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 第539章 过年(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直原本以为太太明日才会有所反应,却不想,二更天的时候就找了过来。

“虎哥回来了?”郑直顾不得狼狈,起身任凭顶簪和分心为他穿戴“多会的事?”

“下午回来的。”坐在旁边的十七奶奶一边回答一边审视炕上的女人。

片刻后,就感觉今个儿莽撞了。这妇人却有几分姿色,却已是人老珠黄。可这也怪不得十七奶奶,园子修好之后,一直没有人使用。偏偏亲达达对于家里各处命名都全盘接受,唯独这里被改为‘竹园’。开始十七奶奶也不明所以,直到顶簪前几日瞅见亲达达书案上摆放着一首前唐周贺的《赠神遘上人》,才有所猜测。孙竹?可又不敢肯定,毕竟据十七奶奶所知,自家在南京的宅子原本就是武定侯家的竹园。故而一得知亲达达带着一个不知底细的女人搬进竹园,顿时感到了不安,这才找了理由过来一探究竟。

郑直也满腹狐疑,毕竟他并没有听人讲主上招郑虎进京。待顶簪和分心为他穿戴好之后,丢下一句“二娘,这是咱家太太。”说完就大步走了出去。

炕上缩在被子里的素素一听,无可奈何。只能含羞忍辱的坐起身,就要行礼。

“懂不懂规矩?”顶簪冷哼一声,斥责道“竟然敢在炕上见礼,还不下来。”

“算了。”十七奶奶心头大患已去,立刻恢复了举重若轻的慈善模样,对着不知所措的素素道“妹妹今日身子不便,明日咱们再多亲近。”说着转身就要离开。

“奴婢……孙二娘谢太太。”素素如蒙大赦,赶忙用刚刚官人给她的名号道谢。

十七奶奶身子一顿,停下脚步回身看向跪在炕上的素素。

郑直出了西郑第,就直奔芝麻巷老太太的院子。毕竟无论喜鹊胡同还是苏州胡同,甚至芝麻巷其他院子,似乎都不合适,郑虎应该有很多话要讲给他。

“三日前有中官携带旨意,招俺进京。昨个儿傍晚俺进的城,直接住在了太常寺。今个儿面君之后,下午才回来的。”郑虎一脸疲惫,毕竟从清苑到京师三百多里路,因为前途不明昨夜也没睡好。

郑直没吭声,为郑虎点上烟。郑虎封爵,若不是边璋阻拦,他就要按照焦黄中讲的自请退阁了。偏巧那时候郑直在家养伤,朝中除了都察院和六科徒劳的叫了几声就偃旗息鼓外,并没有大的动静。倘若弘治帝真的打算把他赶出内阁,又为何要派陈宽催自个在年前复班?可若非如此,弘治帝又为何革了抄了定国公府来安抚三个老贼?会不会他曲解了弘治帝的意思?

“上午陛下已命俺任京营左参将。”郑虎继续“赐名虎臣,并为俺赐婚英国公嫡女。”

郑直一愣“英国公嫡女?”京营总兵一直都是保国公,而对方又是英国公的外甥。弘治帝啥意思,让郑家投靠英国公?那是否意味着弘治帝并不是兔死狗烹,而是依旧让他钉在内阁?这样也行啊!心中突然后悔,若早晓得如此,他昨夜就不会赶人,今早就不会上本了。刘健这老匹夫小肚鸡肠,不会把这事搅黄了吧?

“只是主上让俺暂时对赐婚的事,秘而不宣。”如今已经改名的郑虎臣自然不清楚他这糊涂兄弟又惹事了,低声解释一句。

郑直这才记起,刚刚太太并没有给他讲赐婚的事。这啥意思?秘而不宣,可是赐婚的事英国公一定知晓,那究竟在瞒着谁?三个老贼,一定是三个老贼。郑直突然记起一句话‘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主上不是安抚三个老贼,而是麻痹三个老贼。通过郑家和张家联姻,又把虎哥调入京营,让郑家彻底融入勋贵。然后分化瓦解三个老贼与勋贵的联系,从而为下一步夺取兵权做准备。一定是这样。难怪要给虎哥封爵,难怪直到如今,也没有多少真正有分量的人来弹劾、逼迫自个退阁。陛下这一手高明啊!那,还有必要弄死太子吗?

“如此也好。”郑直终于开口了“前边苏州胡同,曹家的那处院子刚刚修缮好,规模宏伟,正好用来迎娶嫂嫂。”

郑虎臣却有些意兴阑珊“也只好如此了。”他答应了金苗,要娶对方为妻,要让对方做伯爵夫人。不但假身份都找好了,甚至过几日对方就要进京了。可如今呢“俺已经把请封三代的题本交上去了,估摸着年后就有消息了。”

郑直应了一声,他也是满腹心事,并没有留意到这些,甚至都无心向郑虎讲讲如今的朝堂局势“夜深了,虎哥早点休息吧,俺回去了。”起身告辞。

郑虎臣也是一脑子官司,同样没有谈下去的心思。

“四哥。”郑虎臣送走郑直,正要回院,有人却喊住了他。郑虎臣扭头一看,是郑伟“九弟啥事?”

