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1章 卦象:? 震为雷(震上震下)+初九 · 震来虩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章 卦象:? 震为雷(震上震下)+初九 · 震来虩虩

卦象:? 震为雷(震上震下)

卦辞: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含义: 震卦象征雷声、震动、恐惧和警觉。亨通。雷声传来时令人恐惧(震来虩虩),但随后能笑谈自若(笑言哑哑)。雷声震惊百里,但祭祀者手中的匕鬯(祭祀用品)没有失落(不丧匕鬯)。这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震动和变故时,若能保持镇静、敬畏和虔诚,就能亨通顺利。震卦强调内在的警觉和应变能力,通过恐惧而反省,最终达到从容应对的境界。

故事:警觉者------震雷的惊悟之路

在远古的部落时代,有一座名为“雷泽”的平原,常年雷暴频繁,百姓既畏雷神之怒,又赖雷雨滋养土地。一位名叫震雷的年轻祭司,他性情刚毅,敏于观察,被部落委以主持雷神祭祀的重任。震雷的成长历程,正是震卦“君子以恐惧修省”精神的生动演绎,从初闻雷惧、险中失财、慎行免灾、陷泥挣扎、往来守正到邻灾自省,完整展现了警觉之道的智慧与考验。

初九 · 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译文: 雷声传来令人恐惧,之后笑谈自若,吉祥。

含义: 震动之初,雷声令人恐惧(震来虩虩),但若能保持镇静,事后就能谈笑自如(后笑言哑哑),吉祥。象征面对突发变故,需先惧后安,内省而得吉。

雷泽平原的春天,来得总是格外猛烈。

初九故事:

不再是润物无声的细雨,而是伴随着积聚了整个寒冬的力量,轰然炸响的惊雷。

年轻的震雷站在部落祭坛的中心,能清晰地感觉到脚下大地传来的细微震颤。他身披象征祭司身份的素麻长袍,手中紧紧捧着一套古朴的青铜“匕鬯”——匕是用于攫取祭肉的匙勺,鬯是盛放香酒的精美酒樽。这是与神明沟通的圣器,更是他此刻全部重量的来源。

这是他第一次以主祭的身份,独立主持这场关乎部落一年生计的春雷大祭。

祭坛之下,是黑压压一片的部落族人。他们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他年轻的脊背上,充满了期待、审视,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他才十六岁,能否承接他父亲——那位深受爱戴的老祭司的衣钵,承担起与喜怒无常的雷神沟通的重任,答案或许就在今天。

风,毫无征兆地变得狂躁起来,卷起地上的尘土和枯草,抽打在脸上,微微生疼。原本还算明亮的天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来,厚重的乌云如同奔腾的墨色马群,从远天席卷而至,迅速吞噬了最后一丝天光。世界仿佛被扣进了一口巨大的黑锅。

“虩虩——轰隆!”

第一声雷鸣,毫无缓冲,如同山崩地裂般在头顶炸开!

那不是声音,那是一种蛮横的力量。震雷感觉自己的耳朵瞬间失聪,紧接着,胸腔里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巨手狠狠攥住,猛地一缩,随即疯狂擂动,几乎要撞碎肋骨跳出来!他浑身每一寸肌肉都瞬间绷紧,冰冷的寒意沿着脊椎一路窜上天灵盖,让他头皮发麻。

震来虩虩!

这就是雷神之威吗?如此暴烈,如此不容置疑!

他捧着匕鬯的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青铜的冰冷几乎要冻结他的指关节。他想抬头,想保持一个祭司应有的威严,但脖颈却僵硬得不听使唤。眼角的余光里,他看见祭坛下的族人们也纷纷缩起了脖子,脸上写满了惊惧,孩童被吓得哇哇大哭,立刻被母亲紧紧捂住了嘴。

又是一道惨白的电光,如同巨神挥动的利刃,撕裂了昏暗的天幕,将每个人瞬间煞白的脸映照得清晰无比。紧随其后的,是更加密集、更加震耳欲聋的雷暴!

“轰咔——!!!”

雷声仿佛就炸响在祭坛的旗杆顶端,震雷甚至能闻到空气中弥漫开的、如同燧石撞击般的焦糊气息。他感觉自己的魂魄都要被这雷霆从躯壳里震飞出去。恐惧,像冰冷的潮水,淹没了他的脚踝,迅速上升,快要没过胸口,让他窒息。

完了吗?雷神是否不满于他这个年轻的主祭?祭祀还未开始,天威已至,这是否是不祥之兆?纷乱的念头如同受惊的鱼群,在他混乱的脑海里横冲直撞。

就在他几乎要被这无边的恐惧吞噬时,一个沉稳而苍老的声音,仿佛穿越了轰鸣的雷暴,在他记忆深处清晰地响起。

那是父亲临终前,握着他的手,留下的最后教诲:

“我儿……记住,雷神非怒,乃警醒世人。其声愈厉,其心愈慈。它是在用这种方式,惊醒沉睡的万物,涤荡大地的污浊,催生新的生机……莫怕,孩子。惧,是常情;但莫要让惧,夺了你的心。”

父亲的眼睛,那时已浑浊不堪,却依旧闪烁着智慧与坚定的光芒。

“捧起匕鬯,便是捧起了部落的期望,捧起了与天沟通的职责。雷声越响,你的心,越要静。唯有心静,方能听见神意,方能……引导族人,度过惶惑。”

引导族人……

震雷猛地一个激灵!

是啊,他不是一个人站在这里。他是祭司,是族人在天地之威面前的精神支柱。如果他先倒下了,部落的信念岂不是要在这雷声中崩塌?

