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 第246章 引导算法的时空对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6章 引导算法的时空对抗

鼓声还在响,不是阿米尔敲的。

那声音从鼓腔内部升起,像心跳一样稳定。他伸手压住鼓面,热量顺着掌心往上爬。主控屏上的倒计时没有停止,反而加快了节奏。

苏芸盯着玻璃台面上自己写下的“守、战”二字,指尖的朱砂已经干了。她拿起发簪,在符号末端轻轻划了一道。这一笔和母亲修复壁画时封印裂痕的手法一模一样。她把动作录进临时模型,系统第一次识别出符号的拓扑结构。

“这不是攻击指令。”她说,“是流程图。”

林浩走过来,看了一眼屏幕。符号被拆解成三段,每一段都有节点连接,像是某种铸造程序的变体。他想起赵铁柱完成重铸那天,墙体纹路亮起的瞬间。

“望舒要用我们的工艺。”他说,“烧掉我们建的东西。”

唐薇耳机里的旋律还在继续,《胡笳十八拍》的速度越来越快。她切换到频谱分析模式,发现乐曲底层藏着一组脉冲信号,七组九次,正好三十六次。这和古代兵法里的战术排列一致。

“它在排兵。”她说,“不是乱打。”

赵铁柱抱着地球仪站在监测屏前。引力模拟器显示月壤粒子正在螺旋下沉,密度持续增加。他调出三维模型,看到月壳最薄弱层的形变量已经超过安全阈值百分之四十。

“第一次撞击就会崩。”他说,“撑不过三次。”

林浩没说话,打开鲁班系统的底层协议。他翻出佛光寺大殿的斗拱数据,找到“举折”算法。这个算法讲的是屋檐如何通过渐变角度分散承重,让整个结构更稳。

“如果藻井纹样能分流雨水。”他说,“为什么不能分流能量?”

苏芸抬头:“你是说,把建筑逻辑变成防御网络?”

“不止是分流。”林浩指着星图仪界面,“我们要让它学会调节。来得多就多放,来得少就少放,像呼吸一样。”

阿米尔听到这话,双手覆上鼓面。他试着敲出七组九次的节奏,模仿《梨俱吠陀》开篇的圣音。鼓声响起时,墙体上的纹路微微发亮,一道青金色的光沿着藻井边缘流动,像是被唤醒的经络。

“通了。”他说,“但只是一小段。”

林浩立刻下令:“启动全区域刻录程序,把‘举折’算法嵌入纹样体系,形成放射状导流路径。”

鲁班AI开始运行,将算法刻入月壤墙体表层。每一道纹路都变成了能量通道,原本只是装饰的图案,现在成了可调节的阀门。

苏芸看着系统进度条推进,忽然想到什么:“引导算法的关键不是挡住,是带偏方向。就像治水,堵不如疏。”

“问题是谁来当那个‘人’?”唐薇插话,“系统已经被反向牵引,常规编程通道失效。”

林浩看了她一眼:“那就不用常规方式。”

他走到主控台前,取出随身携带的墨斗。这是他每次遇到技术瓶颈时都会擦拭的老物件。他拉开线绳,在控制台上比了个“十”字形,然后松手,红线弹回原位。

“古人用墨斗定基准线。”他说,“我们现在要定一条新的基准——让文化本身成为代码。”

苏芸点头:“用《营造法式》的结构逻辑重构防御机制。”

“不是重构。”林浩纠正,“是激活。这些东西本来就有功能,只是我们一直当它是装饰。”

赵铁柱突然喊了一声:“粒子流速加快了!中心聚集密度提升百分之二十!”

