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南岸的农田里,新翻的泥土泛着湿润的腥气。曹复踩着田埂走来,裤脚沾着细碎的泥点,指尖触到田埂边的野草,带着清晨的露水,冰凉刺骨。
曹远正蹲在地里,手里拿着一把新合金打造的锄头,锄头刃口泛着银灰光泽,轻轻一刨,就切入泥土深处,带出一块带着草根的土块。他黝黑的脸上满是汗珠,却难掩兴奋:“安国君,您看这新锄头,比之前的青铜锄锋利多了,挖地快不说,还不容易卷刃!”
曹复接过锄头,掂量了一下,重量比青铜锄轻了不少,手感趁手。他试着刨了几下,泥土应声而开,阻力比想象中小很多。
“不错,这新合金农具,果然好用。”曹复心里嘀咕:现代的合金技术用到古代农业上,简直是降维打击,要是能再改良一下犁,搞个曲辕犁出来,耕地效率还能再提一倍。
他想起现代的农业机械原理,蹲下身,用树枝在泥土上画起来:“曹远,你看能不能把犁头改成弯曲的,这样耕地时更省力,还能深耕,让庄稼的根扎得更深。”
曹远凑过来看了一眼,眼睛一亮:“安国君这个想法好!弯曲的犁头,受力更均匀,肯定能省力不少。属下这就回去让工匠试试!”
田埂边,几名农夫正在用新合金镰刀收割早熟的麦子。镰刀划过麦秆,“唰唰”声清脆利落,麦穗整齐地落在竹筐里。一名农夫直起身,擦了擦汗,笑着对曹复道:“安国君,这新镰刀太好用了,割一亩麦比以前快了大半,还不用经常磨刃!”
曹复点头,看着金黄的麦穗,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农业是根本,只有粮食丰收,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军队才有足够的粮草,领地才能真正强大。
离开农田,曹复前往邹城学宫。学宫的校舍已经基本建成,青砖灰瓦,整齐排列,周围种着一排排柳树,微风拂过,柳枝摇曳,带着清新的绿意。
学宫门口,几名学生正在打扫庭院,他们穿着统一的粗布校服,脸上带着青涩的笑容,看到曹复,纷纷躬身行礼:“见过安国君!”
曹复抬手示意他们起身,目光扫过庭院里的石桌石凳,上面刻着简单的算筹图案——这是他让工匠刻的,方便学生们学习算术。
孔玉迎了上来,手里拿着一卷学生的作业竹简,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安国君,学宫现在有学生三百余人,涵盖了十二座城池的百姓子弟,甚至还有几名宋国、齐国的学子慕名而来。”
“很好。”曹复点头,“学术馆和技术馆的教学,都还顺利吗?”
“一切顺利。”孔玉道,“学术馆的学生们正在学习天文、地理和百家思想,禽滑厘先生的墨家守城之术,很受学生们欢迎;技术馆的学生,在公输墨先生的指导下,已经能独立制作简单的连弩和农具了。”
曹复走进技术馆,里面摆放着各种学生制作的模型,有改良后的投石机、连弩,还有新设计的农具。一名学生正在摆弄一个木制的齿轮模型,齿轮转动时,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
“安国君,这是学生设计的灌溉水车模型。”那名学生看到曹复,有些紧张地介绍道,他手指纤细,指尖沾着木屑,“利用水流的力量带动齿轮,就能自动将水抽到田里,不用人力踩踏。”
曹复拿起模型,仔细看了看,齿轮的咬合很精准,设计很巧妙。他想起现代的水车原理,心里暗道:这学生很有天赋,稍加培养,将来必定是栋梁之才。
“想法很好,继续完善。”曹复鼓励道,“可以试试用新合金制作齿轮,更坚固耐用,转动起来也更顺畅。”
学生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多谢安国君指点,学生这就去试试!”
离开技术馆,曹复走进学术馆。学生们正在上课,禽滑厘站在讲台上,讲解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回应。
曹复找了个角落坐下,听了一会儿。禽滑厘的讲解深入浅出,还结合了当下的战争局势,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他心里嘀咕:这禽滑厘不仅是工程大师,教书育人也有一套,选他当学宫院长,果然没错。
课间休息时,孔玉递给曹复一卷竹简:“安国君,这是学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和建议,涉及农业、工艺、军事等各个方面,您看看。”
曹复接过竹简,慢慢翻看。上面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为什么新合金比玄铁轻”的,有问“如何让战船跑得更快”的,还有建议“在边境修建蓄水池,以防干旱”的。
“这些学生,想法倒是不少。”曹复笑着道,“把这些建议整理一下,交给相关的官员,能采纳的就尽快采纳。”
孔玉点头:“属下明白。学宫就是要鼓励学生们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为安国君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离开学宫时,已经是中午。阳光火辣辣地照在身上,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上,瞬间蒸发。曹复走到一棵柳树下,顺手扯了片柳叶,在掌心慢慢搓碎,苦涩的汁液沾着掌心的汗,驱散了些许燥热。
陈亮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帛书,脸上带着凝重的神色:“安国君,斥候传来消息,宋楚使者在边境的密会结束了,楚国使者带走了一个密封的木盒,不知里面装着什么。”
曹复心里一紧,指尖的柳叶碎屑落在地上:“木盒的样式,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木盒上刻着潜龙会的蛇形纹,和之前我们见到的一样。”陈亮道,“另外,斥候还在密会地点发现了一块特殊的布料碎片,上面绣着楚国的凤纹,还有一个细小的‘芈’字。”
曹复接过布料碎片,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布料质地精良,是楚国贵族才能使用的云锦,凤纹绣得栩栩如生,“芈”字绣得极为隐蔽,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看来,宋楚之间的勾结,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曹复沉声道,掌心渐渐出汗,“这个木盒里的东西,很可能是潜龙会的核心秘密,或者是宋国献给楚国的投名状。”
陈亮点头:“安国君,要不要派人半路拦截?”
“不必。”曹复摇头,“楚国使者身边护卫森严,半路拦截风险太大,万一打草惊蛇,反而不好。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继续加强防御,同时密切监视宋楚两国的动向。”
他顿了顿,继续道:“另外,让工匠营加快新合金战船的建造,水军的训练也要抓紧。泗水是我们的生命线,绝不能让楚国控制。”
“诺!”陈亮躬身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