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 > 第107章 归途如虹 蓝图初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列车呼啸着驶离北京站,窗外的城市景象逐渐被广袤的田野取代。李卫国靠在硬座车厢的窗边,手中紧握着那份结业证书和厚厚一摞学习笔记,心中没有离别的惆怅,只有归心似箭的迫切和一股即将喷薄而出的干劲。三个月的学习,如同一次深度淬火,让他对企业的管理、市场的规律、乃至国家改革的宏大叙事,都有了更透彻的认知和更清晰的规划。

他的行囊里,除了个人物品,更多的是书籍、资料和一路上构思的种种方案。他反复推敲着如何将现代管理理念与青山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如何将课堂上学到的市场理论应用到接下来的品牌推广和新厂区运营中。

归途,亦是新的征途起点。

当风尘仆仆的李卫国再次踏上古塬县的土地时,迎接他的是一场悄然而深刻的变化。陈总经理、李建国等人早已在站台等候,看到他下车,立刻围了上来。没有过多的寒暄,但从他们眼中,李卫国看到了欣喜,也看到了几分亟待他回来定夺的凝重。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陈总经理用力握着他的手,“这三个月,家里大事没出,但小事不断,就盼着你回来拿主意呢!”

“二弟,你可算回来了!”李建国接过他的行李,憨厚的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新厂区的地基都打好了,就等着你回来看图纸定方案呢!”

在回李家沟的车上,几人便迫不及待地汇报起来。情况比李卫国预想的要好,但也更显紧迫。现有生产线在李建国的狠抓下,勉强维持了订单交付,但工人疲劳度很高,质量波动风险增大。新厂区建设前期工作推进顺利,土地平整、水电接入已完成,但建筑设计、设备选型等关键决策都悬而未决。市场方面,小张稳住了老客户,但受限于产能,无法承接更多新订单,部分潜在客户已有流失迹象。

“还有,”陈总经理压低声音,“县里那位领导,前阵子又提了‘稳妥’的意见,虽然杨书记给顶住了,但总归是个心思。”

李卫国默默听着,心中已有计较。他知道,必须尽快行动起来,用事实和成果来回应一切关切和质疑。

回到公司,他甚至没顾上回宿舍放下行李,就直接召开了管理层扩大会议。会议上,他没有先听冗长的汇报,而是首先分享了自己在京学习的见闻和心得。他谈到了现代企业制度、谈到了品牌价值、谈到了供应链管理、谈到了他参观那些先进工厂的震撼。

“……同志们,我们不能再满足于小作坊式的管理了!新厂区,就是我们青山公司脱胎换骨的开始!”李卫国语气铿锵,将精心准备的规划蓝图在桌上铺开,“新的厂区,必须按照现代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标准来建设!”

他接着抛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第一,推行事业部制改革。计划将公司划分为皮料供应、成品制造、市场销售、研发设计四大事业部,明确权责,独立核算,激发各板块的活力。李建国负责成品制造事业部,统筹新旧厂区的生产;李小红除了研发,还要兼任新产品试制部门的负责人;小张升任市场销售事业部经理。

第二,启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建设。他提出要统一公司的标志、工装、产品包装、宣传物料,塑造专业、高端、可信赖的品牌形象。这件事,他打算请专业的人来做。

第三,构建初步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要建立合格的供应商档案,稳定皮张、辅料、五金件的来源和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

第四,启动管理层及骨干员工培训计划。他将亲自担任讲师,分批分层次地传授管理知识,提升团队整体素养。

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计划,让与会者既感到振奋,也感到了压力。尤其是事业部改革和引入外部设计公司,触及了原有的权力格局和认知习惯。

“卫国,这……步子是不是太快了?”一位从老联合社时期就在的老车间主任面露难色,“咱们这些人,怕是一下子跟不上啊。”

“跟不上,就学!”李卫国态度坚决,但语气缓和,“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潜力有多大。改革会有阵痛,但不改革,就会在舒适区里被淘汰!大家放心,公司会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培训。”

接下来的日子,李卫国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白天泡在新厂区工地,与建筑设计师、何森以及李建国一起反复推敲厂房布局、生产线流程;晚上则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讲解事业部制、质量管理方法,常常忙到深夜。

他还做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通过省轻工局的关系,联系了省城一家专业的设计公司,请他们为青山公司进行整体的企业形象设计。当设计公司的人员带着相机和素描本来公司调研时,在封闭的山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就在各项工作艰难推进之时,苏晚晴那边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她在信中说,凭借在对外经济合作处的出色工作,尤其是在推动青山公司等典型案例与国际接轨方面的成绩,她已被提拔为处长,并且工作范围可能将进一步扩大,涉及更宏观的产业政策研究。信的末尾,她依旧保持着那份含蓄的关切:“闻君学成归来,必有大作为。然革新之举,常伴阻力和非议,望善加引导,徐图进取,保重身体。”

这封信,给了李卫国莫大的鼓舞和慰藉。他知道,在省城,也有一位与他并肩前行的战友。

改革的阻力确实存在。事业部划分触及了一些中层干部的利益,新的管理制度让习惯了松散管理的员工感到不适,引入“外人”来做设计也让部分老师傅觉得“瞎折腾”。但李卫国没有退缩,他耐心解释,个别谈话,树立榜样,同时用新厂区美好的愿景和公司不断向好的发展态势来凝聚人心。

一个月后,当省设计公司拿出初步的企业形象设计方案,包括以青山轮廓和皮革纹理融合而成的崭新标志,以及一套简洁大气的视觉应用体系时,之前的一些质疑声渐渐变小了。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专业化设计带来的品牌质感的提升。

站在已初具雏形的新厂区工地上,看着规划图中那现代化厂房、研发大楼和展示中心的轮廓,李卫国心中充满了豪情。归途如虹,征程再启。他手中描绘的,已不仅仅是一个工厂的蓝图,更是一个现代化企业集团的雏形,一个源自山野的技艺与品牌,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