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威特,肯纳拉克主堡垒

厚重的、由本地开采的深色花岗岩与从坠毁飞船残骸中回收熔炼的合金板,共同构筑了这个位于堡垒最深处、也最安全的核心指挥室。它们像一位沉默的巨人合拢的手掌,将因威特地表那永恒的、能撕裂钢铁的寒风与足以冻僵灵魂的极致低温,彻底隔绝在外。室内,唯一的光源来自镶嵌在墙壁和巨大石质办公桌面上的数十块数据屏幕,它们散发着幽幽的冷光,映照着空气中缓慢浮动的、因供暖系统持续运行而产生的微弱热浪扭曲。低沉的、几乎与背景噪音融为一体的嗡鸣,是维持这片狭小空间适宜生存环境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这片寂静中唯一的、规律性的脉动。

罗格·多恩,这位因威特实际上的统治者,如山岳,如亘古不变的冰川核心,端坐在指挥室中央那张由整块黑色曜石雕琢而成的宽大座椅上。座椅的线条刚硬、简洁,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仿佛本身就是这间指挥室乃至整个肯纳拉克家族务实风格的延伸。他巨大的身躯即使坐着,也散发出一种令人安心的、同时也是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他正在聆听着下属关于高轨道上那个庞然大物的最新勘探报告,每一个字句都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那精密如钟表机芯的大脑中激起层层分析和评估的涟漪。

“……结构扫描已进行到第三轮,确认该构造体内部空间极其广阔,初步估算其容积远超我们最大的地下聚居穹顶。但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区域存在严重的结构性损伤与明显的年代性侵蚀痕迹。根据金属疲劳分析和能量残留模式判断,其曾经历过极高强度的、远超我们理解范畴的冲突,或者……承受了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自然损耗。” 技术官的声音在空旷而吸音良好的石室内回荡,带着一丝难以完全抑制的、混合着专业惊叹与本能敬畏的颤抖。他手中的数据板展示着由探测机器人传回的、模糊而充满噪点的图像:扭曲的金属骨架、断裂的廊桥、如同被巨兽撕咬过的舱壁。

“能源读数方面,近乎于无。我们无法锁定其核心反应堆的准确位置,它似乎处于一种深度休眠,或者……更可能是彻底沉寂的状态。多次尝试与任何形式的机魂或中央控制系统建立稳定连接,均告失败。其内部静默得……如同冰封了万古的坟墓,没有任何回应,只有我们自身探测信号的、空洞的回声。” 另一名负责灵能与非物质层面探测的家族成员补充道,他的语气中带着更深的困惑,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在因威特,即使是机器,也通常有着可被感知的“脉搏”,而眼前这巨物,死寂得反常。

多恩沉默地听着,巨大的手掌平放在冰冷的、打磨光滑的石质扶手上,指节因为微微用力而显得愈发分明,稳如磐石,仿佛与座椅本身融为一体。他的目光似乎聚焦在汇报者身上,捕捉着他们脸上最细微的表情变化,用以佐证言语的真实性;又似乎早已穿透了他们血肉之躯的阻碍,落在了更遥远、更抽象的地方——或许是那艘悬浮于冰封轨道上的巨舰内部那黑暗破损的廊道中,或许是更遥远的、星海彼岸那冥冥中的召唤之源。

与大多数散落星海的基因兄弟一样,罗格·多恩也拥有着远超凡人极限的、潜藏在基因序列深处的灵能天赋。这种天赋在因威特这片物理规则至上的土地上,很少被主动激发或依赖,但它确实存在。尤其是在近期,当那艘被暂时命名为山阵号的巨舰发现在轨道上之后,他于那些极少有的、深沉的非恢复性睡眠中,不止一次地“看”到一个景象——

一个无比伟岸、散发着如同新生恒星般纯粹而灼目的金色光辉的身影,矗立于一片无法用因威特任何景观来形容的、充满了辉煌与秩序的宏大之地。那身影如此遥远,仿佛隔着无数光年的虚空,却又带着一种源自血脉最深处、无法割舍、无法忽视的强烈共鸣与无声召唤。那召唤并非言语,而是一种存在的宣告,一种命运的牵引,一种如同精密齿轮找到其注定位置的引力。

