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网游动漫 > 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260章 孟菲斯战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822年的孟菲斯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美国南部内陆的重要战略据点。该城位于田纳西州西南角,密西西比河畔,地处下契卡索陡岸,海拔约100米左右,地势较高,可俯瞰密西西比河谷。

密西西比河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也是南北军事调动的关键通道。

孟菲斯位于密西西比河中游,河流在此形成一道天然的防线,使得该城成为控制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和阿肯色州三州交界地带的战略要地。

密西西比河在孟菲斯段水流较缓,但河面宽阔,便于防御方观察和拦截敌方船只。若妈祖军试图沿河南下或北上,孟菲斯可作为水路封锁点,迫使敌军登陆作战,从而丧失水运优势。

密西西比河上尚未建有大型桥梁,军队渡河依赖渡船或浅滩,这使得孟菲斯可有效控制河岸渡口,延缓敌军推进速度。

高地防御优势孟菲斯坐落在下契卡索陡岸上,这一高地地形使其在军事防御上具有显着优势:

高地便于观察密西西比河及周边的平原地带,提前发现敌军动向。

陡峭的河岸使得敌军难以从侧翼包抄,若马祖军试图从河谷进攻,必须仰攻高地,增加其进攻难度。

若美军需要撤退,陡岸可提供天然掩护,便于组织防御或撤往内陆。

1822年8月,华盛顿特区的酷暑难耐,但白宫内阁会议室内的气氛却比窗外的骄阳更加灼热。

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站在一张巨大的北美地图前,手指停在密西西比河中游的一个点,孟菲斯。他的脸色凝重,声音低沉而沉重:

先生们,我们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会议室里,陆军部长约翰·卡尔霍恩、战争部长威廉·克劳福德,以及几位陆军高级将领,包括温菲尔德·斯科特准将和亚历山大·麦克洛克林上校,神情紧张地围坐在桌旁。

卡尔霍恩沉重地放下手中的加密情报:

总统先生,最新情报确认,中华帝国的妈祖军已经攻克了新奥尔良。

什么?! 斯科特准将猛地站起身,这不可能!新奥尔良有我们最坚固的防御工事!

他们用了一种蒸汽机驱动的钢铁战车。 卡尔霍恩咬牙道,战壕拦不住那些怪物

门罗总统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还有更糟的。情报显示,他们的陆军已经控制了密苏里河上游。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门罗总统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密苏里河上游,然后沿着河流一直指向新奥尔良。

他们控制了密苏里河上游,意味着可以从北方顺流而下,威胁圣路易斯。 他停顿了一下,手指继续向南移动,而新奥尔良的陷落,意味着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已经被他们掌控。

总统先生, 卡尔霍恩指着地图,如果妈祖军从新奥尔良北上,同时黑虎军团从密苏里河南下,他们将在孟菲斯会师——然后,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都将沦陷。

然后呢? 门罗冷冷地问。

然后,他们就能威胁俄亥俄河谷,进而攻占五大湖! 斯科特准将咬牙道,那里可是我们正在建设的工业心脏!

门罗总统的手指重重戳在孟菲斯的位置上。

这座城市,是我们最后的防线。

孟菲斯? 一位年轻将领皱眉,可它只有几百民兵!

门罗转身,目光如炬,孟菲斯有下契卡索陡岸,易守难攻。密西西比河在这里变窄,我们可以用炮艇封锁河道。更重要的是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而坚定:

只要守住孟菲斯,我们就能保住田纳西与肯塔基,进而保护俄亥俄河谷,最终守住五大湖。如果孟菲斯沦陷,妈祖军就能长驱直入,席卷整个中西部。

我们必须守住孟菲斯。 门罗总统环视众人,各位将军,你们有什么建议?

温菲尔德·斯科特准将率先开口:

首先,我们需要增援孟菲斯的守军。目前那里只有几百民兵,根本挡不住妈祖军的进攻。

我建议从肯塔基和田纳西调集肯塔基步枪营田纳西民兵,至少再派遣一个正规军步兵团。 陆军部长卡尔霍恩补充道。

其次,我们需要在孟菲斯建立坚固的防御工事。 亚历山大·麦克洛克林上校,他是西点军校毕业,军事工程专业,走上前,指着地图:

孟菲斯的地形优势在于下契卡索陡岸,我们可以利用高地修建炮台和胸墙,居高临下射击敌军。

炮台? 门罗皱眉,我们有足够的火炮吗?

