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镇外的李家村,有两位形影不离的好友——王胖子与李小瘦。王胖子生得圆润,心宽体胖,是村里首屈一指的种田好手,为人憨厚老实;李小瘦则身形瘦削,精明能干,在村口开了间小杂货铺,日子倒也过得红火。两人自幼一同长大,情谊深厚,村里人无不羡慕他们的友谊。
然而,一场风波却在一个萧瑟的秋天悄然降临。邻村的张屠户,眼红王胖子家那块靠近水源的肥沃稻田,欲低价购入,却被王胖子断然拒绝。张屠户怀恨在心,便心生一计,企图挑拨王胖子与李小瘦的关系。
一日,张屠户假意奉承李小瘦:“李兄弟,你脑子如此灵光,却总被王胖子那个憨货压一头。他凭那块破地,日子过得比你滋润多了,你心里就不憋屈?”李小瘦闻言,虽嘴上未置可否,心中却泛起了涟漪。张屠户见状,趁热打铁,凑近李小瘦耳边,神秘兮兮地说:“我听说王胖子最近在背后说你,说你开杂货铺赚的是黑心钱,还说你不如他会种田,是个吃软饭的。”
李小瘦本就有些嫉妒王胖子的好收成,被张屠户这么一挑唆,顿时怒火中烧。从那以后,他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王胖子。王胖子感到十分奇怪,每次找李小瘦喝酒聊天,李小瘦都找借口推脱,有时还冷言冷语。
过了几日,村里要修水渠,需众人齐心协力。王胖子主动找李小瘦商量分工,却遭李小瘦阴阳怪气地嘲讽:“王大老板有的是力气,还用得着我这个吃软饭的帮忙?”王胖子一愣,不明所以,心想自己究竟何处得罪了这位好友。
张屠户见两人关系已现裂痕,便又生一计。他偷偷在李小瘦的杂货铺门口放了一袋稻谷,然后跑到王胖子家,假装慌张地说:“王兄弟,不好了!我刚才看见李小瘦鬼鬼祟祟地从你家稻田里扛了一袋谷子,看样子是想偷你的收成!”王胖子虽憨厚,但事关自己的血汗钱,也不由得起了疑心。他气冲冲地跑到李小瘦家,正巧看见门口那袋稻谷,顿时怒不可遏:“李小瘦,我把你当亲兄弟,你竟然偷我的谷子!”
李小瘦见王胖子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自己,也急了:“你胡说什么?这袋谷子不是你的,是我自己买的!”两人各执一词,越吵越凶,最后竟动手打了起来。村里人闻讯赶来,赶紧将他们拉开。但从此以后,王胖子与李小瘦彻底反目成仇,见面如同仇人一般。
张屠户则在一旁偷偷窃喜,等着看他们两败俱伤,自己好趁机买下王胖子的稻田。然而,就在这时,村里的老支书站了出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便暗中展开调查。他先是询问了卖粮给李小瘦的粮店老板,证实那袋谷子确实是李小瘦所买;接着又找了几个村民了解情况,终于从一个小孩口中得知,是张屠户偷偷把谷子放在了李小瘦家门口。
真相大白后,老支书将王胖子、李小瘦和张屠户都叫到了村祠堂。当着全村人的面,老支书将张屠户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张屠户见事情败露,吓得面如土色,只好灰溜溜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赔偿了王胖子和李小瘦的损失。
王胖子和李小瘦得知真相后,都羞愧不已。王胖子拉着李小瘦的手,哽咽着说:“兄弟,是我不好,我不该轻信别人的话,误会了你。”李小瘦也红了眼眶:“是我小心眼,被嫉妒冲昏了头脑,还听了坏人的挑拨。”两人相视一笑,多年的友谊终于重归于好。
经过这件事,王胖子和李小瘦都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不能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轻易怀疑自己的朋友。而张屠户也因为自己的恶行,成了村里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再也不敢来李家村捣乱了。
李家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和谐,只是村里人茶余饭后总会提起这场因挑拨离间而起的风波,以此告诫大家要珍惜真正的友谊,切勿被小人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