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风冷笑一声说道:“哼,今日本县不求金银,只想为全县穷苦农民,找回个公道!你们富户一个个家大业大,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还要瞒报、谎报田产,然后把贫民家的房子、院子都算成耕地。今日我曲风若是不把事情查的水落石出,我就辞官归田,永不为官!”
刘泽也一改之前的谄媚,冷着脸说:“曲大人,都是一个县城住着,没必要把事情做的这么绝吧?”
曲风说:“今日你要么把你家田产如数上报,要么本官就把你上报之外的田产全部充公,两条路你选一条吧!”
刘泽冷声的问道:“曲风,你可知道我姓什么?”
曲风回答说:“你自然是姓刘。”
刘泽说:“你既然知道我姓刘,也自然知道我是宗室之人,我把话给你挑明了,这些田产明面上是我的,可实际上却是我堂兄的。莫说你一个小小的县令,就是让南阳太守来,你问问他敢不敢管我家之事?”
曲风并不畏惧,义正言辞的说:“这天下刘姓之人多了,你们身为大汉宗室,自然要带头遵纪守法!你们是宗室,借助祖上之德,比普通百姓日子过得好无可厚非,可你们若是为富不仁,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高祖?”
刘泽说:“我话再说的明白一点,我这刘姓和一般的刘姓不同,我堂兄是当朝骠骑大将军刘隆!那是陛下起兵之初便跟随圣上打天下的上将军。你这县令不过芝麻大的小官,全国的县令加起来,比这湍河中的王八都多。今日你若作罢,这二百两白银刘某依然双手奉上,咱们以后还是朋友,可你若仍要以卵击石,那咱就看看胳膊和大腿哪个更粗!”
曲风听完,也不再答话,拂袖而去。
曲风回到县衙后,带领全部衙役二十余人来到刘泽府上就要抄家。
刘泽哪里会配合,令家丁将曲风一顿毒打。
曲风被打断了一条腿,被衙役抬回县衙。
肇庆看到曲风被打了,心中暗自叹息。
肇庆说:“老爷,忍了吧,这南阳不比其他地方(今河南省南阳市境内),这随便扔个石头,都能砸到朝中显贵的家属,咱们得罪不起啊。老爷如果这事忍了,想必刘泽也不会处处为难老爷,以后的工作会方便得多。如果老爷还要和他们斗下去,只怕今日之事以后还会变本加利啊。”
曲风一是心高气傲,二来也是有着一个为官公正的信念,自然是忍不下这口气,给太守杜诗写了一封信,将此间一切本本末末都告诉了杜诗。
杜诗向来执法不避权贵,之前国老刘良的女婿萧广作奸犯科,就被他诛杀于市,这刘隆的堂弟竟然公然殴打朝廷命官,他又岂能坐视不理?
杜诗接到曲风信件的第二天,便带领一干随从来到了安众县。
刘泽听说太守亲至,不但没有伏法,甚至还派了一名敢死之士,在光天化日之下将杜诗刺杀。
刘秀得知杜诗被当街刺杀,勃然大怒,令廷尉王常彻查此事(相当于现在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常来到安众县后,刘泽又让人刺杀王常。可王常是谁,功夫不在朱佑、臧宫之下,刺客不但没有得手,反被王常一招擒获。
王常在更始帝朝中便是廷尉,投靠刘秀后又做了十多年的廷尉,查起案子自然是手到擒来,没过第二天,便把案子查了个水落石出。
由于王常和刘隆都是刘演起兵之初的老人,私交也较为不错,王常回到京城后并未直接向刘秀汇报,而是直接去了刘隆府上。
刘隆对刘泽所做之事一无所知,听王常这么一说,吓出了一身冷汗。若说打了县令,虽然也是犯了王法,可若是运作运作,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当街刺杀太守,而且还要刺杀廷尉,那可就是国法难容了。
刘隆不等王常汇报,便主动求见刘秀,将一切所发生之事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虽然刘隆不是主谋,但这些田产毕竟也都是刘隆的,刘泽说到底不过是刘隆的代言人,身为家主的刘隆自然罪责难逃。
刺杀太守、刺杀廷尉,刘隆本应诛杀。刘秀念在刘隆征战半生,立有无数功勋的份上,将其罢官、夺爵、贬为庶人,令其留在京城。
其实安众县只是冰山一角,类似之事,全国范围内屡有发生,虽然没有刺杀太守之事,可度田令的工作一度很难推进。
但随着刘泽伏法,刘隆被罢官、夺爵之事传开,豪强们才有所收敛。毕竟刘隆的官职、地位在那摆着,连他都被重罚了,其他豪强也自知这次是玩真的了,也就忍痛配合了工作。
这日,刘秀正在批阅各郡报上来的度田情况,翻到陈留郡的折子时(今河南省开封市境内),却见里面夹了一张纸条:“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境内)、弘农(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部、南阳市西部及陕西省商洛市地区)可问,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部,郑州市及开封市中西部地区)、南阳不可问。”
刘秀不明所以,便传令陈留使者入宫。
陈留使者谎称纸条是在城中捡到,顺手夹在折子里,忘记拿出来。
刘秀大怒道:“你当朕是昏君?如此蹩脚的理由,也拿来诓骗朕?”
使者看刘秀生气了,才如实交代说:“太守害怕所报之数和其他郡差的太多,由于颍川、弘农两郡和陈留情况差不多,于是让臣打听打听这两郡都报了多少,如果差得多,就稍微改一改,如果大差不差,就按原样报上去。臣忘记将条子取出,还请陛下恕罪。”
刘秀问道:“那这河南、南阳不可问又是什么意思?”
站在刘秀身边的东海公刘阳说:“父皇,这很简单啊,河南为帝都,在河南有田产的大多为朝中重臣,南阳为帝乡,在南阳的大多是宗室或者元老。这两个郡肯定会有隐瞒,所报田产也必不属实,不可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