我们可以把沿海的大炮聚集过来,并调回密西西比河上的炮艇来增援。 卡尔霍恩说道。

第三,我们必须控制密西西比河的渡口。 斯科特准将继续说道,妈祖军如果试图登陆作战,我们必须封锁狼河与密西西比河的交汇处,防止他们从侧翼包抄。

最后,我们需要沿着密西西比的下游,进行袭扰作战,延缓敌军的推进速度。 麦克洛克林上校补充道。

仅仅防守是不够的。 门罗总统沉思片刻,我们还需要主动出击,截断妈祖军的进攻道路。

总统先生,您的意思是? 卡尔霍恩问道。

第一,我们派遣游击队深入密苏里河流域,骚扰敌国陆军的补给线,迫使他们无法全力南下。 门罗说道。

第二,我们安排归附我们的印第安部落,让他们在密西西比河下游袭击妈祖军的船队。 斯科特准将补充道。

第三,我们必须在孟菲斯前方建设防御工事,拖延妈祖军的舰队北上。 卡尔霍恩说道。

最后,我们加强加强孟菲斯的防御,能为后方的五大湖地区提供安全,防止妈祖军一旦突破孟菲斯后,直接威胁我们的工业地带。 门罗总统总结道。

1822年9月,妈祖军的先锋部队已经出现在密西西比河中游和下游交界处。。

距离孟菲斯不到五百公里。

美国人为了给孟菲斯的要塞化留出时间,甚至在密西西比河里投掷水雷。用这种无差别攻击,来逼迫马祖军减慢沿河而上的推进速度。

雷汞(雷酸汞)在1800年被公开,至1822年已可用作击发火帽,具备高敏、快起爆的特性,适合作为水雷的起爆元件。

以雷汞为核心的火帽\/火管能可靠点燃黑火药或早期猛炸药,使小型化、可靠化的水雷触发机构成为可能。

已经掌握雷汞技术的美国,一共研发了两种水雷:

第一种是接触触发锚雷,这武器制造最容易,最稳妥、且可快速使用。

铸铁壳体,内装黑火药火药,上设击针和雷汞火帽的机械触发机构,下系雷索与锚,设定工作深度。舰体触碰击针即起爆。

装药30千克黑火药;锚索长度按目标吃水设定(如3–10米);壳体做防水处理。设置了保险销,拔掉以后,雷汞将可以激发黑火药爆炸。

这种水雷,被应用于封锁孟菲斯的下游河道,以“单雷就能重创内河船只、上百枚水雷就封控封控河道”为原则。

第二种是漂雷,一种可以随着河水漂行,接触就爆炸的水雷。

密封的金属桶体,内装黑火药,以碰线加雷汞火帽触发,利用水流漂向目标或阻塞航道。

装药30千克;设置限位索与漂角以控深与航迹;

主要作用是,沿着密西西比河骚扰封锁、打击所有内河船舶,破坏整个流域的航行安全。

这两型水雷均属机械接触触发,在美国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利用现有的材料与工艺条件下最易实现;装药以当时易得的黑火药为主,雷汞仅用于火帽\/击发,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可控。

美国佬研发漂雷的意思非常明确,他们没有出海口,那妈祖军也别想过一天安生日子。

1822年的秋天,密西西比河像一条沉睡的巨蟒,在暮色中泛着幽暗的光。孟菲斯城,这座新兴的边境小镇,正在快速军事化,上万名美国军人,民兵和军事工程师入驻,让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种异样的躁动之中。

码头边,一群身着粗布衣衫却步伐匆匆的人影在夜色下穿梭,他们搬运着一口口沉重的铸铁箱子,每只箱子都散发着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息。

年轻的工程师艾伦·卡特站在码头的尽头,眼神坚定地望着那艘改装过的平底货船。他的双手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而微微颤抖,但心中的信念却如燃烧的火焰般炽热。这些铸铁箱子,便是他和团队日夜钻研的成果,一种以雷汞技术为核心的水雷。

雷汞,这种高敏感度的起爆物,如同沉睡的猛兽,一旦被触发,必将释放出毁灭的力量。

“艾伦,一切准备就绪了吗?”船长汤姆·布朗走到他身边,声音低沉而急切。汤姆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水手,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皱纹。

“是的,船长。每一颗水雷都经过了仔细的检查,雷汞的装填和引信的设置都万无一失。只要按照计划投放,它们将成为密西西比河上的噩梦。”艾伦自信地回答道。

汤姆点了点头,然后大声喊道:“伙计们,准备起航!”

