而渐渐平息下来。
一个穿着短打,满脸油光的壮汉,踮着脚使劲往前瞅,眉毛拧成了个疙瘩。
“哎,不对啊!”
“你们看,那新科状元怎么还跪下了?”
“哪朝哪代的状元郎要行这种大礼谢恩的?”
他旁边一个挎着菜篮子,里面装满鸡蛋的大婶,撇了撇嘴,一脸“你这就不懂了”的嫌弃。
“嗨,这你就不懂了吧?”
“人家是什么身份?”
“定国公府的独苗,如今镇抚司的头儿,皇帝陛下跟前的大红人!”
“呵,那是你我能比的吗?”
大婶用胳膊肘捅了捅壮汉,压低了声音,可那股子酸味儿隔着八丈远都能闻到。
“这不明摆着是早就内定了的嘛,这不...”
说着她朝着人群最前面的地方努努嘴,继续道:“凭本事考上的,当然不需要下跪了,可他这三叩九拜,不就是感谢陛下呢。”
“这呀,是演给咱们这些老百姓看的戏罢了!”
人群里几个穿着破旧儒衫的落榜书生,也都是气得脸都涨红了,一边点头一边朝着地上啐了一口。
“呸!什么状元!”
“简直是把天下读书人的脸都按在地上踩!”
“一个靠着祖宗荫庇和圣上偏袒的家伙,也配夺我们寒门学子的青云路?”
“就是,咱们十年寒窗,人家生来就在终点线。”
“这科举,算是彻底没指望了,成了他们权贵自家的后花园了!”
“我看这状元之位,就是陛下硬塞的,懂的都懂咯。”
“又是镇抚使,又是世子,这泼天的富贵,还要来抢我们寒门子弟的出路,简直不给活路啊!”
金宝上一次后悔没有好好习武,还是长公主殿下涉险郑坚那个畜生的时候,第二次便是现在。
主子们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如今在他眼里,从前把他吓得做噩梦的韩世子,已经算是半个主子了。
在他心里排名当然不如殿下,可那也是主子,他金宝可以私下腹诽,可决不允许别人这么羞辱!
他捏紧了拳头,想立刻冲过去,给那几个黑心肝的市井泼皮,没本事的落魄书生几拳,却被神色同样冷淡下来的唐棠和秋水拉住。
唐棠知道自己主子用什么换来的这些,所以福禄公公按而不宣的圣旨,应该就有关,他正要开口相劝,却见秋水摇了摇头。
“好金宝,人多眼杂不方便。”
“晚点我们去套麻袋。”
金宝听到这话,才熄了火,要说秋水就是懂他,金宝爷爷名声在外,大庭广众打了人,这些嘴巴没毛的,以后肯定还要背地里编排他家长公主殿下。
金宝恶狠狠点了点头,记下了那几个人的样子,才转头看向了。
就在所有人以为唱名结束,状元郎即将跨马游街,接受万民朝贺之时。
福禄公公却上前一步,展开了手中那道始终引人注目的圣旨。
他先是清了清嗓子,人群嘈杂的讨论声,瞬间停了下来。
“韩状元郎,接旨吧。”
韩之序原本跪伏的身体,缓缓立起,双手高举过头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定国公府世子韩之序,天资聪颖,心性纯良,然不愿坐享祖宗之蒙荫,甘弃荣华,立志以自身才学报效国家,其心可嘉,其志可勉!”
“数月前,其便已上奏,自请革除世袭罔替之爵位,以士子之身,投身科举,朕感其诚,亦为其赤子之心动容。”
“今,韩之序不负朕望,于万千学子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足证其才堪为国之栋梁!”
“朕特准其所请,自即日起,革除韩之序定国公府世袭爵位。”
“大靖王朝定国公一脉,至此终矣!”
“此乃大靖朝,不拘一格降人才之盛举,望天下士子共勉之!”
“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