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赚钱大赛,你古玩街捡漏万倍利润 > 第305章 陈默说“真”,他立刻付钱;陈默说“假”,他扭头就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5章 陈默说“真”,他立刻付钱;陈默说“假”,他扭头就走

“于老师,哎呦喂,我的于老师!您息怒,您千万千万息怒!这事儿……这事儿它怪我!全都怪我!是我办事不周,是我糊涂!”

宋朝风边说边观察于歉脸色,见他依旧面陈如水,连忙解释道:

“是这么回事……您听我解释。预定这壶的,是跟我打了十多年交道的老主顾,王老板!就是那个在山省做能源生意的王总,今年刚过完年还在我这儿请走了一尊铜鎏金佛座像的那位,于老师您当时应该也见过,可能还有印象?”

宋朝民解释着。

倒不是说他真担心得罪于大爷。

再怎么说他也在这个行当里面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见过,肯定是自己的底气的。

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事儿确实是他做的稍微有那么点儿不太舒坦。按行话讲,这叫不讲究。

于大爷虽说对这把壶犹豫了三个月,迟迟没下定决心,但也确实是明明白白、第一个看上这壶的主顾。

纵然这不是在古玩街,当场校验眼力见儿的地方。没有什么别人看的时候,其他人不能打扰不能出价的规矩。谁出价高,谁出价快,谁做买卖做的爽快,那就出给谁!

但这行当,讲究的是个“人情”,做的是老主顾的生意,靠的更是口碑和交情。

这种情况下,按理说,这壶既然许给了王老板,无论于大爷买还是不买,他都该立刻打个电话,客气地说明情况,这叫“通气儿”,是对客人的礼数,更是尊重。不,单单打个电话说明都显得诚意不足!搁在过去老派的规矩里,像这样截了熟客看上的东西,掌柜的都得提着礼物,亲自登门去给人家赔个不是,解释清楚缘由,求得谅解,这才叫会做人,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

想到这里,宋朝风只觉得压力更甚。

继续说明缘由。

“这位王老板,也是我这儿的老顾客,也信得过我这个小店。前几天通电话,他正好问起有没有好一点儿的紫砂,要得急,说是要送一位关键人物,那领导别的都不爱,就独好这一口紫砂茶韵。我……我一时口快,就提了嘴您看上的这把壶。我本来也就是那么一说,压根儿就没想过卖,我想着这王老板人在外地,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

宋朝风说到这里的时候,语气充满了懊悔,双手一摊。

“可谁曾想,这王老板一听,连照片都没多要一张,直接在电话里就说‘老宋你看准的东西,我放心!’,不到俩小时,全款!是全款就直接打我账上了!还说等他下周回京,立马就过来取货。”

“我说已经有人看上了,这王老板听都不带听的……”

宋朝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被信任的感动,但更多的是一种骑虎难下的窘迫。

“于老师,您说……您说这叫什么事儿?我这…我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王老板那边,钱都收了,话也说出去了,这事儿关乎他的大事。您这边,我又…我又实在是知道您对这壶的心思…我这几天是坐立难安,正琢磨着该怎么跟您开这个口…结果您今天就来了…我这张老脸,真是…真是没处搁了!”

陈默在一旁听着,如一个小透明般没多说话。

在过来的路上,于大爷就给他说讲了这把紫砂壶。

报的价格是八百万。

要知道,紫砂壶虽归于陶瓷这个大品类当中,但却和瓷器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它属于陶类。

喜欢的人是喜欢的不得了,恨不得把自己的后半辈子都扔在这么一个小壶里边。

不喜欢的,却弃之如履,根本找不到共鸣点!

至于说受众群体的比例,紫砂壶可能仅有瓷器爱好者的几十分之一!在收藏领域算不上冷门,但也绝对称不上热门!

圈子小,藏品的价格自然整体不会太高。

八百万这个价格,都快到千万级别了,显然是已经达到了紫砂壶这个品类的高端领域了。

于歉看中的这把,

报价之所以能给到这么个数字!

是因为它是一把“曼生壶”。

所谓曼生壶,是指清中期有着“西泠八家”之称的着名文人陈曼生,与当时技艺最顶尖的制壶名匠杨彭年合作制出来的文人壶!

陈曼生精通书画和篆刻,是这系列紫砂壶的设计者。

杨彭年则是实际操刀的执行人,用他高超的技艺将陈曼生的设计理念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这‘文心’和‘匠艺’的结合之下,达到了1+1>2的结果,所呈现出的深沉、内敛、且富有哲思的文人之美,使这个系列的壶,在整个紫砂的历史当中都留下了相当浓厚的一笔。

而这曼生壶之所以这么珍贵,

还有一个原因,

曼生壶的制作时期主要集中在陈曼生任溧阳知县的短短数年间,当时产量本就有限,又经过近两百年的战乱和社会变迁,以至于真品曼生壶的存世量极为稀少!

物以稀而贵这个道理自不用多说,也是其价格在民间市场上飙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上内容,

陈默本来并不是很清楚。

还是度娘大发慈悲告诉他的。

不过知不知道这些知识,影响其实也并不是很大。

毕竟是开了挂的人,能直接“看”到详细信息,在鉴定真假这个行当里面,纵然眼力再高明的专家也要弱他一筹。

大爷本身就是京城里边出了名的“顽主”,自身对于紫砂壶也是有一定研究的。

只不过,对于这把壶,他是真有点儿拿不太住。

这三个月时间里,他也并非没有请过人,请了两次,结果一人说真,一人说假…… 给大爷自己搞的更迷糊了。

他不怕溢价买,哪怕溢个一两百万乃至两三百万,但只要是真家伙,他就认了!

毕竟这把紫砂壶的小模样,他是真喜欢!

就怕到最后,钱花出去了,到手的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赝品。

那样的话,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以他在圈子里的出名程度,瞒不住,根本瞒不住!

亏钱不是啥大事,

丢面儿,才是他最不想面对,也最不能接受的!

请陈默过来……从昨天下午在那展厅里边约定好后,到今天上午踏入陈默那套四合院之前,这段时间里,于歉所持的心态还是死马当活马医,能看最好,看不了算了。

他心里很清楚,能被马末都认可的,实力这块儿肯定是有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鉴宝这块儿,一山更比一山高,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会不会打眼。

于大爷对于心态拿捏的还是很好的,不然也不至于能硬生生跑了三个月之久,好没放弃!

真正让他改变想法的,

还是因为上午的斗彩鸡缸杯以及永乐的青花大盘!

昨天参加选品会的古玩高手数量绝对不少!

能从包括马末都在内的那么多专家高人面前,堂而皇之的捡到这种惊天大漏!

还不是一个,

是两个!

实力可想而知。

反正于歉自己的感受相当直观!

也正是经此一役后,他想法直接改变了。

从起初的,请陈默“试试看”,

变成了陈默说“真”,他立刻付钱;陈默说“假”,他扭头就走。

就是这么干脆!

毕竟,看了也有三个月了,也是时候不再犹豫了。

只可惜,

让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好不容易坚定一次,结果还没来得及发力呢,就一败涂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