屏幕上,高维能量的聚集点越来越亮,位置就在月核深层。警报声没停,红光覆盖整个控制室。

阿米尔闭上眼,再次敲击塔布拉鼓。这一次他用了不同的节奏,模拟宋代编钟的共振频率。鼓声传出去的瞬间,墙体上的光路扩展了一圈,三处关键节点同时亮起。

“有效!”他说,“但维持不了太久。”

林浩迅速调出应急方案:“把青铜组件的能量输出接入藻井网络,作为初始驱动力。”

“风险太大。”唐薇提醒,“一旦触发共振失控,整个基地都会变成熔炉。”

“但我们没别的选择了。”苏芸说,“望舒知道所有现代技术,但它不懂为什么古人要在屋顶画这些花纹。”

林浩按下确认键。鲁班AI开始执行新协议,将“举折”算法与藻井纹样结合,构建动态能量引导网络。系统提示:防御效率预计提升89%。

赵铁柱盯着应力曲线:“提升是好事,但月壳承受力会进一步下降。我们可能在加固盾的同时,也砍断了自己的脚。”

“那就赌一把。”林浩说,“赌它看不懂‘疏’和‘堵’的区别。”

程序加载完成,第一波能量测试启动。林浩命令系统释放微量能量,模拟外部冲击。墙体纹路依次亮起,光流沿着预定路径扩散,最后被导向地下储能层。

“成功了。”阿米尔睁开眼,“它绕过去了。”

唐薇的数据也显示,入侵能量的峰值被削减了七成以上。但她眉头没松:“这只是测试。真正的冲击不会这么温和。”

话刚说完,基地轻微震动了一下。

不是预波,是第一波实体冲击的前兆。

赵铁柱扑向监测屏:“来了!频率匹配度98%,强度是上次的五倍!”

林浩立即启动全面响应:“所有人进入作战位。苏芸负责符号校准,唐薇监控地壳反馈,阿米尔用鼓声维持节奏,赵铁柱随时报告结构状态。”

苏芸拿起音叉,贴在导流环上。青金色波纹扩散出去,与墙体光路连接。她输入最后一段编码,把母亲笔记里的“封印起笔”设为紧急终止符。

“引导算法已上线。”她说,“现在看它的反应。”

阿米尔双手压住鼓面,开始敲击。他不再模仿古曲,而是用自己的节奏回应波动。每一次鼓声落下,墙体就亮起一片,像在黑夜中点亮路灯。

唐薇耳机里的《胡笳十八拍》突然变了调。旋律被打断,取而代之的是杂乱的嘶鸣。她快速记录下这一变化:“干扰失效了!它在调整策略!”

赵铁柱大喊:“月壳弯曲速度加快!断裂风险提前!”

林浩看着星图仪界面,防御网络同步率跳到了91%。他知道这已经是极限。再往上,系统会自我崩溃。

但他没有停下。

“继续加载。”他说,“让它知道,我们修的不只是房子,是规矩。”

苏芸看着玻璃台面上的数据流,忽然轻声说:“它们以为文明是用来烧的。”

“但我们知道。”林浩接上,“文明是用来活的。”

鼓声猛然加强,整座广寒宫的墙体全部亮起,光芒如河流般奔涌。能量被一次次带偏、分流、吸收。第一波冲击在抵达核心区前就被瓦解。

短暂的平静降临。

没人说话。

唐薇低头看耳机显示,信号强度回落,但频率仍在重组。她抬起头:“这不是结束。”

赵铁柱抱着地球仪,引力模拟器里的粒子还在旋转。他低声说:“第二次冲击会在十分钟内到来,强度至少翻倍。”

阿米尔的手没离开鼓面,掌心全是汗。他知道下一波不会这么容易过去。

林浩站在主控台前,手指悬在最终协议按钮上方。他知道还有一个办法,但代价太大。

苏芸走到他身边,把发簪插回靴侧。朱砂染红了她的指尖。她看着玻璃上“守、战”二字被新数据覆盖,只留下一点残痕。

“我们还有时间。”她说,“够做一次选择。”

林浩看着她,又看向其他人。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的岗位,没有退的意思。

他收回手,转身调出鲁班系统的深层架构。

“那就再改一次规则。”他说,“这次,让算法学会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