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锁南枝 > 第150章 死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文甫一声声地高呼,在清晨冷清的街道上十分地清晰。可他直回到了日中,也没有等来沈岸的召见。路过的百姓纷纷侧目,却也不敢多作停留,上一次在奉天门叫骂的赵国公,现在还在榻上躺着呢,谁也不敢在此时引火烧身。

江文甫声音已经开始有些沙哑:“漠北八城……”

“漠北八城位置险要,不仅事关漠北安稳,更会危及整个大邺!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固守边防,不给北岐可乘之机!”一个响亮又熟悉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江文甫回头,看到了秦恪野。

秦恪野由远而近,走到江文甫的身后,也跪了下来。

江文甫一愣,低声斥道:“你来做什么?”

“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呗。”秦恪野依然笑得吊儿郎当的。

“胡闹!你一个吏部考功司来凑什么热闹?吏部如今需要你来出头了吗?吏部尚书岑山他可知道?”

“我一向随心所欲惯了,要做什么,还需得向他汇报吗?”秦恪野轻嗤。

“你……”

“你别念叨我了,你瞧……”秦恪野往后指了指,江文甫顺着他的手往后看,看到了陆思衡,陆思衡的身后还跟着贡院的一群学生。他们走到江文甫的身后,纷纷跪了下来。

“你怎么……”江文甫看向陆思衡。

“不是我叫他们来的,是他们听说先生您在奉天门为民请命,自告奋勇要来的。我拦不住。”陆思衡笑着解释道。

陆思衡话音刚落,便听得身后与众不同的脚步声,他回头一看,竟是卫国公赵阔,他并不要下人扶,拄着拐杖,来到人群的前面,高呼:“北岐不可信!请陛下收回成命,巩固城防,不给北岐可乘之机!”

跪着的人们似乎受到了鼓舞,纷纷跟随,一时间群情激愤。消息传到立政殿。

“这人些受人怂恿,以下犯上,打着为民请命的名号,竟要求陛下您收回成命,这……他们这是将天子的威严置于何地?陛下若是这次轻饶了他们,以后都有样学样,每回不如他们的意了,便要来这么一回,那还成何体统!”钟会听闻赵阔也在外面,不由得心虚起来。

沈岸听着他的话,有些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急,再等等。”

直到人群回到了傍晚,奉天门才缓缓打开,钟会从奉天门内走了出来。他走到人群的最前面,伸着手,像是想要去搀江文甫,却连江文辅的衣服都没碰到:“各位大人,都跪了一日了。再跪下去身子要受不住的。大人们的请求陛下都已经知道了,给陛下点时间,让陛下好好考虑考虑。今日就先回去吧。”

“我要见陛下。”江文甫看着钟会:“北岐使团三日后便要离开邑都了。此事不可再拖。”

“可诏书已经下了,陛下一言九鼎,如何能收回成命呢?大人这是在逼陛下啊。”钟会将手收了回来。

“微臣不敢,只是北岐八城事关重大,微臣跪呈御前,未有半分僭越之心,都是为了大邺与百姓啊……”

“何必与这种狗贼多费口舌!”赵阔想起那日的受伤的情形便胸中忍不住的愤怒,如今又见他巧言令色,哪里还忍得住,抡起拐杖就要打,钟会吓了一跳,连忙躲开了。身后的亲军卫立刻上前,拉住赵阔的肩膀,将人控制了起来。

“国公大人好大的火气啊……奴才不过是一个传话的,人微言轻,国公大人犯不上如此。”钟会弹了弹拂尘,阴阳怪气地道。

“钟公公说是来传话的,可是有陛下的口谕?”陆思衡闻言不由地问道。

钟会笑了笑:“不是陛下的口谕,只是大邺自太祖皇帝开始对言官便有一条规矩,不知江大人可记得?”

江文辅看着钟会,没有说话。

“什么规矩?”秦恪野问道。

“言官进谏,乃是职责所在。陛下不会因为大人此举责怪大人。只是圣旨已下,陛下乃是天子,一言九鼎,朝令夕改,如何服众?陛下也是为难的很呀……”

“所以公公的意思是?”

“古有奚文公进谏朝宗皇帝,为表忠贞在城门外受杖责一百。上天感动其诚,文公毫发未伤,朝宗皇帝有感上苍,收回成命。留下一段君臣佳话。江大人可愿效仿前人?”钟会道。

“若是我能受得住这一百仗,陛下便会收回成命吗?”江文甫问道。

“陛下心怀社稷百姓,不愿留下一个刚愎自用的名声,只是这事实在为难,那不如把抉择留给上天,若是江大人能用其心其诚感动上天,受得住这一百仗,陛下便会收回成命。若是不能,那……”钟会看着江文辅没有把话说完,意思却已经明了。

“江大人年纪大了,我来替江大人受这一百仗。”秦恪野站了出来。

“这是言官的特权。江大人是言官之首,乃不二人选。秦小爵爷可莫要为难奴才了。”钟会为难道。

“不必,我来……”江文甫缓缓站了起来。

“老师不可!”陆思衡拦住他,冲着他摇摇头。

“家昌,不可!”赵阔也高声阻止。

“这哪里是要你效仿先贤,这是要以儆效尤啊。”秦恪野也来拉他。

宫里刑杖之人都是受过特殊的训练,若是不想下死手,就是挨上一百仗也不过是皮开肉绽的皮外伤。可若是想取人性命,便是年轻力壮的武官也受不住五十仗。

此时奉天门外远处的街道上正好有官吏抓着一个小姑娘路过奉天门,小姑娘十一二岁的模样,一脸的稚气,嘴上仍哭喊着叫着母亲。她的母亲在官吏身后哭求,说这是她唯一的小女儿了,两个人相依为命,求官吏放过她们,官吏只觉得她吵闹,一脚踹在她的心口,她便昏了过去。小姑娘被拖走了,哭声越来越远。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江文甫望了一眼高高的奉天门。大厦将倾,文官死谏。从来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