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忙乱显赤诚:物资紧缺仍砺兵
一、广场扎营承艰苦,边训边建克时艰
吴家堡的中央广场,往日里或是举行庆典的热闹之地,或是操练明卫的严肃场所,如今却成了一万名新募战士的临时营地。数百顶灰布帐篷密密麻麻地搭建在广场上,帐篷之间仅留着狭窄的通道,战士们穿梭其间,脚步声、交谈声与训练的口号声交织在一起,透着一股繁忙又略显杂乱的气息。
天刚蒙蒙亮,李虎便已起身,走出自己那顶狭小的帐篷。帐篷是用粗布缝制的,昨夜下了一场小雨,帐篷顶部有些渗水,地面铺着的干草也湿了大半,睡了一夜,他的后背还是隐隐发凉。“兄弟们,都起来训练了!” 李虎朝着周围的帐篷喊道,声音洪亮,惊醒了还在沉睡的战士们。
很快,战士们纷纷从帐篷里钻出来,有的揉着惺忪的睡眼,有的打着哈欠,还有的正忙着拧干湿透的衣角。他们大多只穿着单薄的灰色劲装,清晨的寒风一吹,不少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都动作快点!十分钟后,在广场东侧集合,进行马术训练!” 李虎叉着腰,大声催促着。
战士们不敢耽搁,迅速整理好个人物品,朝着集合点跑去。广场东侧的空地上,早已拴好了五百匹战马 —— 这些战马有的是战士们自带的,有的是吴家堡从北蛮部落紧急调运过来的,品种不一,毛色各异,却都被打理得十分精神。李虎看着列队整齐的骑兵战士,眉头微微皱起:“咱们现在条件艰苦,没有专门的马厩,战马只能拴在广场上,大家一定要轮流值守,给战马喂食、饮水,绝不能让战马出任何差错!”
“是!” 骑兵战士们齐声应道,眼中没有丝毫抱怨。他们知道,吴家堡正处于危急关头,能有一处容身之所,能有战马骑乘,已经十分不易,这点艰苦根本不算什么。
与此同时,广场西侧的步兵训练场上,也响起了整齐的口号声。步兵统领周强手持长刀,正带领战士们练习劈砍动作。“一!二!三!四!” 战士们挥舞着手中的木刀,动作虽然还不够熟练,却充满了力量。周强看着战士们额头渗出的汗水,高声说道:“咱们现在没有足够的铁制长刀,只能用木刀训练,但大家不要懈怠!木刀能练出招式,练出力量,等武器到位,咱们就能立刻上战场杀敌!”
广场的角落里,几名工兵战士正忙着搭建简易的灶台。他们用石块垒起灶台的框架,再用泥土将缝隙填满,动作娴熟。“快一点!兄弟们训练结束就要吃饭了,可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 工兵统领王木匠喊道,手中的锤子不停地敲打着石块。
正午时分,训练暂时告一段落。战士们排着长队,拿着粗瓷碗,等待着领取午饭。午饭很简单,只有糙米饭和一碗青菜汤,偶尔能见到几片肉。但战士们却吃得格外香甜,每个人都狼吞虎咽,很快就将碗里的食物吃得一干二净。“要是能有块肉就好了。” 一名年轻的战士小声嘀咕道。旁边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现在是特殊时期,有饭吃就不错了。等咱们打败了敌人,还怕没有肉吃?” 年轻战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用力点了点头。
下午,除了继续训练的战士,还有一部分战士加入了搭建营房的队伍。他们跟着工兵战士,搬运砖块、砍伐木材、搅拌砂浆,虽然大多没有建筑经验,却学得十分认真。“大家再加把劲!争取早日盖好营房,让兄弟们能住上暖和的房子!” 王木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高声鼓励着。
夕阳西下,训练与建房的战士们都已疲惫不堪。但当夜幕降临时,广场上的帐篷里却依旧灯火通明 —— 不少战士还在借着微弱的烛光,擦拭着手中的武器,或是互相交流着训练心得。他们虽然住在简陋的帐篷里,吃着简单的饭菜,却没有一个人抱怨,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斗志,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默默准备着。
二、武器盔甲急生产,自产外销转内需
吴家堡的冶铁工坊内,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工匠们的脸庞。铁锤敲打铁块的声音 “叮叮当当”,不绝于耳,工匠们正加班加点地赶制盔甲与武器,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下,滴落在滚烫的铁块上,发出 “滋滋” 的声响。
袁七站在工坊中央,看着堆积如山的铁矿石与半成品武器,眉头紧紧皱起。“袁管家,按照目前的进度,每天能打造五十套盔甲和一百把长刀,但新募的一万名战士,至少需要八千套盔甲和一万把长刀,照这样下去,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根本赶不上开战的时间啊!” 负责冶铁工坊的张铁匠焦急地说道。
袁七叹了口气:“我知道时间紧,但咱们必须想办法加快进度。之前冶铁工坊的产品大多外销,主要生产民用铁器,如今要转产军用盔甲与武器,工艺和流程都需要调整,确实困难重重。但现在是吴家堡的危急时刻,无论如何,都要优先满足军队的需求。”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从今天起,暂停所有民用铁器的生产,将所有工匠都调去制作盔甲与武器;再从其他工坊抽调五十名有锻造经验的工匠,加入冶铁工坊;原材料方面,我会让袁七商会的人,立刻前往周边的铁矿,高价收购铁矿石,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足。”
张铁匠点了点头,立刻开始调整生产计划。工匠们分成多个小组,有的负责冶炼铁矿石,有的负责锻造盔甲的甲片,有的负责打造长刀的刀身,有的负责打磨与组装,整个工坊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在盔甲制作区,几名工匠正将锻造好的甲片,用铜钉连接起来。“甲片的厚度一定要达标,每一片都要经过敲打测试,确保能抵御刀剑的砍击!” 张铁匠在一旁叮嘱道。工匠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片甲片都仔细检查,稍有瑕疵,便立刻重新锻造。