平底货船缓缓驶离码头,向着密西西比河下游驶去。夜色如墨,只有船头的那盏昏黄的灯笼在黑暗中摇曳,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点微弱希望。艾伦站在船头,望着两岸逐渐模糊的景色,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即将开启一场改变密西西比河命运的行动。

三天后,货船来到了密西西比河中游的一个重要河段,新奥尔良港上游约一百五十英里的地方。

这里河面开阔,大河蜿蜒。

这里的下游属于妈祖军的控制区,是密西西比河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商船、货船和客船穿梭往来,运输着来自各地的物资和财富。

为了安全,他们的船只到夜晚才接近这段军事交战区。

艾伦和汤姆站在船舷边,仔细观察着河面的情况。月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但在艾伦的眼中,这平静的河面下却隐藏着即将爆发的危机。

“开始投放。”艾伦低声下令道。

船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打开铸铁箱子的盖子,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水雷搬出。水雷的外壳是坚硬的铸铁,表面刻满了复杂的纹路,看起来就像一个个沉睡的怪物。

船员们将水雷缓缓放入水中,然后拉开保险,让水雷缓缓沉入一米深的水面之下。水雷入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死神的脚步声。

“一颗、两颗、三颗……”艾伦默默地数着,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整整一百五十颗水雷从河道中心逐一投入水中。

“希望这些水雷能够发挥作用,给那些侵略者一个教训。”汤姆说道。

“是的,船长。相信我,这将给敌人内河舰队造成毁灭性打击。”艾伦回答道。

接下来的几天里,密西西比河下游的航运陷入了一片混乱。一艘艘马祖军的商船和三体运输舰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将船只炸得粉碎,船上的货物和人员也遭受了灭顶之灾。

“轰!”一声巨响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一艘满载着军事补给的帆船在新奥尔良港上游不远处突然爆炸。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河面。船上的船员们发出凄厉的惨叫,随后便被汹涌的河水吞没。

“又是一艘船被炸了!”一名船员惊恐地喊道。

恐慌的情绪在船员们中间迅速蔓延开来。他们开始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船只,不敢轻易靠近这片危险的区域。一些船只甚至选择绕道而行,以避免遭遇不幸。

新奥尔良港的官员们也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他们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应对措施。港口的航运业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大量的货物积压在港口,无法及时运出。商人们纷纷抱怨,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有人在河里放置了炸弹?”新奥尔良港的港务长愤怒地问道。

“我们怀疑是有人使用了水雷。这种武器非常隐蔽,很难被发现。”一名军官回答道。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这些水雷,否则我们的航运业将遭受灭顶之灾。刚刚才恢复一点生机的新奥尔良又会再次沉沦”,港务急切的说道。

于是,一支由妈祖军海军士兵和潜水员组成的搜查队伍迅速成立。他们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查行动,试图找到可以拦截那些水雷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船只遭遇不幸。一艘客船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触碰到了一颗水雷,船身瞬间被炸开了一个大洞,河水汹涌地灌入船内。乘客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但最终还是有很多人不幸遇难。

“我们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将会有更多的人失去生命。”一名海军军官说道。

经过几天几夜的艰苦搜查,搜查队伍终于在河边的淤泥里,找到了几颗水雷。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水雷拆除,然后将其带回港口进行研究。通过对水雷的研究,他们发现这些水雷采用了雷汞技术,引信非常灵敏,一旦被撞击触发,就会立即爆炸。

“美国佬是不想让我们过日子了?”赵大愤怒地吼道。

“他们在延迟我们的军事计划,拖慢我们的节奏。”牛野看着这些漂浮在水里的大家伙说道。

一名海军工程兵的连长说道:“这玩意是漂雷,上面有一圈触发尖刺,美国人设定了水深一米,船只在航行的时候,肉眼是完全看不见这些水雷的!”

另一名海军工程师,却想到了一个办法,“是否能用多层绳网来拦截?”

于是,一个规模宏大、设计精巧的水雷防御阵在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段悄然展开。这个水雷防御阵由五层坚固的拦河网组成,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横亘在宽阔的河面上。

最开始,这些拦河网的绳子都是来自海军的风帆缆绳,它们经过精心挑选和处理,具备了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应对水流的冲击和水雷的撞击。

当漂雷被沉入水下的网阵拦截时,偶尔会引发剧烈的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将第一道拦截网炸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水雷防御阵的失效。因为在第一道拦截网后面,还有四层同样坚固的拦截网在严阵以待。

这些拦截网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网络,大多数水雷都无法逃脱它们的束缚。水雷一旦触碰到拦截网,就会被网阵上的尖刺紧紧缠住,无法继续前进。

被拦截的水雷会停留在绳网之上,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动弹不得。这样一来,水雷的威胁就被大大降低,有效地保护了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安全。

但美国佬的目的达到了,赵大的东太舰队和牛野的大西洋的舰队现在的内河船只不敢越过绳网作战,士兵移动和补给需要依靠马车运输线,行军速度急剧下降。

而美军沿着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险要地形,在一层层阻挡。

他们利用漂浮水雷的释放间隙,不断将军队顺流而下送往各个要地组成小型防御阵地,赵大和牛野的陆军需要一个阵地一个阵地的处理,速度直接变成了蜗牛。

再加上离开水路支持,有些印第安人部落收了美国的金钱和武器,利用老式的线膛枪和地雷沿途破坏补给线,造成军事物资补给造成严重困难,又不得不分出大量人手组成重装护送队。