“有日子没见了,去俺院里歇歇吧。”郑伟讲完拉着郑虎臣就要往隔壁院子带。

郑虎臣无可奈何“九弟咋了?俺又不跑。”

郑伟尴尬的松开郑虎臣的手“请请……”

郑虎臣跟着郑伟进了院,因为如今郑伟只是监生,所以院里人不多。除了郑伟夫妇,就只有一个丫头,见到二人行礼之后,关上院门,回了东厢房,显然早就得了吩咐。

二人来到正房,里边已经摆上了一桌酒菜,瞅着是专门等他。这时九奶奶崔氏从卧房走了出来“四哥。”

“九嫂。”郑虎臣行礼笑道“若是晓得九弟都备着,刚刚就不在家吃了。”

“谁让你兄弟是个闷葫芦。”崔氏不似张不开嘴的郑伟,反而落落大方“莫站着了,快点坐下,你们兄弟边吃边聊,我去让厨房再做几道菜。”

“这就行了。”郑虎臣赶紧拦住,扭头对郑伟道“九哥,俺们去外边吃吧。夜深了,不好吵到嫂子休息。”

郑伟有些迟疑,毕竟虽然是兄弟,可是郑虎臣身份与他是天壤之别。

“还是四哥周到。”崔氏却道“不过何必如此费事,不如让我也吃顿酒解解馋。”

郑虎臣倒是对九奶奶刮目相看,到底是卫所儿女,骨子里就是洒脱的性子。至于用词不当,哪怕是高品武官的女眷,读书的也并不多“若是九弟答应,俺自然愿意。”

“如此,咱们入座吧。”郑伟松了口气。若没有娘子的步步紧逼,郑虎臣还真不一定吃这顿酒。

郑伟待郑虎臣落座,这才坐下。正要去拿酒壶,九奶奶却已经抢先拿在手里,笑着为兄弟二人斟酒。

郑伟摆这场酒,自然是要向郑虎臣剖心明志的。奈何成也九奶奶败也九奶奶。对方在这里,郑伟实在难以启齿。因此三杯之后,冷了场。

“四哥。”崔氏笑道“听人讲四哥日后就要留在京师了?”

“对。”郑虎臣也不隐瞒,立刻将如今已经是京营左参将的事讲出。

“四哥,你是晓得你兄弟的!”崔氏见郑伟依旧不吭声,索性露骨的起身,又为郑虎臣倒杯酒“没有六叔和十七弟的本事,读书只晓得死记硬背。与那些同窗诗会,哪次都是不得意,反而堕了咱家名头。”

郑虎臣瞅了眼郑伟,九嫂之前所为可以讲性格洒脱,如今这就不合适了。奈何郑伟似乎没有察觉,竟然端起酒杯,等着一起吃“九弟莫非想要弃文从武?”

郑虎臣干脆直接破题,他这么多年求得自然是重振郑家。如今心愿得偿,自然也想要惠及亲人。

“读书俺是做不来的。”郑伟看郑虎臣挑明,只好硬着头皮道“不过确实想早日做官。”讲完后,整个人都轻松了,不等郑虎臣开口,直接一饮而尽。

郑虎臣端起酒杯陪了一杯“九弟可有了心仪之处?”

“四哥这话讲的,官都是朝廷的。”九奶奶敢在九哥开口前道“只要是四哥安排的,还能不好?”

郑伟尴尬道“对对对。”求人办事,还能挑肥拣瘦?不做教职就该心满意足。

“这样。”郑虎臣想了想“俺找人问问,尽快给伟哥一个答复。”正如九奶奶所言,这官都是朝廷给的,能做官已经谢天谢地了,做人要知足。

“我就晓得四哥疼兄弟。”九奶奶笑着端起酒杯“来,我跟四哥走一个。”

郑虎臣不好推辞,举杯。

“四爷,九爷,你们兄弟吃着,我去躺一会,有些上头了。”九奶奶果然洒脱,达到目的,就起身离开。

郑虎臣松了口气的同时,不由对九奶奶又高看一眼。

郑伟同样松了口气,没有了碍眼的,他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开始将苦水向郑虎臣道。眼瞅着三更天了,郑虎臣起身告辞。郑伟心中大石头落地,今夜吃的不少,却还有一二分清醒,起身相送。

