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网游动漫 > 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 > 第201章 敦煌寻香:壁画中的盛唐香韵密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1章 敦煌寻香:壁画中的盛唐香韵密码

从巴黎返回的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秋日的阳光正透过云层,洒在停机坪上,温暖而明亮。苏合香手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还带着油墨的清香,与她衣襟间淡淡的沉香气息交织在一起,那是跨越千年、又走向世界的香气。萧策走在她身侧,始终保持着半步距离,目光沉稳地护佑着她;苏念唐则捧着一叠刚收到的邮件,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妈,您看!敦煌研究院发来的邀请函!”刚走出机场通道,苏念唐就迫不及待地将一封印着莫高窟标志性飞天图案的邮件递到苏合香面前,“他们说,最近在整理壁画时,发现了多幅与唐代香文化相关的画面,想邀请您带领团队一起研究,尤其是希望能结合‘长安十二香’,解开壁画中隐藏的香文化密码。”

苏合香接过邀请函,指尖抚过那细腻的纸张和灵动的飞天图案,心中瞬间涌起一股强烈的悸动。敦煌莫高窟,那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瑰宝,是盛唐文明与西域文明交融的见证。她曾在盛唐的典籍中读到过关于敦煌的记载,知道那里不仅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更藏着无数关于贸易、文化、信仰的秘密。而香文化,作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必然也在那些千年壁画中留下了印记。

“敦煌……”苏合香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那里的壁画,一定藏着‘长安十二香’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痕迹。我们必须去。”

萧策看着她眼中的光彩,笑着点头:“也好,就当是去散心。经历了巴黎的忙碌,敦煌的大漠风光,或许能让你好好休整一下。而且,我也想看看,那些壁画中记载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不是与我当年在西域修建的一样。”

半个月后,苏合香带领着由博物馆研究人员、传习基地骨干组成的团队,与萧策、苏念唐一同踏上了前往敦煌的旅程。当火车缓缓驶入河西走廊,窗外的景色渐渐从绿意盎然变得苍凉壮阔,戈壁滩上的芨芨草在风中摇曳,远处的祁连山雪峰皑皑,仿佛一幅流动的盛唐边塞画卷。

“妈,你看那片戈壁,是不是和《香经》中记载的‘西域香路’很像?”苏念唐指着窗外,兴奋地说道,“当年,西域的乳香、没药、安息香,就是通过这样的道路,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成为‘长安十二香’的重要原料。”

苏合香点点头,目光悠远:“是啊,这条路上,不仅有香料,还有文化、信仰和友谊。千年前,胡商们带着香料,穿越沙漠戈壁,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长安;千年后,我们带着‘长安十二香’的传承,沿着同样的路线,去寻找香文化交流的印记。这或许就是传承的意义吧。”

抵达敦煌后,敦煌研究院的副院长李博早已在门口等候。李博是一位资深的敦煌学研究者,对莫高窟的壁画有着深入的研究。见到苏合香一行,他热情地走上前:“苏老师,欢迎来到敦煌!久仰您复原‘长安十二香’的壮举,这次能邀请到您,真是我们的荣幸。”

“李院长客气了。”苏合香笑着回应,“能有机会研究莫高窟壁画中的香文化,是我们的幸运。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华香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与融合。”

稍作休整后,李博便带着苏合香团队走进了莫高窟。当厚重的木门被推开,一股混合着泥土、颜料和岁月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昏暗的洞窟中,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壁画在灯光的照射下缓缓展开,飞天反弹琵琶,力士威武雄壮,商旅络绎不绝,佛国庄严神圣……每一幅壁画,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之前的故事。

“苏老师,您看这边。”李博带着众人来到一个唐代开凿的洞窟前,指着西壁上的一幅壁画说道,“这幅《胡商献宝图》,描绘的是西域胡商向大唐皇室献宝的场景。您仔细看,胡商手中捧着的器物,还有骆驼背上驮着的包裹,我们推测,里面装的很可能就是香料。”

苏合香凑近壁画,借着灯光仔细观察。壁画中的胡商高鼻深目,身着异域服饰,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鎏金铜盒,盒子上雕刻着精美的缠枝莲纹,与她在盛唐宫中见过的香料盒极为相似。骆驼背上的包裹上,也画着一些不规则的圆形图案,似乎是香料的象征。

“没错,这应该就是香料。”苏合香肯定地说道,“这种鎏金铜盒,在盛唐时期,是用来盛放珍贵香料的。而骆驼背上的包裹,从图案来看,很可能装的是乳香和没药——这两种香料,是‘长安十二香’中‘安息香’的重要成分,主要产自西域。这幅壁画,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西域香料传入长安的场景。”

团队中的研究人员立刻拿出相机和笔记本,仔细拍摄、记录着壁画中的细节。苏念唐则用画笔,小心翼翼地勾勒着胡商手中的香料盒和骆驼背上的包裹,她想把这些图案带回博物馆,融入到“长安十二香”的数字化展陈中。

随后,李博又带着众人来到另一个洞窟。这个洞窟的壁画,描绘的是唐代宫廷生活的场景。画面中,宫女们正手持香具,在宫殿中焚香,香烟袅袅,弥漫在整个宫殿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雅致的氛围。

