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此同时,苏知衍带着两个侍卫来到苏州府尹府。府尹李大人听闻是太女府派来的人,不敢怠慢,连忙穿好官服出门迎接,将苏知衍请进正厅,奉上上好的龙井。可当苏知衍说明来意,提到要查盐运使王怀安时,李大人的脸色瞬间变得为难,端着茶杯的手顿在半空:“苏大人,这……王大人是户部侍郎的远房表亲,后台硬得很,下官若是查他,怕是……”

“李大人,”苏知衍打断他,语气冷硬,眼神锐利如刀,“百姓吃不上平价盐,吃了掺沙的盐上吐下泻,甚至有人因为缺盐病倒,您身为苏州府尹,掌管一方民生,难道能坐视不管?若是此事传到陛下耳中,陛下问您‘为何百姓受苦而你不管’,您觉得您还能安稳坐在这里吗?”

李大人浑身一震,额头上冒出冷汗,手中的茶杯晃了晃,茶水洒在衣襟上也浑然不觉。苏知衍见状,从怀中取出那叠书信和状纸,放在桌上:“这些证据足够让王怀安身败名裂。您若肯配合,日后太女殿下定会记得您的功劳,在陛下面前为您美言;若是您执意包庇,等王怀安倒台,您怕是也要被牵连。其中利弊,您自己掂量。”

李大人看着桌上的证据,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沉默了片刻,终于咬牙道:“苏大人放心,下官愿配合!明日一早就派人去盐运使府,以‘核查官盐账目’为由,牵制王怀安,不让他插手‘新奇阁’卖盐的事!”苏知衍见他松口,语气缓和了些,又与他商议了核查账目的细节,才起身告辞。

两日后,“新奇阁”江南分店的门口挂出一块醒目的木牌,上面用黑漆写着“平价官盐,十文一斤,假一赔十”,还在门口摆上了一张桌子,放着一罐盐和几个空碗,供百姓试吃。百姓们起初半信半疑,围在店门口议论纷纷,没人敢先上前。直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颤巍巍地走到桌前,拿起勺子舀了一点盐,放在鼻尖闻了闻:“这盐看着白净,不像掺了沙子的样子。”

店员见状,连忙倒了一碗清水,将盐撒进去,搅拌均匀:“大娘,您尝尝,这是纯官盐,没有一点杂质。”老妇尝了一口盐水,眼睛一亮:“是真的!这盐是好盐!”她当即掏出十文钱,买了一斤盐,揣在怀里,逢人就说“新奇阁的盐又好又便宜”。

消息很快传开,百姓们纷纷涌向“新奇阁”,队伍从店门口排到了街角,甚至有人从城郊特意赶来。肖简臣站在店内,看着百姓们拿着盐袋,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心中稍安。可没过多久,几个身着黑衣、腰佩短刀的人突然冲进店,一脚踹翻试吃的桌子,盐罐摔在地上,白花花的盐撒了一地,为首的人指着店员大声嚷嚷:“谁让你们卖平价盐的?王大人说了,苏州府的盐价只能他定,你们这是找死!”

百姓们吓得纷纷后退,店员也慌了神。就在这时,苏知衍从人群中走出,脚步沉稳,眼神冰冷,不等为首的人反应,一脚将他踹倒在地,侍卫们迅速围上来,将几个黑衣人制服。百姓们见状,先是一愣,随即纷纷指责:“你们是谁的人?敢在这里撒野!”“太女府的大人在这里,你们还敢动手,真是活腻了!”

“是王大人让我们来的又怎么样?”为首的黑衣人被按在地上,仍不服气,挣扎着喊,“你们再敢卖平价盐,王大人就封了你们的店,把你们都抓起来!”

肖简臣走到黑衣人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语气冰冷:“王怀安滥用职权,勾结商户,欺压百姓,现在还敢派人闹事,真是胆大包天。苏大人,把他们押去府尹府,让李大人亲自审问,看看王怀安到底还做了多少违法乱纪的事!”

