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何雨柱重生回贾东旭死前 > 第173章 闫解放让何雨柱帮忙找结婚的粮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3章 闫解放让何雨柱帮忙找结婚的粮食

“不敢了!再也不敢了!”贾张氏被“劳改”两个字吓得腿一软,差点瘫坐在地,只能死死点头,脸色白得像纸。警察又朝何雨柱、一大爷等人点了点头,叮嘱道:“后续要是再有纠纷,直接给派出所打电话。”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围观的街坊见警察发了话,也彻底散了,嘴里还念叨着“这处置公道”“贾张氏算捡着便宜了”。贾张氏不敢再多停留,拖着麻袋就往工地跑,连头都不敢回。

晚的霞光透过四合院的木窗,在青砖地上投下暖融融的光斑。何雨柱刚和妹妹何雨水、父亲何大清吃完晚饭,院门口就传来刘岚的声音:“柱子,在家没?”

迎出去一看,刘岚和许大茂已在廊下等候,是来取约定好的手表。何雨柱转身进屋拿出两个箱子,里面各装着200只手表,两人接过箱子便准备离开。

两人拎着箱子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闫埠贵的声音:“哟,大茂这是扛的啥宝贝?”闫埠贵身后还跟着儿子闫解放,父子俩正往这边走。许大茂心里有鬼,含糊着摆手:“没啥,朋友托带的杂货。”脚下加快步子,推着自行车就往院外冲,生怕被闫埠贵缠上追问。

闫埠贵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撇了撇嘴,转身拉着闫解放迈进门槛,脸上立刻堆起笑:“柱子啊,忙着呢?”闫解放也跟着喊了声:“柱子哥。”何雨水刚收拾完桌子出来,见是父子俩,连忙搬了两把椅子:“二大爷、解放坐,我给你们倒水。”

闫埠贵坐稳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眼神示意身旁的闫解放。闫解放挺直腰板,语气带着期待:“柱子哥,早上我跟你提过我结婚的事,当时没好意思细问,这不一早跟我爹合计完,就赶紧过来跟你敲定细节。”闫埠贵接过话头,笑容里满是对儿子婚事的重视:“没错,后天就是解放的大喜日子,要在大院摆几桌宴请街坊。今天来,一是想确认你能帮忙准备些啥硬菜,二是这灾荒年粮食太金贵,得麻烦你多费心找找,咱们也好把婚宴办得体面些。”

何雨柱看着闫解放期待的眼神,心里更添了几分把握——他知道闫埠贵家日子不算宽裕,解放结婚这等人生大事绝不能含糊。系统空间里囤着不少兔子和鸡,猪崽数量少得留着下崽,刚好能把兔子和鸡拿出来当硬菜,粮食也能从食堂匀出些。“你结婚这事儿我记牢了,早上你跟我说过就放心上了,”他拍着胸脯保证,“粮食我给你落实,20斤白面、30斤棒子面妥妥的,明天一准给你送来。菜的话,我朋友那边有现成的兔子和鸡,给你弄两只兔子、一只鸡当硬菜,保准让你的婚宴有面子。青菜你得自己去买,我那边实在匀不出,这样安排你看行不?”

“这可真是帮了大忙!”闫埠贵激动得声音都亮了,闫解放更是红了脸,起身郑重道谢:“谢谢柱子哥,有你这话,我这婚结得踏实多了!”闫埠贵拉着儿子就要作揖,“我就知道找你准没错,你办事最靠谱。回头让解放给你送喜糖,后天你可一定得来当贵客。”何雨柱笑着摆手:“都是街坊,客气啥,你的大喜日子我肯定到。”父子俩又说了几句感激的话,才心满意足地一起离开,走的时候闫解放还特意回头强调:“柱子哥,明天就麻烦你了!”

何雨水看着二大爷的背影,笑着对柱子说:“哥,你这好人当得,往后大院里谁家有事都得找你。”柱子揉了揉后脑勺:“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街坊,能帮就帮一把。再说,我这大厨的身份,不就是为了方便大家伙儿嘛。”

何雨水看着二大爷的背影,突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凑到何雨柱身边:“哥,忘了跟你说,今天我帮你代卖的手表已经结账了,一共出手五十二块。”说着,她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沓用橡皮筋捆着的钱,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你数数,一分都没少。”

那沓钱有整有零,透着沉甸甸的分量。何雨柱扫了眼就收回目光,伸手揉了揉妹妹的头发,语气里满是宠溺:“这钱你自己留着,哥不差这点钱。你给自己添件新衣裳,别总穿着旧的。”他顿了顿,神色变得认真起来,“还有,这钱你找个稳妥的地方藏好,千万别存银行,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何雨水捏着钱的手指紧了紧,低头数了数,整整七千二百四十块——这在灾荒年可是笔巨款。她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鼻尖微微发酸:“哥,这也太多了……我不能要。”“让你拿着就拿着,”何雨柱打断她,笑着往灶房走去,“咱们兄妹俩还分什么你我,哥现在有能力了,就得让你过好日子。”

何雨水看着桌上的钱,又看了看哥哥忙碌的背影,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火炉,小声说了句“谢谢哥”,便珍而重之地把钱收进了自己的木箱里。

夜色渐深,四合院彻底安静下来,只有墙角的蟋蟀在断断续续地叫着。何雨柱等何雨水和何大清都睡熟了,轻手轻脚地从床底翻出一件深色短褂,又取了顶宽檐毡帽戴上,帽檐压得极低,脸上还蒙了块粗布帕子,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他把提前准备好的布包斜挎在肩上,走到院墙边,屈膝纵身一跃,双手扒住墙头轻轻一撑,就翻了出去,落地时几乎没发出声响。

街上空无一人,只有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过,掀起他衣角的下摆,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的短褂,脚步却没丝毫停顿。凭借着对这一带的熟悉,他辨明方向后快步前行,鞋底踩在青石板路上,只留下极轻的声响。

不多时,前方隐约出现了几点晃动的火光,伴随着模糊的人声——鸽子市到了。这处藏在城根下的黑市,灾荒年里比往常热闹了数倍,虽说只在夜深人静时开张,天亮前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却成了无数人求生存的去处,因往来交易者像鸽子般警惕又敏捷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