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昶:明代“无城御敌狠人”!凭“以水为城+诱敌围歼”,空手套白狼守罗江
盛昶担任监察御史时,因为直言进谏被贬为罗江县令。他执政清廉公正,官吏敬畏他,百姓信任他。当时县里的盗贼胡元昂聚众叛乱,盛昶发布檄文劝降,成功驱散了他的党羽。
邻县德阳的盗贼赵铎更嚣张,冒用“赵王”名号,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他率军攻打成都,官军战败失守,汪都司被杀,局势变得岌岌可危。罗江县原本就没有城墙,根本无险可守。盛昶急中生智,下令引来河水环绕县城周边的田地,用天然水势当作城墙;白天敞开城门,让集市照常营业,但集市里的每户人家都闭门不出,把士兵藏在屋内,约定以炮声为号,炮响后士兵再冲杀出来。
他又在山弯处埋伏奇兵,故意装作实力薄弱的样子,派人假意迎接叛军入城。叛军进城还没到一半,盛昶率领义勇军听到炮声,立刻从屋内奋勇冲出,各自拦截叛军,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无法互相救援;山弯处的伏兵也应声而起,前后夹击。双方展开殊死搏斗,叛军大败,被斩杀的人数不胜数。缴获的妇女儿童、财物,盛昶全部归还给百姓,罗江县得以保全。
乡亲们感动得落泪:“要是没有盛公,我们这些人早就死在刀枪之下了!”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无城可守+强敌来犯”困局,关键在“借势筑防+诱敌聚歼”
盛昶能以弱胜强,核心逻辑是“没有天然屏障就造人工防线,没有绝对兵力就用计谋聚歼,靠巧劲弥补硬实力不足”:
- 借势造防补短板:无城可守就“以水为城”,借助河水天然阻隔,快速搭建防御底线;
- 诱敌入局聚目标:故意示弱、敞开城门,让叛军放松警惕入城,将分散的敌军集中到可夹击的范围;
- 内外夹击破敌军:城内藏兵+城外伏兵,以炮声为信号同步发难,让叛军腹背受敌、无法突围;
- 民心聚力强支撑:执政清廉赢得百姓信任,战时能发动义勇军参战,战后归还财物稳固民心,形成防御合力。
二、核心启示:遇“硬条件不足+强敌施压”,别认输,用“借势补短板+巧计破局”取胜
这种“无中生有造防线、以弱诱强聚歼敌”的思路,对现代资源匮乏、弱势突围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突围\/资源匮乏:企业缺乏资金、渠道等硬资源,面对行业巨头竞争时,别硬拼。像盛昶“以水为城”那样,借助外部资源(如跨界合作、政策红利)搭建“虚拟壁垒”;用“低价引流”“小众市场切入”等示弱策略,诱敌进入你的优势领域,再用差异化服务、精准运营形成“夹击”,实现弱势突围;
- 职场攻坚\/条件受限:面对“缺人手、缺资源、缺权限”的任务,别抱怨放弃。先借势补短板(如借助现有工具简化流程、争取跨部门支援);用“拆分小目标”“试点推进”等方式示弱,降低任务推进阻力;再集中核心精力在关键环节,像“内外夹击”那样精准发力,高效完成任务;
- 应急应对\/无备之险:遇到突发危机(如突发舆情、临时检查),没有提前准备时,别慌乱。快速借势搭建“防御线”(如借助权威第三方澄清、调用现有数据支撑);用“坦诚沟通”“分步整改”示弱,稳住局面;再针对性解决核心问题,避免危机扩大;
- 人心凝聚\/合力破局:不管是管理团队还是组织活动,“民心”都是关键。像盛昶那样,平时积累信任(如职场中公平处事、生活中真诚待人),遇到难题时才能调动他人积极性,形成合力;战后共享成果(如职场中分享荣誉、分配利益),才能长久凝聚力量。
简单说就是:“硬条件不足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借势的思路和破局的巧劲。用现有资源造防线,用示弱策略聚敌人,再用合力精准打击,就能以弱胜强、化解危机。”
【原文】盛昶
盛昶为监察御史,以直谏谪罗江县令,为政廉明,吏畏而民信之。时邑寇胡元昂啸集称叛,昶行檄谕散其党。邻邑德阳寇赵铎者,僭称赵王,所至屠戳。攻成都,官军覆陷,杀汪都司,势叵测。罗江故无城,昶令引水绕负县田,边批:以水为城,亦一法。昼开市门,市中各闭户,藏兵于内,约炮响兵出。又伏奇兵山隈,阳示弱,遣迎贼入室。未半,昶率义勇士闻炮声,兵突出,各横截贼,贼不相救;山隈伏兵应声夹攻。殊死斗,贼大北,斩获不记数,俘获子女财物尽给其民,邑赖以完。父老泣曰:“向微盛公,吾属俱罹锋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