“苏老师,您看这幅《宫廷焚香图》,宫女们使用的香具,还有焚香的方式,是不是与您在盛唐宫中的经历相似?”李博问道。

苏合香的目光落在壁画中的香具上,眼中泛起了泪光。壁画中的青铜香炉,造型古朴典雅,与她当年在兴庆宫中使用的香炉几乎一模一样;宫女手中的香篆,也是她当年经常使用的样式。焚香的方式,更是与盛唐宫廷的礼仪完全一致——先将香灰平整地铺在香炉中,用香篆印出花纹,再将香粉填入花纹中,点燃后,香气便顺着花纹缓缓散发出来。

“太像了……”苏合香声音有些哽咽,“这就是盛唐宫廷的焚香场景。没想到,千年之后,我们还能在敦煌的壁画中,看到如此真实的画面。”

萧策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安慰道:“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能跨越千年,将曾经的场景完整地保留下来,让我们得以重温历史。”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苏合香团队沉浸在莫高窟的壁画世界中,逐一排查着与香文化相关的画面。他们发现,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与香文化相关的内容远比想象中丰富——有描绘僧侣焚香礼佛的《佛前焚香图》,有展现民间百姓用香驱邪避疫的《市井用香图》,还有记录丝绸之路商旅用香提神醒脑、驱赶蚊虫的《商旅焚香图》……每一幅壁画,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唐代香文化的繁荣与普及。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在一幅《盛唐香宴图》的壁画中,他们发现了多幅与“长安十二香”相关的画面。壁画中,一位身着官服的男子正手持香具,向众人展示着十二种不同的香料,每种香料都盛放在一个精致的琉璃瓶中,琉璃瓶上的花纹与苏合香复原的“长安十二香”琉璃瓶极为相似。画面下方,还画着一些文字注解,虽然大部分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稀能辨认出“沉香”“郁金香”“龙涎香”等字样。

“李院长,您看这些琉璃瓶和香料,是不是与‘长安十二香’一一对应?”苏合香指着壁画,激动地说道,“还有这些文字注解,虽然模糊,但能看出是对每种香料的产地、功效和使用方法的介绍。这幅壁画,很可能就是‘长安十二香’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直接证据。”

李博也十分兴奋:“苏老师,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很像。之前我们只觉得这幅壁画描绘的是唐代的香宴场景,没想到竟然与‘长安十二香’有关。如果能证实这一点,不仅能丰富我们对敦煌壁画的理解,还能为‘长安十二香’的历史传承提供重要的实物证据。”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推测,苏合香让团队将壁画中的琉璃瓶、香料样式与自己复原的“长安十二香”进行对比,同时查阅《香经》等相关典籍,寻找文字注解的线索。萧策则利用自己对唐代历史的了解,结合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建筑风格,推断出这幅壁画的创作年代大约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与“长安十二香”在盛唐宫廷盛行的时期完全吻合。

经过一周的深入研究,苏合香团队终于得出结论: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多幅画面,都与“长安十二香”有着密切的关联。《胡商献宝图》展现了“长安十二香”原料的来源,《宫廷焚香图》再现了“长安十二香”的使用场景,《盛唐香宴图》则详细记录了“长安十二香”的种类、特征和使用方法。这些壁画,与《香经》中的记载相互印证,填补了“长安十二香”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历史空白,证明了“长安十二香”不仅是盛唐宫廷的御用香,更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研究成果公布的那天,敦煌研究院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新闻发布会。苏合香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团队的研究发现,展示了壁画中的香文化元素与“长安十二香”的关联证据。当一幅幅壁画照片与“长安十二香”的复原样品同时出现在大屏幕上时,现场的媒体记者和文化学者都惊叹不已。

“苏老师,您的研究太有意义了!”一位来自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说道,“这些壁画,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了解‘长安十二香’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大门。这不仅是对香文化研究的贡献,更是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补充。”

一位敦煌学学者也激动地表示:“苏老师的研究,让我们对莫高窟壁画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原来,这些壁画中还藏着这么多关于香文化的秘密。未来,我们希望能与苏老师团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挖掘更多壁画中的香文化元素。”

发布会结束后,苏合香站在莫高窟的崖壁前,望着远处的大漠落日,心中感慨万千。千年之前,“长安十二香”的香气随着丝绸之路的商旅,飘向西域,融入敦煌的壁画之中;千年之后,她带着“长安十二香”的传承,来到敦煌,从壁画中打捞起那些被遗忘的香气记忆。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是文化传承的力量,更是中华文明包容开放、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

萧策走到她身边,递过一杯温水:“在想什么?”

苏合香接过水杯,笑着说:“我在想,千年前的调香师,或许从未想过,他们调制的香气,会以这样的方式,流传千年。而我们,作为传承人,不仅要复原这些香气,更要让这些香气背后的文化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会的。”萧策看着她,目光坚定,“有你在,有念唐在,有这么多热爱香文化的人在,‘长安十二香’的故事,一定会被永远传承下去。”

苏念唐也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幅刚画好的速写——画面中,莫高窟的飞天正捧着“长安十二香”的琉璃瓶,在大漠的上空飞舞,香气化作五彩的云霞,弥漫在整个河西走廊。

“妈,萧叔叔,你们看!”苏念唐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我想把这幅画作为‘长安十二香’丝绸之路特展的海报,让更多人知道,‘长安十二香’不仅属于长安,更属于整个丝绸之路,属于整个世界。”

苏合香看着画中的飞天与香瓶,眼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次敦煌之行,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她将带着团队,沿着丝绸之路,继续寻找“长安十二香”的传播痕迹,让这份千年香韵,在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夕阳的余晖洒在莫高窟的崖壁上,给壁画中的飞天、商旅、僧侣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千年前的香料气息,与“长安十二香”的醇厚香气交织在一起,诉说着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