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381章 漫绘童乐:互动漫画,全球共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1章 漫绘童乐:互动漫画,全球共创

国际少儿音乐奖的参评文件刚放进岳川的背包,周曼就拿着一份合作提案走进嘉年华的后台——提案来自全球知名少儿漫画出版社,首页印着《童乐叶痕:音乐小冒险》的动画截图,下方用加粗字体标注“少儿互动漫画系列+全球线上创作大赛”。

“动画短片和嘉年华的全球热度太高了,”周曼把提案放在临时工作台上,“出版社想把动画剧情改编成互动漫画,每册加入AR互动功能,扫描漫画就能观看对应动画片段、听夏晚晴的儿歌;

同步举办全球线上创作大赛,让孩子画自己心中的叶痕故事,优秀作品收录进漫画番外。”

岳川指尖划过提案里的AR互动演示图,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前世“少儿互动漫画+线上创作大赛”的爆款逻辑——以漫画为载体,用AR技术提升沉浸感,通过线上大赛激活全球少儿的创作热情,让Ip在“内容消费+用户创作”中持续发酵。

“可以,”他当即敲定,“互动漫画系列按动画短片的12集剧情分为12册,我来写漫画脚本,补充动画里未展开的亲子细节,比如小枫和海外小伙伴分享槐叶枕的故事;

夏晚晴为每册漫画创作专属‘阅读主题曲’,扫描AR就能收听,还会录制‘睡前故事’音频,搭配漫画阅读;

林野拍摄漫画的实景背景素材,用古枫村的槐园、枫香工坊作为漫画场景原型;凌薇担任漫画美术总监,采用q版手绘风格,角色形象延续动画的q版设计,AR界面用树叶形状的交互按钮;

陆哲负责AR音效设计,扫描漫画时触发对应的自然声和儿歌片段;周曼对接出版社和线上大赛平台,协调漫画全球发行和大赛征稿事宜。”

这话看似是对接出版社需求的临场构思,实则复刻前世少儿Ip衍生漫画的成熟框架——他清楚记得前世某热门少儿Ip如何通过“互动漫画+线上创作”实现Ip影响力的长尾传播,这些细节将直接套用在项目中。

夏晚晴刚结束嘉年华的即兴演唱,闻言立刻拿出乐谱本:“我把每册漫画的‘阅读主题曲’做成轻音乐版。”

她笔尖飞快,“比如《槐叶枕的秘密》对应的主题曲,用钢琴搭配风铃,适合孩子睡前听;《树叶的环球旅行》则用吉他弹唱版,节奏轻快,搭配漫画的冒险剧情。”

她还计划在全球线上创作大赛中设置“音乐漫画奖”,鼓励孩子给自己的画作配原创儿歌,她会亲自点评优秀作品,“这样既能让漫画更有音乐氛围,又能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这既坚守了她音乐人的核心职能,又让音乐成为漫画和大赛的情感纽带,不是“简单配套”,而是驱动孩子深度参与的关键。

岳川坐在漫画脚本创作桌前,打磨每册的剧情细节。他在《槐叶枕的秘密》里加入小枫给海外小伙伴写中文便签的情节,便签上写着“槐叶枕能让人做甜甜的梦”,旁边配上英文翻译;

线上大赛的规则他设计得简洁包容,参赛作品分为“漫画故事”“单幅绘画”两类,不限制绘画工具,只要围绕“叶痕亲子情”或“全球小伙伴的友谊”创作即可。

“星娱要是做这种漫画,肯定会找明星代言,加大量广告植入,”他对着脚本说,“咱们就要这种纯粹的内容,让孩子能在阅读和创作中感受快乐。”

林野扛着相机,在古枫村拍摄漫画的实景背景素材。他拍槐园里晨露未干的槐叶,拍枫香工坊里张大爷打磨木梳的工具,拍晒谷场上孩子们玩耍的脚印;

拍摄大赛宣传短片时,他记录下国内孩子趴在桌上画漫画的认真模样,海外孩子用树叶拓印创作的瞬间,搭配夏晚晴的“阅读主题曲”,让宣传短片充满童真。

“素材要突出‘真实与梦幻的结合’,”他对着助手说,“漫画背景用实景照片做底,再叠加凌薇的手绘元素,让画面既有真实感又有童话感;星娱的漫画肯定全是电脑绘图,华丽却冰冷,哪有这种手工质感。”