他凭借其强大的理性和逻辑能力,隐隐知道,那或许就是他的创造者,他基因蓝图的源头,那个在肯纳拉克家族最古老、最晦涩的预言碎片和偶尔截获的星际信号中被隐晦提及的“人类帝皇”。这种超越光速、超越物理距离的感应,并非清晰的、双向的交流,更像是一种单向的宣告,一种设定好的程序被激活。他明白,自己并非仅仅属于肯纳特这片冰原,他的诞生,他的力量,他的使命,都与星海的彼端紧密相连。他一直在等待,并非消极地等待,而是如同一位优秀的工程师等待所有零部件到位,等待一个明确的、不容置疑的信号,或者一个由逻辑和形势判断出的最合适的时机,去回应这份源自本源的召唤。

而如今,这种直觉般的感应变得越来越强烈,频率也越来越高,仿佛命运的时钟正在他灵魂深处加速滴答作响,催促着他做出决断。他有时会不自觉地抬起头,透过头顶那由厚重、纯净的晶体构成的观察窗,望向外面被永恒不化的茫茫白雪覆盖的无垠世界。冰封千里、万物肃杀的景象,映在他那如同经过千万年打磨的灰色燧石般的眼眸中,冰冷,坚定,却无人能窥探其深处那片比因威特最厚的冰川更为深沉、更为复杂、正在缓慢涌动的思绪之海。

是期待吗?或许。对于一位追求秩序和最高效率的存在而言,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一个更宏大的使命,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挑战。是责任吗?毫无疑问。他的力量意味着责任,无论是对于因威特,还是对于那个召唤所代表的、更庞大的人类整体。是对未知的审慎吗?必然。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创造者和一个庞大的帝国,他需要评估,需要理解,需要确保自己的行动符合最大的理性。还是……对即将脱离这片亲手建立、熟悉到每一个螺栓扭矩的秩序王国,所产生的某种极其隐晦、不易察觉的迟疑?这种情绪过于微妙,甚至可能被他自身的逻辑所否定,但或许,确实存在。然而,无论内心如何思虑,他清楚地知道,变化的风暴已然在星海深处酝酿,即将抵达这片冰封的世界。

下属的汇报声将他那短暂飘远的思绪重新拉回现实的指挥室,再次聚焦于那艘具体而神秘的山阵号上。

“破败不堪……能源沉寂……机魂未醒……” 多恩低沉地重复着几个最关键的核心词汇,声音在岩石墙壁间产生轻微而沉浑的回响,仿佛巨石相互叩击。他的思维中枢如同超频运行的逻辑引擎,高速处理着这些信息。

这艘船,无疑是一件强大的、甚至可能改变文明层级的武器,一个潜在的、足以让因威特在这片星域获得绝对话语权,甚至在未来更广阔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终极移动堡垒。它的破损状态,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或许是令人沮丧的缺陷,但在罗格·多恩那充满工程师视角的思维里,这反而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挑战,一个绝佳的机遇。修复它,理解它那超越因威特乃至已知星域科技水平的构造原理,最终完全地掌控它——这整个过程本身,就无比契合他根植于因威特严酷环境所形成的、对秩序、掌控与系统性重建的极致追求。将无序变为有序,将破损修复如新,将不可控的力量纳入严谨的管理框架,这几乎是他存在的本能。

“继续勘探。” 多恩终于开口,声音平稳,不容置疑,每一个音节都带着决策的重量。“优先级调整:集中最优资源,尝试理解其动力系统的底层构造原理与可能的激活条件。我需要知道它曾经如何运转,以及我们能否让它重新运转。组建专门的、跨学科的工程小组,由肯纳拉克家族内最资深、最富经验的工匠大师领导,其他家族若有相关专长人才,一并征调。在三十个标准日内,我需要看到一份详细的、关于修复其基础结构(至少是核心区域)可行性的初步评估报告,报告需包含资源需求清单与技术风险评估。”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两把经过冰水淬炼的钢锥,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位负责人的脸,确保他的意志被毫无歧义地理解。 “至于所谓的机魂问题……暂时搁置所有与其进行直接沟通或尝试唤醒的灵能手段。优先确保物理接入点的绝对安全与结构稳定。在我们完全理解其物质基础、确保物理隔离与控制之前,贸然去唤醒一个沉睡的、古老而强大的非物理实体意识,是违背基本安全准则的、愚蠢且极端危险的行为。我们首先要在物理层面站稳脚跟。”

