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阳光炽烈。
上将军王府内。
王翦缓步踏入自家幽静的亭中。
王贲紧随其后,神色焦虑地问道:
“父亲,我们该如何是好?
长公子竟被派遣至边疆抵御胡人。
诸多将领私下议论。
皆认为秦王已不再信任长公子。
甚至有废的意思……”
王翦轻轻抿了一口香茗,目光深邃:
“你当真以为秦王对殿下失去了信任?”
王贲摇了摇头,眉头紧锁:
“孩儿不敢苟同。
若秦王真的对长公子心存芥蒂,欲要舍弃这个儿子,又怎会让他执掌军权。
甚至开设武英府?
这可是大秦历代前所未有的殊荣。”
王翦放下茶杯,语气坚定:
“不错,武英府中的人,日后必将成为大秦新朝廷的栋梁之才。
诸多将领定会争相将子女送入其中。
我们既然已经站在了长公子这一边,便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将为父的孩子送入武英府,将来若能助长公子登上大宝。
那便是从龙之功,不是一般可比。”
他顿了顿,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温柔:
“为父本欲在灭六国后归隐田园,但如今女儿已与扶苏公子联姻,即便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绮儿的前程着想。”
王贲闻言,毅然决然地说道:
“父亲,孩儿愿前往武英府。”
王翦欣慰地点了点头。
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切记,行事需冷静沉稳。
武英府中汇聚了众多府邸的精英少年,你需谦逊待人,殿下为人宽厚,只要不犯大错,他自不会怪罪于你。
此外,务必护佑好长公子,若有难以决断之事,便书信一封,以飞鸽传书告知为父。”
王贲恭敬地答道:“是,孩儿谨记在心。”
护军都尉蒙府之内。
蒙武目光如炬,审视着眼前的蒙恬与蒙毅,沉声道:“原本,吾欲令蒙毅伴随王上左右,蒙恬则辅佐长公子,然则……
这武英府的设立。
显然是王上欲令公子亲自锤炼英才。
尔等切记,不可有丝毫懈怠,辱没了蒙家世代之忠烈,须得竭心尽力,以报君恩。”
蒙恬与蒙毅齐声回应:
“是,孩儿谨记父亲教诲。”
蒙武颔首续道:“王上仅赐长公子一万铁鹰锐士,尔等需各展所长,方能荡平胡虏。
待到明年春暖花开之时,蒙恬,你需率领一千黄金火骑兵一同前往。
此外,尔等即刻加入武英府,共谋大业。”
蒙恬神色坚毅:
“是,父亲,孩儿定不负所望。”
蒙毅亦点头应允,目光中闪烁着自信:
“大军由我统率,尔等需铭记。
长公子之安危,重于泰山。
若有突发事变,我们可紧急调动北地郡、上郡之兵马以为支援,此乃王上所托。
不敢有丝毫懈怠。”
两人语气坚定,毫不动摇。
蒙武欣慰地拍了拍两人的肩膀:
“好,吾儿果然聪慧。
走,咱们父子三人共用晚餐,餐后还需加紧训练蒙家子弟,以备不时之需。”
而在上将军杨府。
杨端和目光深邃,望着杨熊与杨喜:
“为父所言,尔等可曾铭记于心?”
杨熊与杨喜面露喜色,杨熊朗声道:
“父亲放心,我与弟弟定能在军中大展拳脚,为杨家争光。”
杨端和语重心长:
“杨家虽强,但长公子麾下亦有诸多将门之后,尔等需和睦相处,勿生嫌隙。
既然杨家已选定长公子为依归,尔等便需全力护佑其周全,多立战功。
杨家之未来,皆系于尔等之身。”
杨熊神色郑重:
“是,父亲,我们定当竭尽全力。
只是,唯恐长公子未必能重用我等。”
杨端和语重心长地说道:“放心吧,只要你们才华横溢,他必定会给予重用。
你们切记,莫要为杨家蒙羞啊,稍后,你们需前往武英府,加入其中。”
“遵命,父亲。”
两人手执锋利佩剑,恭敬地回应。
时至十月。
云中之地银装素裹,大雪纷飞。
长公子扶苏身披柔软的羔羊皮裘,凝视着城外的皑皑白雪,轻声问道:
“范增等人可曾抵达?”
惊鲵躬身回答:“应该即将到达。”
正当扶苏陷入沉思之际。
紫女从后方款步而来,轻声道:“长公子,您所等之人已至,此刻正在会客堂恭候。”
“好,速传令府中所有将领,前往堂厅相见。”扶苏闻言,急步走下城楼,直奔堂中。
“长公子驾到!”随着一声通报。
四人整齐划一地行礼:“见过长公子。”
扶苏微笑着摆手:“诸位免礼。”
他身后跟随着一众将领与白亦非,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一位年约四五十岁的长者身上,料想这便是范增。
其余几位年纪尚轻,不过十几岁光景。
扶苏关切地问道:
“诸位可是范增、张苍、萧何、陈平?”
四人齐声回答:“正是,公子。”
扶苏缓缓开口:“诸位有所不知,这招贤馆乃是我一手创立,旨在广纳贤才。
只要有真才实学,皆会收录门下。
立功者,必有重赏。”
范增微微颔首,疑惑地问道:“草民斗胆问一句,长公子为何远离咸阳?
此举恐会削弱您在咸阳的威望啊。”
扶苏神色凝重:
“诸位心中或有疑虑。
自今日起,咸阳已不再是安全之地,我自然不能坐以待毙,范先生,我等欲在外建立军功,待天下风云变幻之时……”
范增四人面面相觑,竟不敢再多问。
扶苏微微一笑:“我欲委以重任于诸位,视尔等为心腹亲信,意下如何?”
范增闻言,率先跪倒在地,其余三人亦紧随其后,忠心耿耿地誓言道:“拜见长公子!
愿奉公子为主。
主公在上,请受我等一拜!”
扶苏连忙将他们一一扶起,语气谦逊:
“诸位切莫客气,日后若有不明之处,还望诸位不吝赐教,多多指点于扶苏。
得诸位相助,实乃扶苏之幸,犹如齐桓公得管仲、秦穆公得百里奚。
心中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待他日大业得成,我愿与诸位共治天下,共享荣华。”
范增等五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再次行大礼以表感激:“主公之恩,重于泰山,深于沧海,我等粉身碎骨,亦难报答万一。”
年轻的陈平与萧何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终于遇到了一位英明的主公,他们的才华终于有了施展的舞台。
扶苏再次将他们扶起。
热情洋溢地介绍起身后的名将:“来来来,我带诸位认识一下武英府的诸位英雄豪杰。
这位是蒙恬、蒙毅、王贲、杨熊、杨喜、冯毋泽、冯劫等等大秦将门之后;
这位是曾经的楚国大将军项燕及其子项梁带着项氏族人参军;
还有赵国曾经的武安君李牧、庞煖老将军、司马尚,以及率领铁鹰锐士的司马昌父子,诸位都好好认识认识。”
四人恭敬地向众将行礼:
“见过各位将军!”
“不必客气,大家都是一家人。”众将见扶苏如此看重这几人,也不敢摆架子。
扶苏今日心情愉悦,终于有了自己的智囊团,他思索片刻,安排道:
“我身边现缺一管理武英府粮食、兵员之人,不知萧何先生可愿担此重任?”
萧何毫不犹豫地回答:
“愿为主公分忧,臣最擅长此道。”
扶苏又看向张苍,委以武英府家宰。
谋士目前就范增和陈平,但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