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 > 第808章 双线攻势与潜伏獠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8章 双线攻势与潜伏獠牙

战争是一场宏大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如精密齿轮般咬合,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华夏机动集团军而言,这场战争的形态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他们无需构建庞大的后勤体系,只需将部队像蛰伏的猎豹般秘密潜伏在熊军进攻路线附近的山林与峡谷中。这些区域早已被侦察兵标注出天然的隐蔽点 —— 陡峭的岩壁后可藏炮群,茂密的灌木丛能掩装甲,就连干涸的河床都被改造成临时的弹药囤积处。补给方式简单而高效,依靠当地情报站建立的地下通道,罐头、子弹、药品等物资通过骡马队夜间输送,每次交接都在严格的暗号确认下完成,如同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无声流动。

作战原则更是灵活得让对手难以捉摸:能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就果断出击,如同雄鹰扑兔般迅猛;若敌我力量悬殊,则立刻化整为零,利用熟悉的地形展开游击消耗。今天在山腰埋设地雷,明天在河谷袭击辎重队,后天又突然消失在茫茫林海,让追踪的熊军疲于奔命。更重要的是,华夏空军早已牢牢掌握制空权,歼击机群如同巡逻的猎鹰,日夜盘旋在阿呼国上空。熊军的侦察机只要敢越过边境线,不出十分钟就会被锁定击落,这种绝对的空中优势,让机动集团军的地面行动如虎添翼。

与之相对的是,熊军正面临着一系列近乎致命的挑战。前线的六个机场在之前的突袭中被彻底炸毁,跑道上布满弹坑,塔台变成焦黑的骨架,燃料库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要修复这样的机场绝非易事,光是清理废墟就需要一个工兵旅忙碌半个月,重建跑道的钢筋混凝土更是得从千里之外的兵工厂调运。现代战争极度依赖空中侦察和火力支援,没有机场就意味着坦克集群成了睁眼瞎,只能在陌生的地形上盲目推进,这种困境绝非三两天就能扭转。

装甲部队的调动更是难上加难。熊国通往阿呼国附近的铁路线只有两条,其中一条还在五年前的洪水中断过,修复后承重能力大不如前。每列运送坦克的列车都得严格控制速度,时速不能超过三十公里,否则就有脱轨的风险。为了将四十个坦克师运抵阿呼国边界,铁路部门调用了全国三分之一的货运列车,整整耗费了两个月时间。那些庞大的钢铁巨兽在平板车厢上颠簸前行,许多坦克的履带在运输途中就因震动松动,到达目的地后还得花三天时间检修才能投入使用。

瓦西里的指挥所设在一座废弃的羊毛加工厂里,墙壁上还残留着羊群走过的污渍。加密电台的滴答声突然被新指令的嗡鸣取代,一份厚厚的增兵电报摊开在油腻的木桌上,油墨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仿佛凝结着西伯利亚的冰霜。四十个师的编制数据在他眼前跳跃 —— 每个师一万六千人的钢铁骨架,下辖两个坦克旅、一个摩托化旅、一个炮兵团,以及通信、工兵、防化等支援单位,如同四十把淬火利刃,在沙盘上投下浓重的阴影。

瓦西里的指尖划过标注着坎大哈山口的等高线,沙盘里的沙砾带着粗糙的质感,刺痛了他的神经,仿佛已经触及到那些即将碾轧而过的履带。窗外的黎明微光被铁灰色的云层吞噬,整个指挥所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弥漫着浓重的杀意。呼吸间尽是柴油和冻土混合的腥气,那是装甲部队特有的味道。助手们屏息肃立,加密电台的红光在他们脸上划出血痕般的光斑。瓦西里咽下喉间那股如同熔岩般滚烫的冲动 —— 这不是简单的增援,而是复仇引擎的点火轰鸣,一旦启动就再也无法停下。

东部军区的荒原上,西伯利亚的寒风卷着雪沫,像无数把小刀子,抽打在首批抵达的坦克师士兵脸上。新上任的军区司令瓦西里站在指挥车前,竖起的羊皮领遮住了半张脸,只有那双鹰隼般的眼睛穿透风雪,死死锁定着远处阿呼国的山脊线。他的军靴下结着厚厚的冰碴,那是昨夜在雪地里站了四个小时留下的痕迹。

精锐部队的徽章在寒风中闪烁,t-34U 坦克队列如同一群沉默的巨兽,履带深深陷入冻土,引擎的低吼撕裂了荒原的寂静。这些坦克的炮塔上都涂抹着新的白漆,画着熊国陆军的黑色铁十字标志,炮口套着防尘罩,在风雪中微微颤动。摩托化旅的装甲运兵车排成楔形阵,车身上的伪装网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炮口齐齐指向铅灰色的阴云,仿佛要将那厚重的云层刺破。