到十月底,他们才进入罗斯代尔一线。

这鬼地方距离孟菲斯还有足足五百公里。

与此同时,灵狐和邱火金的部队再次跃进五百里,他们现在已经抵达一个新的地方,这里被美国移民称为“葛底丝”。

这里也还是属于密苏里河的流域,距离密西西比河还有很远。

但美军在这里已经建立军事基地,他们投入了万人部队,构建一道密苏里河防线,阻止北面的妈祖军利用密苏里河继续南下。

在冬季即将来临的时候,南北的妈祖军同时停止了军事行动,开始布置防御阵地,战争在1822年的十月似乎陷入了僵局。

深埋进美国物流体系的“陆上马车夫公司”业务越做越大,这些家伙居然开始向前线运送物资。

他们把情报带给东部沿岸的小码头,这些情报又被海船带去新奥尔良。

他们带来了不好的情报,美国佬在三个地方建立防线,沿着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从南到北,一路向上,美国人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建设了三个据点,分别是:孟菲斯,圣路易斯和葛底斯堡。

这三个据点都在快速要塞化。

美国的军事指挥部在圣路易斯,这里向北可以支援葛底斯堡,向南能够增援孟菲斯。

而圣路易斯的东北面有两个美国的新的工业城市,芝加哥和底特律,源源不断向这里供应着各种战争物资。

门罗称这三个城市构建的防御体系为“铁线”,将牢牢锁死马祖军的进攻路线,并要求陆军在西线已经拥有十万人的情况下,再次向西线增援五万陆军,作为战略反攻部队。

1822年12月3日,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大厦穹顶下,冬日的寒风透过高窗缝隙钻入,却丝毫冷却不了众议院议事厅内的燥热。

詹姆斯·门罗总统站在讲台前,灰白的鬓角在煤气灯下泛着冷光,深蓝色制服的铜扣在灯光中闪烁,仿佛他身后那幅描绘1812年战争胜利的油画般肃穆。这是他在任期内最后一次重要的国情咨文演讲,而台下两院的议员们早已察觉到,这位曾指挥过独立战争的老兵,今日带来的绝非寻常的年度总结。

“诸位同僚,”门罗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是从历史的峡谷中传来,“当我们在1812年的烽火中扞卫了国家的尊严,在1815年的新奥尔良之战中让世界听见了合众国的怒吼,我们便已向世界证明:美利坚的土地不容侵犯,美利坚的意志不可折服。”他的指尖轻轻敲击讲稿,目光扫过议员席间那些曾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面孔,“然而,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来自妈祖军从北方森林的试探和来自南方平原的觊觎,试图撼动我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疆界。”

议长约翰·泰勒的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记录着总统即将抛出的重磅宣言。门罗停顿了一瞬,像是在等待国会山庄穹顶下回荡的寂静彻底沉淀。“先生们,我在此正式向诸位宣布:美利坚合众国陆军与民兵部队,将于1823年春季发动战略大反攻。”

大厅里顿时响起一阵骚动,前排的战争部长约翰·卡尔霍恩微微前倾身体。

门罗抬手示意安静,继续道:“第一路大军将以宾夕法尼亚州的葛底斯堡为集结点,沿萨斯密苏里河向北机动,配合从纽约州调集的骑兵旅,目标直指密苏里河的源头,那里将作为反攻太平洋东岸的据点。这是美国的天命,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必须遵循。”

议员们交头接耳,议会大厅里,充满了嗡嗡的声音。

门罗的目光转向地图上标注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声音陡然提高:“第二路大军将从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出发,沿密西西比河南下至密苏里河口,再折向西经圣路易斯堡向落基山脉边缘推进!我们将形成两路向西的进攻箭头,美国陆军不可阻挡!”

“诸位或许会问:为何选择1823年春季?”门罗的嘴角浮现一丝锐利的笑意,“因为马祖军的武器虽然先进,但他们人力有限,胜利必将属于,我们的人民已经等待太久!从杰斐逊总统购买路易斯安那的那一刻起,从刘易斯与克拉克穿越落基山脉的那一天起,美利坚的儿女就注定要在这片大陆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史诗!”

当门罗放下地图,国会山庄的穹顶下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辉格党议员与民主共和党议员罕见地同时起立,连向来反对扩军的联邦党元老鲁弗斯·金也微微点头。门罗望着台下激动的面孔,最后说道:“1823年的春天,将是美利坚重新丈量自己版图的时刻。我们的士兵将带着国旗翻越山峦,我们的农民将扛着犁铧开垦荒原,而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在这些新获得的土地上,继续讲述自由与扩张的故事。”

这场后来被称为“门罗春雷宣言”的演讲,当晚就被抄写员誊抄成数十份,通过驿站快马送往各州首府与军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