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铁院 > 第262章 最后的预备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核心箭塔底层的石门已用砖石封堵大半,仅留一道仅供一人通过的窄缝。烟尘从墙体的裂缝中钻进来,在昏黄的油灯下弥漫,呛得人不停咳嗽。地上铺着破旧的草席,几名重伤员躺在上面,伤口渗血的绷带早已发黑,压抑的呻吟声与远处传来的炮火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绝望的挽歌。

刘江踩着碎石和木屑,从摇晃的木梯走下来。他的铠甲布满弹痕,左臂的绷带彻底被鲜血浸透,贴在皮肉上,每走一步都牵扯着伤口,疼得他额头渗出冷汗,却依旧挺直腰板,眼神如淬火的钢铁,扫过箭塔底层的每一个人。

这里聚集着刘家堡最后的非战斗人员——身着长衫、双手布满墨痕的文书,手掌结着厚茧、身上沾着炭灰的工匠,还有扶着伤员、面色凝重的张文弼。他们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此刻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恐惧,却没有人退缩,只是默默等待着最后的命运裁决。

“堡主……”张文弼迎上来,他的长衫被划破数道口子,脸上沾着尘土和血渍,原本斯文的面容此刻多了几分刚毅,“箭塔中层的裂缝还在扩大,孙小宝带着工匠在抢修,可清军的炮火太猛,怕是……”

刘江抬手打断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声音低沉却异常坚定:“不必说了,我知道。”他转身,走到墙角堆放的武器旁——那里是最后的储备,大多是破旧的长刀、短斧、削尖的木棍,甚至还有工匠们用铁屑锻打的简易短矛,数量不多,却闪烁着冷冽的光。

“所有人,都过来。”刘江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文书、工匠们面面相觑,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慢慢围拢过来。重伤员们也挣扎着抬起头,目光落在刘江身上,带着一丝茫然和期盼。

刘江弯腰,拿起一把磨得发亮的长刀,递到张文弼面前:“张大人,你是读书人,平日里握笔的手,今日,能否握刀?”

张文弼看着眼前的长刀,刀身带着淡淡的血痕,是之前战死士兵的武器。他深吸一口气,没有丝毫犹豫,双手接过长刀,刀柄的粗糙触感传来,让他微微一震,随即握紧,眼神变得决绝:“刘堡主放心,文能提笔写忠魂,武能挥刀斩鞑虏!今日,我张文弼,不是监军,是战士!”

刘江点点头,又拿起一把沉重的短斧,走向孙小宝。孙小宝刚从上层抢修下来,脸上满是烟灰,右腿被掉落的砖石砸伤,一瘸一拐。“孙师傅,你是工匠,平日里造炮铸器的手,今日,能否杀敌?”

孙小宝接过短斧,掂量了一下,咧嘴一笑,露出满口血沫:“堡主,俺造的炮能轰鞑子,俺手里的斧,也能劈鞑子!俺爹教过俺,匠人之手,既能造物,也能护土!”

刘江的目光继续移动,拿起一根削尖的木棍,递给文书老周。老周年近五十,头发花白,双手常年握笔,指节纤细,此刻却颤抖着接过木棍,嘴唇哆嗦着:“堡主,俺……俺不会打仗,俺怕……”

刘江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温和却坚定:“老周,你不必怕。你写了一辈子文书,记录过咱们刘家堡的每一次胜利,每一个忠魂。今日,你拿起武器,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守护你记录过的那些人,那些事,守护咱们的家园。就算手抖,就算害怕,只要站在这里,就是一种胜利。”

老周看着刘江的眼睛,又看了看周围的人,眼中的恐惧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悲壮的坚定。他握紧木棍,重重地点了点头:“好!俺听堡主的!今日,俺也做一回战士!”

