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已过,天光破晓,演练场上早就见到了青天白日,但信国公府中的密室内,依然是烛影重重。
因为这里深处地下,不透任何光亮,唯有最心腹的属下,才有资格进入这里。
信国公汤和坐在太师椅上,抚摸着案上的七十一枚精心打造的铜符,每一枚铜符上,都刻着一位撒马尔罕守将的名字,从主将,到副将,甚至连有可能去往撒马尔罕担任将领的名字,都包括其中。
汤和捏起其中一枚,如下棋落子一般,将其扣在桌面的一张墨迹未干的白纸上,刚好扣在“嗜酒”二字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顿时让密室内除了汤和之外唯一的那个人,心中一凛。
“告诉阿史那。”汤和淡淡开口,声音仿佛不含任何烟火气,却凝结着炽烈的杀机,道:“徐将军大军抵达撒马尔罕城的那一刻,毒酒必须及时送到西门。”
“若是失手……”
汤和没有说下去,只将目光从铜符中拔出来,望向阴影中的那位心腹的死士。
死士身上凛然,无声叩首,转身离开密室,不知何时已经是汗透衣衫。
即便是拥有七百年先知经验的秦枫,看到这一幕,或许也要暗暗心惊。
这可是汤和,信国公汤和。
后世评价中,往往说这位信国公性情温和,与人为善,从没有任何正史或是野史,提到汤和竟然还有如此凌厉强硬的一面。
但怎么可能呢?
能跟朱元璋一起,在血里火里不知滚过多少回,可以说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怎么可能还有温良恭俭让之辈?
如今大战在即,汤和秘密布下的暗棋开始动作,其实也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
魏国公府,或许是上次大朝会之后,最为热闹的地方,原本还算清净的地方,现在简直是门庭若市,往来的都是各路将领,六部的官员,各自按照不同职责,为即将开始的大战筹谋准备。
清晨刚过,魏国公府又迎来了不速之客,但却神色虔诚,手捧着一本《武经总要》,扣响了府邸的大门。
“啊,沐将军?”
开门的刚好是徐达的长子徐辉祖,一见此人,正是大将沐英,不由得微微一愣,连忙问道:“沐将军所为何来?”
“我不是什么将军。”沐英肃容道:“奉陛下旨意,我愿做徐大帅身旁的一个亲兵,鞍前马后研磨递刀!”
啊,这?
徐辉祖愣住。
要知道,沐英乃是当今圣上的义子,在军中也曾经立下赫赫战功,此番一同西征,陛下虽然将其安排在父亲麾下,但没想到这位沐将军竟然把姿态摆得这么低。
这……
正犹豫间,书房里传出魏国公徐达浑厚的嗓音,悠悠说道:“要学用兵,先去马厩刷三天的战马!”
呃!
徐辉祖更是讶异,暗想着难道这个沐英,跟父亲有仇?
沐英却反而露出喜色,一言不发,只是对着里面书房的方向一躬身,便真的去往马厩的方向。
真正的兵法,都在马蹄铁磨出的血泡里!
沐英懂得这个道理,也知道徐达既然这么说,就真的没把他当外人,而是打算倾囊相授,那么此次西征自己的收获必定极大,说不定是自己整个命运的转折点!
……
一场大朝会,四方震动,京城震动。
远离京城两百里的淳化县,秦府之中,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秦枫,将一叠精心绘制的图纸,塞入牛皮囊。
既然要从军,秦枫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总不能堂堂大明国师,被寄以厚望,却没能发挥任何价值吧?
冲锋陷阵,上马砍人,十个秦枫也比不了一个蓝玉,或是沐英。
然而上兵伐谋,从来不是只靠个人武勇。
远的不说,只说倭国战场上,秦枫提出来的那个鸳鸯阵,至今仍然被徐达津津乐道,哪怕后来猜到秦枫的这个鸳鸯阵也是来自七百年间不知哪位名将的经验总结,但既然是秦枫提出来的,也同样要归功于这位国师大人。
窗外忽然有宫灯摇曳。
已做妇人装扮的大明公主朱镜媺,披着一件月白色的斗篷,推门而入,发间九凤衔珠钗叮咚作响,伴随着微微幽怨的声音,叹息道:“你真的要随军?”
秦枫不语,要去看一看大明这些名将最后的余晖,终究是要亲眼见证,这一走起码就要一年半载,不免冷落了娇妻幼子。
不过,既然已经决定,秦枫并不后悔。
更何况,兰娘更多是担心自己的安危,这方面的信心,秦枫自然还是有的。
开玩笑!
那帖木儿汗国,就算真的是什么龙潭虎穴,难道还能挡住气势如虹的大明天威?
徐达主帅,朱棣亲率神机营,李文忠、汤和、蓝玉、沐英,这些在史书上响当当的人物,全都为此次西征贡献出全部力量。
若说无法一帆风顺,或许还有可能,但连大明国师都失陷在敌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不过……
兰娘关心则乱,未必能想到这一层。
“开儿……前天还问,爹爹何时能教他骑射?”
朱镜媺的指尖,拂过秦枫刚造好不久的地球仪,那球体缓缓转动,将帖木儿汗国广袤的国土,转到正对的位置,手指微微用力,竟在精铜打造的地球仪上,按出一个微微的凹痕。
“放心吧,待战事一了,我立刻回家。”秦枫也只好如此说。
烛火将两人的影子投在书房后面悬挂的世界地图上,朱镜媺的身影,刚好笼罩了整片西域,仿佛没听到秦枫的话,只是自顾自地幽幽说道:“你曾经说过,要助父皇开创万世太平,要让日月光照的地方,都是大明的领土……”
忽地,这位大明公主的眼中,泛起微微的水光,“如今,太平未至,竟要把性命赌在蛮荒之地么?”
“嘿嘿嘿!”
秦枫干笑一声,从桌上的木匣上,取出一只打造精致的黄铜圆筒,笑道:“兰娘你看,这是工部新制的望远镜。上月观测金星凌日,可见太白蚀日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