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南宋“海舰战神”,铁钩锁船沉敌舟
韩世忠和金兀术在黄天荡对峙,他把海舰停靠在金山脚下,提前用铁索串联起大铁钩,交给勇猛健壮的士兵。
第二天一早,金军战船呐喊着向前冲锋。韩世忠下令把海舰分成两路,绕到金军战船背后。每当士兵放下一根带铁钩的铁索,就钩住一艘金军战船,奋力拖拽使其沉没。金兀术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
冯梦龙点评:
乡民:明代“民间抗倭狠人”,河泥泼船败倭寇
嘉靖年间,倭寇在吴郡一带十分猖獗,当地也曾有过类似黄天荡的胜仗。当时倭寇抢夺百姓的船只,扬帆穿过水域,官军没人敢抵抗。乡民们义愤填膺,召集了几十只运河泥的船追击倭寇,用河泥泼向倭寇的船头。
倭寇脚下打滑站不稳,而乡民们都穿着草鞋不易滑倒,还能用长脚钻远距离攻击。最终,很多倭寇落水淹死,大败而归。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水上强敌+船舰冲击”困局,关键在“精准制敌+借力环境”
两人\/群体能水上破敌,核心逻辑是“找准敌军水上作战的弱点,借助工具或环境,用简单直接的手段精准打击”:
- 锁定水上弱点:韩世忠针对敌军战船“易被钩拽”的特点,用铁钩铁索破局;乡民瞄准倭寇“赤脚在船、怕滑”的短板,用河泥制敌;
- 借力放大威力:借助海舰的体量优势拖拽敌船,利用河泥的湿滑特性限制敌军行动,不依赖蛮力硬拼;
- 灵活战术配合:韩世忠分舰绕后包抄,乡民主动追击近战,战术贴合水上作战场景,让敌军难以反击。
二、核心启示:遇“特定场景强敌+正面难敌”,别硬拼,用“场景借势+精准制敌”取胜
这种“贴合场景找弱点、借力打力破强敌”的思路,对现代场景化竞争、应急应对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场景突围:面对竞品在特定场景(如线下门店、线上直播间)的强势优势,别盲目对抗。像韩世忠那样,找到竞品场景中的弱点(如线下门店配送慢、直播间互动弱),用“针对性服务优化、场景化营销创新”精准打击;
- 职场应对\/场景攻坚:遇到特定场景(如跨部门会议、客户谈判)的压力或难题,别慌乱应对。贴合场景特点找突破口,比如会议中用“数据可视化”破解沟通低效,谈判中用“对方核心需求”牵制节奏,像乡民用河泥贴合船上场景那样,让应对更适配场景;
- 应急应对\/弱势反击:处于弱势地位面对突发危机(如户外遭遇危险、工作中被针对性刁难),别硬扛。借助周边环境或现有工具,找到对方的薄弱点(如对方怕强光、依赖特定资料),用简单手段反击,以最小成本化解危机;
- 思维升级\/场景化思考:不管是解决问题还是应对竞争,要养成“场景化思维”。像韩世忠和乡民那样,不脱离具体场景找方法,而是结合场景特点、对手弱点、自身资源,制定精准高效的破局策略。
简单说就是:“特定场景下的强敌,弱点往往和场景绑定。找准场景里的关键短板,借助环境或工具精准打击,比正面硬拼更能以弱胜强。”
【原文】韩世忠
世忠与兀术相持于黄天荡,以海舰进泊金山下,预用铁绠贯大钩,授骁健者。明旦,敌舟噪而前。世忠分海舟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绠,则拽一舟沉之。兀术穷蹙。
嘉靖间,倭寇猖獗吴郡,亦有黄天荡之捷。时贼掠民舟,扬帆过荡,官军无敢抗者,乡民愤甚,敛河泥船数十只追之,以泥泼其船头。倭足滑不能立,而舟人皆蹑草履,用长脚钻能及远。倭覆溺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