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25日,中国军队撤离武汉,随即,日军占领武汉三镇,武汉会战自此落下帷幕。
日军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继续向武汉周边的几个小城发起进攻。剩下的中国守军按计划阻击消耗日军兵力,迟滞日军的进攻。
11月11日,岳阳沦陷。11月13日一大早,一直在关注前沿情况的朱则,刚起床就收到了一条劲爆的消息:
昨夜,为避免日军利用或掠夺长沙城里的房屋、工厂和文物、粮食等资源,执行有计划的焦土政策,长沙守军于昨夜点燃了长沙城。
“坏了!文夕大火!抗战时期三大惨案之一!”
对于所谓的抗战时期三大惨案,朱则在后世有过一定的了解,虽然具体内容和发生的时间不清楚,但他知道这三大惨案分别是花园口决堤、文夕大火和重庆大隧道惨案。
1938年11月12日上午,国民军事委员会致电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文白,明确指示“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
据此命令,张文白立即命人制定了“焚城计划”。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阴差阳错之下,日本人还没来呢,他们自己就一把火将长沙城给烧了。大火烧了五天五夜,直接造成3千人被烧死,30万人无家可归。
朱则一想到2000多年的古城,被烧得一干二净就一阵心疼。
“唉,可惜了了,2000多年的古城啊,那么多的古董,就这样毁于一旦。为啥不早几天撤啊?好歹也能多转移一些物资。那可都是钱啊!”
然而,就算再可惜,朱则也没办法补救。这种有计划的焚城,动作快得很,汽油一倒,火一点,很快就一烧一大片。
事件引起了国府高层的重视,16日,老常亲临长沙并登上了天心阁废墟,下令彻查并惩治肇事祸首。
就在同一天,朱则的制药厂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东家,外面有人拿着湖南省主席张文白的信找你。”
听到值班许济常的话,朱则有些疑惑地问道:“张文白?这时候他给我写信干嘛?信呢?”
“来人非要当面给你,也不肯让我们转交。”许济常答道。
闻言,朱则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让许济常把人带进来。
“没道理啊!文夕大火的事儿那么大,张文白不去灭火救灾,安顿长沙市民,干嘛给我写信?凭他的关系网,不可能不知道,我跟蒋宋两家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好才对,怎么还特意派人过来?”
带着疑惑,朱则在会客厅见到了来人。没有过多废话,他直接开口问道:“这位先生,听说你带了张主席的信,在哪呢?”
来人将信件递给朱则,缓声说道:“报告长官,卑职是奉长沙警察局长文重孚和警备二团团长徐昆命令而来,不是张主席。”
听到这,朱则更加懵逼了。不是说张文白的信吗?怎么又变成文重孚和徐昆了?扯虎皮拉大旗?
于是,他一边拆信封,一边问道:“先前不是说,你送的是张主席的信吗?怎么突然变了?”
来人向朱则行了个礼,说道:“请长官勿怪,事情紧急,卑职也是想尽快见长官。”
朱则闻言,顿时有些无语,心中虽然还是不明白给自己写信的原因,但嘴上却是说道:“我与文局长和徐团长虽不曾谋面,但之前我物资经过湖南之时,他二人也曾与我方便。既然是他们给我的信,我怎么可能连见都不见?你多虑了!”
一边说,朱则一边开了信封,等他看完内容,差点脸都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