刘江继续分发武器,给每个文书、工匠都分配了趁手的家伙——有的是短刀,有的是斧头,有的是木棍,甚至还有工匠拿起了平日里打铁用的铁锤,沉甸甸的锤头,此刻成了最致命的武器。

所有人都拿到了武器,围在刘江身边,形成一个不大的圈子。他们的脸上依旧带着疲惫,有的手抖,有的呼吸急促,有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却没有一个人后退,没有一个人放下手中的武器。

刘江走到圈子中央,举起手中的长刀,刀身映着油灯的光,也映着每个人的脸。他的声音缓缓响起,穿透了箭塔的震动和远处的炮火声,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诸位,咱们刘家堡,从一座小小的堡垒,到如今庇护数千百姓的家园,靠的不是坚不可摧的城墙,不是威力无穷的火炮,是咱们每个人的坚守——战士们在前线浴血,工匠们在后方造器,文书们记录忠魂,百姓们支援后勤。咱们各司其职,才撑起了这片天地,挡住了鞑子的铁蹄。”

“今日,清军的炮火炸碎了咱们的城墙,冲破了咱们的壕沟,赵叔战死了,我爹殉难了,无数弟兄倒在了战场上。咱们的防线,只剩下这最后一座箭塔;咱们的力量,只剩下眼前的彼此。”

他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眼神灼热而坚定:“我知道,你们不是天生的战士。读书人习惯了笔墨纸砚,工匠们熟悉了熔炉铁砧,文书们擅长了写写画画。可今日,鞑子兵临城下,家园即将破碎,没有读书人,没有工匠,没有文书,只有汉人,只有刘家堡的儿女!”

“诸位,读书人拿笔的手,也能握刀!笔下能写忠肝义胆,刀下能斩鞑虏汉奸!工匠造器的手,也能杀敌!手中能铸护国利器,拳下能揍豺狼虎豹!文书记账的手,也能持枪!账本能记五谷杂粮,枪杆能护家国安康!”

“今日,便是咱们尽忠、尽义、尽节之时!忠,是忠于这片土地,忠于咱们脚下的每一寸土;义,是义于身边的弟兄,义于同生共死的同胞;节,是守汉人的气节,守华夏的衣冠,宁死不降,宁死不屈!”

“待会儿,我会打开石门,带着你们,冲向战场。咱们或许杀不了多少鞑子,或许明天就会倒下,但咱们要让鞑子知道,刘家堡的每一个人,都是战士!就算战到最后一个人,就算箭塔崩塌,咱们也要用自己的血肉,守住最后的尊严,守住汉人的骨气!”

“你们,敢跟我一起去吗?”

刘江的吼声在箭塔底层回荡,震得每个人的耳膜嗡嗡作响,也震得每个人的心头热血沸腾。

“敢!”张文弼第一个嘶吼出声,举起手中的长刀,眼中满是决绝。

“敢!”孙小宝挥舞着短斧,声音洪亮,带着一股悍勇。

“敢!”老周握紧手中的木棍,虽然声音颤抖,却异常坚定。

“敢!敢!敢!”

所有人都举起手中的武器,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盖过了箭塔的震动,盖过了远处的炮火声。恐惧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只剩下悲壮的勇气和决绝的信念。他们或许是读书人,是工匠,是文书,是平凡的百姓,但此刻,他们都是战士,是刘家堡最后的预备队。

刘江看着眼前的众人,眼眶微微泛红,却没有流泪。他举起长刀,指向石门的方向:“好!开门!随我,杀出去!”

“杀出去!”

“杀出去!”

呐喊声中,几名工匠合力推开了石门的窄缝。外面的炮火声、喊杀声瞬间涌入,烟尘扑面而来。刘江一马当先,提着长刀冲了出去,张文弼、孙小宝、老周紧随其后,所有预备队成员都举起武器,嘶吼着,冲向那片硝烟弥漫的战场。

最后的预备队,已然出发。他们或许无法改变战局,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忠、义、节”三个字的重量,为这场悲壮的坚守,写下最动人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