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元年的初冬,江宁城外的漕运码头上,北风凛冽,吹拂着漕船上猎猎作响的旗帜。韩府兰台书房内,炭火正暖,墨兰端坐案前,听着青竹与墨松的禀报,沉静的眼眸中映照着跃动的烛火,也映照着即将铺开的、更为宏大的棋局。
一、 漕运定鼎 南北通途
城西官仓危机过后,墨兰对漕帮的掌控进入了新的阶段。
漕帮副帮主马三爷,在墨兰资金与情报的双重支持下,趁着帮主齐老大因漕运迟滞、威望受损之机,联合帮内多位对现状不满的头目,成功发难,逼迫齐老大“荣养”退位。马三爷顺理成章地接任漕帮帮主。
这一日,马三爷亲至韩府外院求见,态度比以往更为恭敬,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他不再是隔着屏风回话,而是由墨松引着,进入了一处隐秘的偏厅。
“夫人大恩,马三没齿难忘!”马三爷躬身行礼,声音低沉而有力,“如今帮内事务已初步理顺,全赖夫人运筹帷幄。日后漕帮上下,唯夫人马首是瞻。这是帮中历年积累的‘私账’副本,以及几条最为隐秘、可避开关卡盘查的线路图,请夫人过目。”他呈上一本厚厚的册子与一张绘在羊皮上的简图。
墨兰并未亲自去接,由侍立一旁的青竹接过。她目光平静地看着马三爷,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压力:“马帮主请起。你能掌控漕帮,是你自己的本事。我要的,不是虚言,而是漕运的畅通与隐秘。日后,‘惠丰号’与‘济安堂’的物资,尤其是那些不希望引人注目的,需借重贵帮的渠道。”
“夫人放心!”马三爷立刻保证,“一切按夫人的规矩办。绝不会有任何纰漏。”
墨兰微微颔首:“如此甚好。江宁乃至东南的漕运,我便托付给马帮主了。日常事务,你与墨松对接即可。”
马三爷心领神会,这是夫人给予他一定的自主权,但核心的联络与掌控,依然通过她的心腹。他再次行礼后,恭敬地退下。
至此,江宁乃至东南地区的关键物流命脉,已被墨兰通过马三爷,间接却牢固地握在手中。这不仅意味着商业物资的流通更为顺畅安全,更意味着一条隐秘的信息传递、甚至未来人员调配的通道被打通。
二、 北望边关 暗布先手
掌控了漕运,墨兰的目光并未停留在江南的烟雨楼台中。她深知,朝堂风云变幻,边关的动静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北边的情况如何?”墨兰问侍立一旁的青竹。她早已吩咐“惠丰号”在北地分支的掌柜,留意边贸与局势。
青竹回禀道:“回夫人,北地分支传来消息。近日,辽国边境似有异动,小股游骑骚扰边民之事较往年频繁。朝廷已下令加强戒备。因此,马匹、优质铁料、以及治疗外伤的药材等物资,在边镇价格飞涨,且管控愈发严格。”
墨兰闻言,沉吟片刻。边关不宁,既是风险,也蕴藏着机遇,更是检验她这套体系远程运作能力的试金石。
“通过马三爷的新渠道,将一批‘济安堂’精心制备的金疮药、防疫散,混杂在普通的江南绸缎、茶叶中,运往北地分支。让他们设法与边军中的实权人物搭上线,不必求利,只求建立关系,换取当地的特产或信息。”墨兰下令道。医药是硬通货,尤其是在可能爆发冲突的地区,这是打通关节最有效的敲门砖。
“另外,”她补充道,“让北地分支留意,收购一些被淘汰的、或是因仓促撤离而遗落的辽国马匹、皮甲甚至残破兵器,仔细研究其工艺特点,记录在案,秘密送回。”
她要在所有人都盯着朝堂党争之时,将触角悄然伸向更具战略价值的边疆,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局,积累最一手的情报与物资经验。
三、 兰台新策 育才固本
随着商业版图的扩张、漕运网络的掌控以及对北地布局的展开,墨兰愈发感觉到人才的匮乏。她需要的,不仅是忠诚的仆人,更是能独当一面、理解她意图并能够执行的骨干。
这一日,她召来了苏娘子、墨松、青竹等核心班底。
“如今摊子渐大,诸事繁杂,尔等辛劳,我俱知悉。”墨兰看着眼前几位得力助手,语气温和却带着期许,“然,欲成大事,非一人一力可及。我欲在‘盛氏义塾’之外,另设一‘内学堂’。”
几人闻言,皆露出好奇之色。
墨兰继续道:“此学堂不对外,只从我们麾下的店铺、田庄、乃至家生奴婢中,选拔十至十五岁、聪颖机敏、身家清白的少男少女。由苏娘子教授账目管理与商事运作,墨松教导武艺体魄与忠诚守信,青竹则训导信息搜集与分析判断之能。我亦会亲自定期考校,讲授大局观与应变之道。”
她要建立的,是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未来储备各方面的专才。这些自幼培养起来的人,其忠诚度与默契,远非半路招揽者可及。
苏娘子等人听闻,精神皆是一振。夫人此举,显然是为更长远的未来谋划,他们自身的地位与价值,也将随之提升。
“谨遵夫人之命!”几人齐声应道。
四、 星火微光 照见前路
夜深人静,墨兰独自立于兰台窗边,遥望北方星空。
江宁的棋局已基本稳固,商业、物流、信息、乃至初步的武装,都已深植根基。漕运的打通,如同为她插上了翅膀;北地的布局,则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而内学堂的设立,更是为这不断壮大的体系注入持续的生命力。
韩络近日因政绩卓越,已被吏部考评为“优等”,据京中座师来信暗示,若无意外,开春之后或有不次拔擢。他的仕途顺利,为墨兰的所有行动提供了最完美的掩护与平台。
然而,墨兰心中并无丝毫松懈。她深知,站得越高,风浪越大。新帝登基后的朝局走向,边境的潜在冲突,乃至自身势力膨胀后可能引来的觊觎,都是潜在的危机。
“青竹。”
“奴婢在。”
“让我们在北地的人,除了物资与信息,也要开始留意北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特别是……那些并非官方驿道的隐秘小路。”
“是,夫人。”
墨兰收回目光,神色沉静如水。她的布局,已不再局限于一家一宅,一城一地。潜流仍在暗涌,而她已经准备好,驾着这艘自己一手打造的舟船,驶向更莫测,也更广阔的海洋。
星火微光,已渐成势,终将照见前路,指引方向。
(第444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