他死死咬住下唇,几乎尝到了血腥味。用这痛楚,强迫自己从那灭顶的恐惧中挣脱出一丝清明。

他不能慌!

深吸一口气,那带着泥土和臭氧味道的冰冷空气涌入肺腑,稍微压制了狂跳的心脏。他努力忽略那几乎要震碎耳膜的雷鸣,将全部精神集中在自己的双手上。

稳住!

颤抖的手指,一点点用力,紧紧扣住匕柄与鬯身。冰凉的青铜,此刻仿佛传递来一丝来自父亲的力量。他慢慢地,极其艰难地,抬起了头。

目光越过下方惊恐的族人,投向那风云激荡、电蛇乱舞的天空。

“雷——神——在——上——!”

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呐喊。声音在雷鸣的间隙中冲出,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还有一丝无法完全掩饰的颤抖,但却异常坚定地划破了惶惶不安的氛围。

他不再等待雷声停歇,而是按照祭祀的古礼,开始了仪式。

每一步,都踏在父亲教导了无数次的方位上。每一次躬身,都力求标准而虔诚。他将鬯中的香酒,缓缓洒在祭坛前,酒液在狂风中飞散,浓郁的酒香却执拗地弥漫开来。他手持铜匕,象征性地在祭牲——一头早已准备好的肥硕羔羊身上虚划,口中吟诵起古老而拗口的祭文。

他的声音,起初还与雷声纠缠,显得微弱。但渐渐地,随着他全身心的投入,那声音变得越来越沉稳,越来越响亮。他不是在对抗雷霆,而是在与雷霆对话,在向这毁灭与创造并存的力量,表达着部落的敬畏与祈愿。

奇迹般地,当他完全沉浸于祭祀的仪轨中时,外界那令人肝胆俱裂的雷鸣,似乎不再那么可怕了。它依然存在,震天动地,但却仿佛成了这场宏大祭祀的背景鼓点。

族人们看着他。看着那个在电光雷影中,身形依旧挺拔,动作依旧沉稳的年轻祭司。他脸上的惊惧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与专注。仿佛他手中捧着的不是匕鬯,而是一盏能照亮这黑暗天地的明灯。

恐慌的情绪,如同被一只温柔的手抚平,渐渐从人群中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安心的、信赖的目光。

不知过了多久,当震雷完成最后一个仪式动作,将匕鬯高高举起,向天致意时——

云层后那持续不断的怒吼,开始渐渐减弱。雷霆从密集的鼓点,变成了零落的尾音。倾盆而下的暴雨,也渐渐收束了势头,化为淅淅沥沥的温柔雨丝。

最终,一缕金色的阳光,顽强地刺破了乌云的壁垒,恰好投射在祭坛之上,将震雷和他手中的圣器笼罩在一片神圣的光晕之中。

天,晴了。

祭坛下,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充满喜悦的欢呼!

夜晚,部落中央的巨大火塘边,燃起了熊熊篝火。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祭祀后的食物,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震雷坐在长老们中间,卸下了祭司的袍服,恢复了少年的模样。他听着族人们兴奋地谈论着白天的惊险。

“我的天神爷!那雷声,我还以为天要塌了!”一个健硕的猎人拍着胸口,心有余悸地说道。

“可不是嘛!我当时腿都软了!多亏了震雷祭司,稳稳地站在那里,一点都没乱!”一个妇人接口道,看向震雷的目光充满了感激。

“震雷哥哥好厉害!那么响的雷都不怕!”一个孩童崇拜地看着他。

震雷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微微发烫。他挠了挠头,露出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略带腼腆的笑容:“其实……我当时也怕得很,手都在抖。”

他顿了顿,回想起父亲的话,以及自己在恐惧中挣扎的那一刻,认真地说道:“但父亲说过,惧而后安,省而后吉。 雷声虽厉,心静则祥。 我们害怕,是正常的,但不能只停留在害怕里。因为恐惧,我们才知道敬畏;因为反省自身,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定。心里安静了,吉祥自然就来了。”

他拿起一根木柴,拨弄了一下篝火,火星噼啪跳跃着升腾:“雷神也许并非要惩罚我们,它或许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它的存在,提醒我们不可懈怠,要勤劳,要善良。”

族人们安静地听着,火光映照着一张张若有所悟的脸。

笑言哑哑。

恐惧已经过去,此刻围绕火塘的,是轻松的笑语,是对未来的期盼,还有对这位年轻祭司发自内心的认可。

震雷看着跳跃的火焰,感受着身边族人传递过来的温暖和信任,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力量。

这第一次独立主祭的经历,这“震来虩虩”到“笑言哑哑”的过程,让他真正领悟了震卦初爻的深意。

吉。

这吉祥,并非来自雷暴的平息,而是源于他在极致恐惧中,守住了心神,完成了职责,并通过内省,获得了成长的智慧与内心的安宁。

这为他未来面对更多、更剧烈的“震动”,奠定了第一块,也是最为重要的基石。

生动描绘了年轻祭司震雷首次独立主持春雷大祭时,突遇猛烈雷暴(震来虩虩),内心经历巨大恐惧与挣扎。关键时刻,他忆起父亲“雷神非怒,乃警醒世人”的教诲,强定心神,以虔诚和专注完成祭祀仪式。雷雨过后,他与族人围坐火塘,笑谈经历(笑言哑哑),并分享“惧而后安,省而后吉”的感悟,赢得族人敬重(吉)。这完整呈现了震卦初九爻辞的内涵: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与恐惧,初始的惊惧是人之常情,但真正的吉祥源于能够通过内省修心,保持镇静,坚守职责,从而化恐惧为力量,达到事后的从容与安详,为后续的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