黑衣人听到要去府尹府,瞬间慌了神,刚才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连连求饶:“大人饶命!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求大人别把我送去府尹府!”侍卫们却不理会,架着他们就往外走。百姓们看着这一幕,纷纷鼓掌:“太女府的大人真是好样的!终于有人为我们做主了!”“太女殿下英明!”

此事很快传到王怀安耳中。他正在府中与几个盐商喝酒,听闻手下被抓,还被押去了府尹府,气得摔碎了桌上的青花瓷杯,酒液洒了一地:“祁星黎的人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在苏州府动我的人!”

坐在一旁的幕僚连忙劝道:“大人,现在不能硬碰硬。肖简臣和苏知衍有太女府撑腰,还有府尹配合,我们若是动手,只会让他们抓住把柄。不如先暂停私盐生意,把孝敬银和账本藏起来,等风头过了再说。”

王怀安却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我是户部侍郎的表亲,祁星黎就算再厉害,也不敢动我!你去告诉那些商户,明日一早,带些人手去‘新奇阁’,把他们的盐都抢过来,看他们还怎么卖!我倒要看看,没有盐,他们还能撑几天!”幕僚还想再劝,可看着王怀安阴沉的脸色,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能点头应下,转身去安排。

可王怀安没想到,肖简臣早已料到他会反扑。当晚,苏知衍带着二十名精锐侍卫,埋伏在“新奇阁”周围的巷子里,侍卫们都穿着夜行衣,手中握着长刀,目光警惕地盯着“新奇阁”的门口。深夜子时,果然有一群人拿着刀棍,蹑手蹑脚地冲过来,刚到店门口,还没来得及破门,就被侍卫们团团围住。

为首的人正是王怀安的管家,他见势不妙,转身想跑,却被苏知衍一箭射中肩膀,当场倒地,疼得惨叫出声。其余的人见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扔下刀棍求饶。苏知衍让人将他们绑起来,押到附近的柴房看守,只等天亮后交给李大人。

第二天一早,王怀安管家聚众抢盐的消息就传遍了苏州府。百姓们纷纷谴责王怀安,甚至有人自发地来到盐运使府门口抗议。李大人趁机带人去盐运使府,以“核查账目”为由,仔细搜查,最终在王怀安的书房暗格里,搜出了私藏的五千两孝敬银和私盐作坊的账本,账本上详细记录了私盐的生产、销售和利润分配。

王怀安看着搜出的证据,脸色惨白,瘫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肖简臣将王怀安的罪证整理好,包括书信、账本、百姓状纸和黑衣人的供词,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祁星黎收到消息时,正在太女府的书房处理奏折。她展开肖简臣的书信,仔细阅读,嘴角渐渐露出笑容:“肖简臣和苏知衍做得好!既解决了百姓的盐荒,又抓住了王怀安的罪证,这下江南的盐运总算能恢复正常了。”

付乐云端着一杯温热的枇杷膏水走进来,放在祁星黎手边,轻声道:“殿下,您已经看了一个上午的奏折,也该歇歇了。江南的事有肖大人和苏大人盯着,不会出问题,您也要注意身体,别累坏了。”

祁星黎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清甜的枇杷味在口中散开,暖意顺着喉咙滑下:“我知道。对了,‘锦绣坊’的蜀锦成衣卖得怎么样了?宫里的娘娘们有没有反馈?还有户部侍郎那边,有没有再找麻烦?”

“蜀锦成衣卖得很好,宫里的李贵妃、陈淑妃都订了好几套,还说要介绍给其他王公贵族,现在‘锦绣坊’的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付乐云笑着说,“至于户部侍郎,自从上次查账和李记布庄的事之后,她就没再动静,想来是怕被殿下抓住把柄,不敢再轻易出手了。”

祁星黎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却闪过一丝警惕:“她不会这么轻易放弃的。户部侍郎一向护短,王怀安是她的表亲,她肯定会想办法救他。我们还是要小心,尤其是‘锦绣坊’的针线和染料,这些都是蜀锦的关键,别让她从这些地方下手,影响蜀锦的品质。”付乐云连忙应下,表示会派人加强对原材料的监管,祁星黎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处理手中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