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阴云与黑冰暗探
风陵渡大捷的余波尚未平息,西线的阴云已然密布。
秦国大将蒙骜,并未如晋军那般急躁冒进。他率领的五万秦军锐士,如同沉默的群狼,悄无声息地抵达了岐山西部门户——散关之外三十里处,便扎下坚固营寨,不再前进。
秦军营寨依山傍水,布局严谨,壕沟、拒马、哨塔一应俱全,显示出极高的军事素养。他们每日只是派出小股骑兵哨探,仔细勘察地形,并不与散关守军进行大规模接触。
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散关守将感到了更大的压力。秦军显然是在等待,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或者……等待岐山在东线与晋军拼得两败俱伤。
岐山城,侯府。
赵战看着西线传来的最新情报,眉头微蹙。秦军的沉稳和耐心,出乎他的意料。这蒙骜,是个难缠的对手。
“世子,秦军按兵不动,其心叵测。是否要主动出击,试探一番?”有将领提议。
赵战摇了摇头:“蒙骜巴不得我们主动出击。散关之外,地势相对开阔,利于秦军骑兵发挥。我军主力被晋军牵制在东线,西线兵力不足,野战于我不利。”
他走到沙盘前,指着散关险要的地形:“传令散关守将,高挂免战,深沟高垒,严防死守!秦军若来攻,便依托关隘,让其碰个头破血流!同时,多备滚木礌石,火油金汁,我要这散关,成为秦军的血肉磨盘!”
“另外,”赵战目光转向赵庆文,“格物院最新研制的那批‘守城利器’,可以秘密运往散关了。告诉守将,如何使用,格物院会派专人指导。”
赵庆文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是!那批‘震天雷’和‘猛火油柜’,定能让秦军尝尝厉害!”
就在赵战全力应对东西两线军事压力之时,几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已经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岐山城。
他们是秦国“黑冰台”精心培养的暗探,擅长潜伏、刺探、破坏与刺杀。此次潜入岐山,首要目标便是获取岐山新式军械,尤其是那能在风陵渡大放异彩的“连弩”和神秘“铁甲”的制作之法;其次,若有机会,则行刺岐山核心人物,制造混乱。
这些暗探伪装成商贩、流民、甚至是投靠岐山的士子,利用精妙的伪装技术和对岐山新政初步的了解,混过了初步盘查,分散潜入了城中。
其中一名代号“玄狐”的头目,更是直接目标指向了岐山的核心——匠作司与格物院。
玄狐伪装成一个来自中原、对岐山“新学”极为仰慕的落魄书生,凭借着不错的学识和刻意迎合的态度,竟然成功通过了“招贤馆”的初步考核,被分配至格物院下属的文书库,负责整理抄录一些非核心的技术资料。
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位置!
玄狐压抑住心中的狂喜,每日勤恳工作,低调行事,暗中却利用职务之便,如饥似渴地记忆、抄录那些看似基础、却蕴含着超越时代理念的图纸和文字。他甚至尝试利用夜间,窥探格物院更深处的工坊。
然而,岐山的防卫,尤其是核心区域的防卫,远比他想象的要严密。
格物院内外,不仅有明哨暗岗,更有一些他无法理解的、仿佛能窥探人心的警戒法阵(源自祖灵印记的粗浅应用)。他几次试图靠近核心工坊,都险些触发警报,不得不狼狈退回。
“这岐山,果然诡异……”玄狐心中凛然,行动更加谨慎。他知道,必须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或者,制造一个混乱。
他将目光,投向了被严密看守的侯府深处,那个据说“病重静养”的苏云裳。根据零碎的信息,此女似乎牵扯极深,若能利用她制造事端,或许能引开岐山方面的注意力。
暗流,在岐山城内悄然涌动。西线的秦军在沉默中积蓄着力量,城内的黑冰台暗探在阴影中编织着罗网。
赵战虽然凭借着日益增长的精神力和星舰的辅助,隐约察觉到一丝不安,但具体威胁来自何方,尚未清晰。
他大部分精力,依旧放在了对东西两线战局的掌控,以及对苏云裳体内那“种子”标记的研究上。星舰的解析进度因气运提升而加快,但想要安全破除,依旧需要时间和契机。
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在沙场,也在这些看不见的战线之上。
这一夜,月隐星稀。
玄狐借着文书库值班的机会,换上一身夜行衣,如同狸猫般潜出,目标直指侯府内软禁苏云裳的密室方向。他并非要去劫人,而是想在附近制造一场不大不小的“意外”,比如火灾,试探侯府的防卫反应,并看看能否引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他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队,刚接近那片被划为禁区的院落,怀中所藏的一枚用于预警的、得自西域的“感应石”却突然微微发烫!
有极强的能量源在附近!而且……充满了令人心悸的威严!
玄狐骇然止步,隐匿于假山阴影中,屏息凝神。
只见不远处,一身便服的赵战,正独自一人站在月光下,手中托着一枚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奇异“钥匙”,那钥匙正对着密室方向,白光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似乎在探查着什么。
赵战似乎心有所感,目光陡然转向玄狐藏身的方向,眼神锐利如电!
“什么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