补给卡车组成的长龙蜿蜒至地平线,油罐车的银色罐体在雪光反射下格外刺眼,弹药箱堆成的小山在车厢里码得整整齐齐,上面覆盖着防水油布。高炮部队的雷达缓缓旋转,发出嗡嗡的低鸣,扫描着峡谷方向可能出现的威胁。士兵们呵出的白气在钢盔前瞬间凝结成霜,他们的眼神却像被淬火般锐利 —— 统帅在克里姆林宫咆哮的耻辱,早已化作刻在骨髓里的战歌,支撑着他们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保持警戒。

沙盘上插着的红色小旗不再是简单的标记,而是一个个待撕碎的靶心。那些代表着华夏军队的蓝色标记在瓦西里眼中跳动,仿佛在嘲笑他们之前的失败。复仇的犁铧即将翻开这片焦土,风中似乎已经回荡起履带啮合山岩的预兆,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室里,厚重的橡木长桌两侧坐着熊国的军政要员。统帅的指节重重敲击着那份增兵报告,水晶吊灯的光芒在他眼中碎成冰碴。“四十个师……” 他嘶声重复着这个数字,指甲深深抠进地图上阿呼国的轮廓里,几乎要将那张厚实的羊皮地图戳破,“我要让这片土地上的每块石头都记住熊国的怒火!等把华夏的军队陷在阿呼国后,另外秘密派出的六十个师,只要米国行动,我们就快速收回我们的贝加尔湖地区!”

坐在他右侧的总理垂着眼帘,手指在桌下无意识地敲着节拍,心里却在盘算着贝加尔湖的矿产数据。对他而言,战争不过是个可利用的玩具,只要能让贝加尔湖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权落入自己掌控的财团手中,再多的牺牲都只是仕途上的垫脚石。

国防部长攥紧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华夏机动集团军的幻影在他脑海中闪现:教导师如同闪电般的突袭,山地里那张让十二个师覆灭的死亡之网,这些画面随着增兵的数字不断膨胀,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他在心里呐喊:统帅这次是真的疯了!不仅要派遣四十个精锐坦克师进入阿呼国,还要从另外几个军区秘密抽调六十个精锐坦克师去攻打贝加尔湖地区,这分明是要发动全面战争!如果投入阿呼国的四十个师失败了,难道还要把那六十个师也填进去吗?

情报局长缩在角落的阴影里,只有他知道统帅的全盘打算。统帅已经和米国总统达成了秘密协议,在米国出兵进攻关岛和菲律宾的同时,熊国的军队将横扫华夏驻贝加尔湖地区的部队,让华夏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最可惜的是,腐国已经被打怕了,米国提出无偿支援他们武器,让他们进攻地中海地区,制造华夏多线受敌的局面,可英国虽然做了点小动作,收到米国无偿援助的武器弹药后,还是退缩了。好在土耳其愿意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边境制造声势,牵制华夏第一战区的精力,法国也同意在非洲地区和华夏制造摩擦。

作为情报部长,他心里最清楚,阿呼国表面上一片平和,实则早已布下天罗地网,那里有华夏机动集团军的六个军在等待着。这些情报他都如实汇报给了统帅,可得到的却是嗤之以鼻的回应。统帅认为,以熊国四十个坦克师的强大力量,消灭华夏派遣到阿呼国的所谓志愿军六个军,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之前损失的十二个杂牌师,根本不能和现在的精锐四十个师相提并论。可统帅偏偏忽略了一个可怕的事实:熊国国内的六个空军基地都被人连根端了,能同时做到这一点的,绝不可能仅仅是一个机动集团军。他提交的关于华夏机动集团军战斗力的评估报告,统帅根本连看都没看一眼。

此刻,华夏志愿军早已在喀布尔北部加固了防线。伪装网下的火炮如同潜伏的獠牙,炮口对准了熊军可能进攻的路线。反坦克壕沟被巧妙地伪装成天然沟壑,里面布满了削尖的木桩和地雷。情报局长把到了嘴边的警告又咽了回去,因为他知道,统帅的咆哮会碾碎所有理性的声音。

“让钢铁洪流碾过去!” 统帅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杯中的茶水溅出,“我要看到那些山脊在坦克的冲锋下崩塌,让烟尘染红整个黎明!” 窗缝里钻进来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凉意,长桌旁的影子都像被冻僵了一样僵坐着。会议室里一片死寂,仿佛已经听见远方炮膛的嗡鸣撕裂云层,将这场复仇的序曲奏成毁灭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