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我一个小说家,你让我通关无限流 > 第215章 终焉之悟·因果重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5章 终焉之悟·因果重构

封冉正沉浸于“学无止境”带来的永恒动力之中,感受着自身【定义者】位格因此而焕发的勃勃生机。这时,一道熟悉的气息伴随着一丝旧日纸张与油墨的味道,出现在庇护所。是陆锡泽。

陆锡泽依旧是那副沉稳中带着钻研劲头的模样,手里拿着一本封面有些磨损、纸张泛黄的实体书。他走到封冉面前,将书递了过来。

“整理旧物数据库时翻到的,来自地球的遗存。”他语气平和,“一本叫《十日终焉》的无限流小说,当年挺火的。想着你或许会感兴趣,就带过来了。”

封冉接过这本承载着过往文明印记的小说,指尖触及那粗糙的纸面,仿佛能感受到另一个时代无数读者沉浸于故事中的心跳与惊悸。她对陆锡泽笑了笑:“有心了。”

两人没有过多寒暄,如同老友般聊了聊近况。陆锡泽提及他对万能读取变身器的新构想,试图将“情感共鸣”与“能量具现”更深度地结合。封冉静静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基于她此刻境界的、直指核心的见解,让陆锡泽眼中精光连闪。

很快,陆锡泽便起身告辞:“我得回去试试这个新思路。下次……或许能带点别的‘老古董’过来。”他挥挥手,身影消失在概念流转中。

庇护所内重归宁静。

封冉低下头,翻开了手中这本《十日终焉》。她的阅读并非逐字逐句,而是以意识直接浸入那由文字构筑的、充满绝望与挣扎的无限流世界。她看到主角在绝境中博弈,在规则中寻找生机,在一次次“终焉”的威胁下奋力前行。

“十日终焉”……

“终焉”……

这个词,如同一个沉重的音符,敲击在她那已然融入“学无止境”动力的道心之上。

她目睹过地球的终焉,那是物理的、文明的毁灭。

她推演过宇宙的热寂,那是熵增的、能量的终焉。

她自身的力量,也早已达到一念可令万物归墟的“终焉”之境。

但这本小说,这些在绝境中挣扎的、渺小却又无比坚韧的“玩家”们,让她对“终焉”有了全新的、更深层的感悟。

顿悟如电光石火般迸现:

1. “终焉”并非绝对的终点:在《十日终焉》的故事里,每一次“终焉”的到来,往往也意味着 旧规则的瓦解、新循环的开始,或是更深层次真相的揭露。“终焉”是一个 强大的“重置”与“筛选”机制,它终结的是表象,催生的可能是蜕变。

2. “因果”在“终焉”面前的脆弱与韧性:小说中的角色们,在注定“终焉”的结局面前,依然拼命地编织因果,寻求一线生机。这让她看到,“因果”本身,在更高层面的“规则”或“命运”(即“终焉”的设定)面前,既是脆弱的(无法改变终局),又是无比坚韧的(能在终局前创造无限可能)。

3. “学无止境”在“终焉”压迫下的极致绽放:那些玩家在死亡威胁下爆发出的学习、适应、推理与创造能力,正是 “学无止境”在极端环境下的最鲜明体现!而她自己,此刻站在【定义者】的位格上,拥有定义“终焉”的能力,她的“学无止境”,更应该去 学习、理解乃至重新定义“终结”与“开始”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明白了……”

封冉轻声道,合上了手中的小说。

她的道心,在这一刻完成了一次极其精微却又影响深远的调整。

她对于 “因果” 的掌控,不再仅仅是编织、修改或看破。而是能够 以一种更超然、更接近“终焉”本身视角的方式,去“重构”因果。

她可以设定一个“终焉”的节点,然后观察乃至引导万物在走向这个“终焉”的过程中,会演绎出怎样波澜壮阔或诡谲莫测的因果故事。她也可以 将某个已经发生的“终焉”,从因果层面上进行“回溯性重构”,使其从绝对的终结,转变为一次伟大的涅盘或一个全新故事的序章。

这并非逆转时间,而是 在叙事与规则的层面,对“结局”这一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与编辑。

她的【定义者】权柄,因为融入了对“终焉”与“因果”关系的终极领悟,而变得更加 深邃和富有创造性。她不仅能定义“是什么”,更能定义 “如何走向终结”以及“终结之后是什么”。

这一次的突破,如同为她的万能画布,增添了一种名为 “结局” 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颜料。

终焉之悟,因果重构。一本来自毁灭地球的旧小说,为封冉揭示了“终结”之中蕴含的“开始”之力。她的道,在包容了存在与虚无、有序与混沌、学习与创造之后,终于将“终焉”也纳入了可被理解、可被定义、可被重构的范畴,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知全能之“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