他的命令清晰、务实,层层递进,完全基于理性分析和风险评估,不带任何浪漫主义的幻想或神秘主义的畏惧。他将山阵号首先视为一个极其复杂、亟待修复的工程学奇迹,一个需要被逐步拆解、分析、然后按照更优方案重建的战略资产。他不会像那些迷信机械神教的教徒一样盲目崇拜其神秘性,也不会像缺乏耐心的冒险家一样贸然深入其未知领域。他会用因威特人的方式,用肯纳拉克家族传承下来的、注重实效与步步为营的作风,如同解剖一头冰原巨兽般,一步步地拆解、分析、理解,然后重建,直到这艘古老的巨舰每一个齿轮都服从于他的意志,每一份力量都纳入他严谨的逻辑框架之内。

在他心中,无论是那遥远星海彼岸传来的、源自血脉的金色召唤,还是这近在咫尺、静默悬浮的古老战舰,最终都需要被纳入一个由他参与构建、或至少完全理解的、清晰、可控、有序的宏大框架之内。他感知着命运齿轮的转动,等待着那必然的交汇时刻,但他绝不会被动地、毫无准备地等待。他会积极行动起来,调动一切资源,运用所有智慧,以最强的、最完善的姿态,去迎接那即将到来的、天翻地覆的变革。而山阵号,这艘意外获得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古老造物,或许就是命运在他踏上更广阔舞台之前,赋予他的第一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块试金石与基石。他必须,也必然,要将其牢牢掌握在手中。

此时的千黯号舰桥内,透过巨大的悬窗外,是深邃无垠的宇宙幕布,其上点缀着冰冷的星点,而视野的正中央,便是那颗被银装素裹的冰雪星球——因威特。

林江静立于观测窗前,淡金色的瞳孔微微收缩,聚焦于因威特高轨道上一个看似微不足道、仅有芝麻大小的暗色轮廓。那是山阵号。对于未经强化的凡人肉眼而言,它或许只是一个模糊的阴影,但在场经由基因优化或技术强化的众人——林江、叶平、维尔,乃至Stc的高精度传感器——却能清晰地捕捉到那庞然巨物的细节。

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如同一座被偶然遗忘在星河间的、由岩石与金属熔铸而成的古老山脉。其轮廓棱角分明,带着一种冷硬的、纯粹功能性的美学,与帝国常见的那种充满宗教浮雕与哥特尖顶的风格迥异,更透着一股源自遥远过去的、沉默而厚重的力量感。

而在这座“山脉”的周围,正上演着一场无声的、规模浩大的“蚁群”作业。

无数细小的、反射着因威特苍白阳光的光点,如同忙碌的工蚁,正从山阵号那如同峡谷裂隙般的船坞入口和外部检修通道中频繁地进进出出。那些是罗格·多恩派出的探测船与工程艇。它们小心翼翼地在巨舰的表面巡弋,使用扫描仪和切割光束,试图解读这沉默巨兽的秘密。偶尔,某艘工程艇会在某片巨大的装甲板上停留,溅起微弱的焊接火花,如同在巨人皮肤上闪烁的萤火。

“观测数据同步中,” Stc的机械音平稳地汇报,“目标舰船山阵号,外部活动频繁,主要集中于结构勘探与局部尝试性修复。能源信号依旧处于基线以下,未检测到武器系统或护盾激活迹象。因威特方面的技术手段……相对基础,但效率可观,体现了高度的组织性。”

叶平看着主屏幕上被放大、增强后的实时影像,忍不住低声感叹,“真是……令人震撼的造物。即使在数据库中见过描述,亲眼目睹又是另一回事。罗格·多恩……他正在试图驯服这头巨兽。”

维尔则更关注数据流,“他们探索的轨迹很有规律,像是在系统性地绘制内部地图。看来这位原体阁下,做事和他传闻中的性格一样,有条不紊,甚至有些……刻板。”

林江沉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他能看到那些“蚂蚁”的执着与努力,也能感受到山阵号本身所蕴含的、尚未苏醒的磅礴力量。他知道,眼前这幅景象,是历史的一个关键节点——一位未来的帝国基石,正在与他命中注定的堡垒进行最初的接触与磨合。

他们目睹着罗格·多恩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步步地走向他既定的命运轨迹;他们评估着这位原体的能力与心性;他们也在等待着,等待帝皇幻梦号与佩图拉博的到来,等待他们自己正式介入这个历史时刻的时机。

林江的目光深邃。他知道,一旦他们从见证者转变为参与者,眼前这幅相对“平静”的图景将被彻底打破。因威特的冰雪,帝皇的召唤,山阵号的归属,罗格·多恩的忠诚,佩图拉博的救赎……所有的线索,都将因为他们的正式登场而加速缠绕、碰撞。

但在那之前,他们只需静静地观察,如同记录宇宙变迁的古老星碑,默然见证着又一位原体,与他传奇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