原本他是想着求郑直的,可是九奶奶却力排众议,坚决让他改回武职。究其原因,信不过郑十七,况且如今郑虎已经封爵,哪怕是流爵,可手里的权力却是实打实的,比一个动不动就让人围攻的阁老只大不小。郑伟开始是不愿意的,毕竟他的前边还有二哥和八哥,却没想到虎哥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虽然可惜了之前的一切努力,可如此也好,想来虎哥不会让自个难堪的。

“退朝……”随着礼仪司宣赞,满朝文武恭送弘治帝升与。

弘治帝瞅了眼御道旁的内阁四位阁臣,坐上銮轿。今个儿郑直又是长篇大论,这次弹劾的是工部,户部,礼部。他就纳闷了,难道对方昨夜没有见到郑虎臣?

同样的,待郑直读完弹文退班之后,六科,都察院则立刻回以颜色,弹劾郑直。弘治帝不晓得郑直意欲何为,不过他发现,经过对方这么一番折腾,确实将言官的注意力从二张二公的身上分散了不少。

不,郑直一定见了郑虎臣,却依旧如此的。很简单,二张还没有被摘出来。可是那两个孽障摘得出来吗?弘治帝不由恼怒,很显然,郑直还不清楚,他究竟是谁的臣。

回到华盖殿,杨鹏已经等着了。弘治帝不动声色的走进东暖阁落座,开口询问跟进来的杨鹏“三不牙行倒账案到底咋回事?”

杨鹏早就习惯了,没有片刻迟疑“目下已查清定国公会同隆庆长公主驸马都尉游泰;广宁伯刘佶;安远侯柳文等七家勋贵私设牙行,买卖商铺股本取利。这三不牙行本身没啥事,是因为与它关联的乾隆当等四当库银丢失,无法承兑银钱,这才引发了三不牙行倒账。”

“那为何言官们非要盯着寿宁侯和建昌侯不放?”弘治帝皱皱眉头。

“一来是三不牙行与四当关系不清,二来是因为事发当日,有建昌侯家人与中书舍人江侃在三不牙行内斗殴。”杨鹏似乎懂了弘治帝啥意思“起因是当日有人发现建昌侯表妹江祝氏死在家中。如今已经查明,死在江家的并不是江祝氏,只是对方依旧失踪。”

“如此讲,这个江侃如今已经脱罪了?”弘治帝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中书舍人江侃虽然并未杀妻,却牵扯去年真定私筑堤坝,引发溃堤一案,尚在刑部狱羁押。”杨鹏躬身禀报。

“从去年四月到如今已经将近两年都没有查清?”弘治帝皱皱眉头,扭头对一旁侍立的李荣道“传旨内阁,督促刑部彻查真定溃坝案。”

李荣应了一声,躬身行礼后,退了出去。

杨鹏眼皮都不抬一下,继续备询。

“奉天殿案如何?”果然弘治帝待李荣离开,房门关闭后片刻,这才开口。

“现已查明,翰林院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费宏确实在当日进过廊房,可是他却否认在奉天殿吸过烟,也不承认带进来那些东西。”杨鹏立刻道“不过奴婢在已经查到此人上月确实购买过卷烟。还发现此人私下和中左门带刀官、锦衣卫百户贾杰私交深厚。贾杰乃是保国公女婿,故工部尚书贾俊长子。弘治八年八月,皇爷以贾俊辛苦,赐世职锦衣卫总旗。弘治十四年,弘治十七年各叙捕盗功,升今职。”

“中左门中官是谁?”弘治帝皱皱眉头。

“中官是梁文,戴义戴大监的名下。”杨鹏赶紧讲了出来,看来弘治帝的意图不是对外而是要对内。

“皇庄的事咋样了?”弘治帝继续追问。

“因为经手此事的六位内官全部自戕,所以进展缓慢。”杨鹏更加谨慎“只是六人之中有一位内官平日与萧敬萧大监的名下御用监少监萧骅来往密切。”

弘治帝冷笑“派人盯着陈宽和萧敬。”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决定暂时不动二人,正好也借机瞅瞅二人身后还有没有人“给孙御史讲,朝廷一向‘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让孙御史大胆查,哪里不清楚,可以向英国公请教。”

他能够捧起一个郑直,自然也能再捧起一个孙汉。郑直这把刀虽然锋利,却不认主,弘治帝决定磨一磨。

杨鹏应了一声。大胆查就是不必理会二张;请教英国公就是不能牵扯对方。

看来皇爷对皇后已经厌弃,甚至怀疑皇后与内臣联手了。若不是郑直用蹈火救驾,自证清白,恐怕这次就不是‘督促刑部追查真定溃堤案’这么简单了。不过郑直既然依旧能够被皇爷信任,那么对方做的那些龌龊事,他还是可以继续帮着瞒一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