在武器制作区,一名工匠正用砂轮打磨着长刀的刀刃,刀刃在砂轮的摩擦下,逐渐变得锋利,泛着冷冽的寒光。“长刀的刀柄要用硬木制作,缠绕防滑绳,确保战士们在战斗中能牢牢握住,不会脱手!” 张铁匠继续说道。
然而,即使加快了生产进度,武器与盔甲的供应依旧紧张。袁七看着每天运出工坊的少量盔甲与武器,心中十分焦急。他突然想到,之前为肖亲王府生产的一批盔甲,因为肖亲王想要接手冶铁厂,双方产生分歧,这批盔甲还储存在仓库里,没有交付。
“张铁匠,仓库里为肖亲王府生产的那两百套盔甲,先调出来,发给新募的战士应急!” 袁七说道。
张铁匠愣了一下:“可是袁管家,那批盔甲是专门为肖亲王府定制的,要是咱们挪用了,肖亲王那边恐怕会有意见。”
袁七眼神坚定:“现在是吴家堡的危急时刻,顾不得那么多了。肖亲王要是有意见,让他来找我!先把盔甲发给战士们,让他们能有基本的防护,才是最重要的。”
很快,仓库里的两百套盔甲被调了出来,发放给了骑兵纵队的战士们。李虎看着战士们穿上崭新的盔甲,精神抖擞的模样,心中十分感激:“多谢袁管家!有了这些盔甲,咱们骑兵纵队的战力又能提升一大截!”
袁七笑了笑:“这是应该的。你们安心训练,武器与盔甲的事情,我会想办法解决,绝不会让你们在战场上没有防护,没有武器。”
在袁七的协调与工匠们的努力下,冶铁工坊的生产进度越来越快,每天交付的盔甲与武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虽然离满足一万名战士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但战士们看着每天都有新的盔甲与武器送来,心中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他们知道,吴家堡正在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他们,他们没有理由不刻苦训练,没有理由不奋勇杀敌。
三、火药运输不停歇,各方协同备大战
鸡鸣山的武器制造仓库外,尘土飞扬,一支由三十辆马车组成的车队正准备出发。每辆马车上都装满了用厚木板封装的炸药箱,箱子上贴着醒目的 “小心烟火” 字样。老唐站在车队旁,仔细检查着每一辆马车的固定情况,时不时叮嘱押运的明卫:“路上一定要小心,车速不能太快,遇到颠簸路段要放慢速度,严禁在车厢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炸药是咱们的重要战略物资,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唐老放心!我们定不负所托,将炸药安全送到吴家堡!” 押运的明卫统领高声说道。随后,他大手一挥,车队缓缓驶离仓库,朝着吴家堡的方向前进。
这样的车队,每天都会从鸡鸣山出发,前往吴家堡。老唐为了满足吴家堡的火药需求,将仓库里储存的炸药全部调出,同时还加大了火药的生产力度。仓库内的火药制作车间里,工匠们正忙着将硝石、硫磺与木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作成颗粒火药。“火药的配比一定要精确,差一丝一毫,都会影响火药的威力!” 老唐在车间内来回巡查,对工匠们说道。
工匠们不敢有丝毫马虎,每一份火药都仔细称重,确保配比准确。制作好的火药,被装入油纸袋中,再放入木箱内,等待装车运往吴家堡。
与此同时,吴家堡的武器仓库内,也一片繁忙景象。负责接收火药的明卫们,正将从鸡鸣山运来的炸药箱,整齐地堆放在仓库的角落。仓库管理员一边清点数量,一边在账本上记录:“今日收到炸药三十车,共计三百箱,每箱五十斤,无损坏,无短缺。”
叶青云来到武器仓库,看着堆积如山的炸药箱,心中稍稍安定。“炸药的供应还能维持多久?” 他问仓库管理员。
“回首领,按照目前的运输量,每天能收到三百箱炸药,咱们现有的炸药储备,足够经武神炮发射五千次,也足够制作五千枚轰天雷,若是省着点用,能维持一个月的战斗需求。” 仓库管理员回答道。
叶青云点了点头:“很好。你要安排专人,加强对仓库的看管,严禁无关人员靠近,同时要做好防潮措施,确保炸药不会受潮失效。”
“属下明白!” 仓库管理员躬身应道。
除了火药运输,吴家堡的其他方面也都在紧张地备战。玄机子正忙着制定作战计划,他根据暗影阁、影杀阁与肖亲王的兵力分布,结合吴家堡的兵力与武器配置,制定了多套作战方案,确保在不同的战场上,都能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马明宇则在与暗门的情报人员联系,不断收集暗影阁与影杀阁的动向,及时将情报传递给叶青云,为作战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韩老则加强了吴家堡的防御,在堡外增设了多道暗哨,同时对堡内的奸细进行排查,确保吴家堡内部的安全。
整个吴家堡,都笼罩在一片紧张而繁忙的氛围中。新募的战士们在广场上一边艰苦训练,一边搭建营房;冶铁工坊的工匠们日夜不停地赶制盔甲与武器;老唐的火药车队源源不断地驶向吴家堡;玄机子、马明宇、韩老等人则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虽然目前物资紧缺,条件艰苦,景象繁杂,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信心。他们知道,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各司其职,就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击退敌人,守护好吴家堡,守护好东莱郡的安宁。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吴家堡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战士们训练的身影,照亮了工匠们忙碌的脸庞,也照亮了每个人心中的希望。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即将来临,而吴家堡,早已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