凌薇在漫画设计室忙碌,她把漫画的人物形象优化得更可爱,小枫的q版形象多了个槐叶形状的发卡,海外小伙伴的衣服上印着各自国家的树叶图案;

AR交互界面设计成树叶笔记本的样式,扫描漫画时,屏幕上会弹出手绘风格的播放按钮、音频按钮。

“漫画要‘互动感十足’,”她边画分镜边说,“每册漫画里藏三个‘隐藏彩蛋’,扫描特定画面能解锁小演员的幕后花絮;大赛的获奖证书用糙纸印刷,封面印着手绘的叶痕Logo,内页有我和夏晚晴的签名。”

陆哲调试AR音效系统,他把夏晚晴的“阅读主题曲”、自然声、角色的q版配音按场景混合,扫描“槐叶枕”画面时,触发轻柔的钢琴声和“小枫”的配音“这是妈妈教我做的槐叶枕”;

扫描“枫香工坊”画面时,响起磨木梳的“沙沙”声和张大爷的方言念叨(配英文字幕)。“音效要‘服务阅读体验’,”他对着耳机说,“让孩子扫描漫画时,像走进了动画里的叶痕小镇。”

周曼对接漫画的全球发行和大赛的线上平台,她把漫画同步上架到全球主流少儿图书平台,支持多语言版本;

线上大赛开通官网、社交媒体、合作出版社三个征稿通道,方便全球孩子提交作品,还设置了“亲子共创专区”,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创作。

“咱们要让全球每个角落的孩子都能参与,”她对着团队说,“比如征稿平台支持多种文件格式上传,提供多语言客服解答问题。”

筹备过程中,互动漫画的预售量在全球持续攀升,在欧美、亚洲的少儿图书榜单上名列前茅;线上创作大赛的征稿通道开启后,短短一周就收到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上万件作品。

有华裔孩子画了“小枫和海外小伙伴一起磨木梳”的漫画,有欧洲孩子用蜡笔画了“叶痕小镇的四季”,每一件作品都充满童真和创意。

可就在漫画即将出版、大赛征稿进入中期时,周曼接到消息:星娱也推出了“少儿互动漫画+创作比赛”,邀请顶流童星担任“漫画代言人”,漫画内容全是明星的q版形象,创作比赛设置高额氪金投票环节,获奖作品需要包含明星周边元素。

“他们的漫画里,AR扫描后全是明星的广告视频,创作比赛变成了粉丝的氪金比拼,”周曼翻着星娱的宣传稿,“家长们吐槽‘这是借少儿Ip圈钱,根本不是为了孩子的创作热情’。”

对比之下,岳川团队的互动漫画和线上大赛备受好评。漫画出版当天,12册套装在全球销量突破百万,AR互动功能被家长们称赞“太有趣了,孩子边看边听儿歌,专注力都提高了”;

线上大赛的优秀作品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有孩子的画作被网友转发上万次,留言区满是“太治愈了”“这才是孩子该有的创作”。

夏晚晴在大赛的线上点评直播中,对着屏幕里的作品温柔点评,鼓励每个孩子坚持创作;林野把优秀作品整理成短片,搭配她的“阅读主题曲”,在全球少儿平台播放;

凌薇则为获奖孩子设计专属的q版形象,印在漫画番外的扉页上;陆哲把孩子们的创作感言录下来,准备放进AR互动的“创作故事”环节。

岳川坐在工作室的角落,翻看着手里的优秀作品合集,突然想起最初在古枫村写下的第一句漫画脚本。他拿出笔记本,开始构思互动漫画的续集,想把大赛中收集到的全球孩子的故事写进去,让叶痕的童乐故事继续在纸上流淌。

这时,出版社的编辑匆匆走来,递上一份文件:“岳先生,国际漫画节的组委会发来邀请,想让《童乐叶痕》互动漫画参评‘最佳少儿互动漫画’,还希望线上大赛的优秀作品能在漫画节上举办专属展览,邀请你们团队现场分享创作经验。”

岳川接过文件,抬头看向窗外,夏晚晴正抱着吉他,对着电脑屏幕弹唱“阅读主题曲”,屏幕上是来自全球的参赛作品,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身上,像撒了一把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