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说好了过几天便来下定。

苏晚瞧着苏青也要跟着陈掌柜他们一快走,心里头顿时像揣了块石头,沉甸甸的放不下心。

她几步走到苏青跟前,眉头微微蹙着,语气里满是担忧:“你这一个人跟着去,我实在不放心,要不我跟你一块儿去吧?”

苏青知道姐姐的性子,忙拉住她的手,温声解释道:“姐,这可不行。这几天家里正忙着呢,你得留在家里帮爹把那旧房子推倒,屋里屋外也得拾掇利索。再说了,咱们订的那些砖和瓦片也该送来了,有你在家盯着,我才能真的放心。我就是去去就回,耽误不了多久的。”

“这……”苏晚听着妹妹说得在理,可心里那份担忧丝毫未减,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剩下满心的犹豫。

一旁的陈掌柜将姐妹俩的互动看在眼里,自然明白苏晚的顾虑。

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开口帮腔道:“晚丫头你就放宽心吧,有我在呢,路上定会照看着青丫头,保准不会出什么岔子。”

其实这话,陈掌柜也只是说给苏晚听,好让她安心罢了。

他自己也没想到苏青今日会突然提出要跟着去县城,估摸着八成是和齐三少那边的事有关。既然是人家的私事,他自然不方便多问,眼下也只能先帮着苏青打个掩护,让苏晚放下心来。

苏青也跟着劝道:“姐,你就放心吧,我最多三五天就回来了。”

“还要三五天啊……”苏晚轻声念叨着,心里依旧有些不舍,但也知道拦不住,只能细细叮嘱,“那你出门在外,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凡事多留意些,我在家等你回来。”

“好,我知道了。”苏青用力点了点头,眼眶微微有些发热。

说完,苏青就转过身,跟着陈掌柜他们一同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驶动,苏晚站在原地,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直到再也看不见,才慢慢收回目光,转身回家了。

马车轱辘碾过土路,发出规律的声响,车厢里一时有些安静。

陈掌柜打量着身旁的苏青,终究按捺不住好奇心,开口问道:“这次齐三少那边,可没跟我说你也要同行。等会儿到了地方,就让人先把你送到县城去?”

苏青点头应道:“嗯,劳烦陈掌柜了,最好能连夜赶过去,我们明天一早还要往省城去。”

“省城?”陈掌柜愣了一下,下意识追问,“你们这是要去省城做什么?”

他话音刚落,身旁的掌柜媳妇儿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劝道:“当家的,少东家的事,咱就别瞎打听了。”

陈掌柜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失了分寸,讪讪地应了声“哦”,便不再多问。

坐在对面的陈博文却对这话题不感兴趣,反倒饶有兴致地看向苏青,笑道:“青青,我发现你门路是真不少,那好茶都能弄来。我想问问,你那儿有没有次一等的茶叶?价格便宜些的就行,我想多批发些。最近总有人来铺子里问,可咱铺子一直没这货,我出去转了几圈,也没找到靠谱的门路。”

苏青一听,心里顿时有了数。

空间里的茶叶还多着呢,别说中等的,就连筛出来的碎沫子都攒了不少,正愁没处销。

她爽快地答道:“这好办。我手里正好有一批茉莉绿茶,价钱不贵,大概一个大洋能批十斤。”

按眼下的行情,大洋的购买力其实能买更多便宜茶,但也不能差得太离谱,十斤的量既合理,也能让陈博文看到诚意。

陈博文眼睛一亮:“十斤?这量可不少了。能给我看看货不?”

“当然可以。”苏青应着,想起昨晚整理行李时,怕路上用得上,特意包了几种茶叶带在身上。

她装作在随身的包袱里翻找,片刻后拿出一个用油纸仔细包好的小包,递了过去,“你瞧瞧这个,就是我说的茉莉绿茶。”

“这种就是比较普通的茶叶,价钱也实在。”苏青在一旁解释道。

陈博文接过油纸包,小心拆开一角,凑近了看。

茶叶条索虽不如之前的好茶匀整,却也干净无杂,他又低头深吸了一口,一股淡淡的茉莉清香混着茶香漫入鼻腔,不算浓烈,却也清雅宜人。

“不错不错,”他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比寻常那些碎沫子茶好太多了,一个大洋十斤,确实划算。这样,你先给我来二十斤,我回铺子先试试水。”

说着他便从怀里掏出两个大洋,递向苏青。

一旁的掌柜媳妇见状,轻轻拍了下他的胳膊,开口道:“博文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实诚?青青跟咱是自家人,让她费心弄茶叶,哪能就按这个价来?多少得再加点,总不能让她白跑腿。”

陈博文这才反应过来,挠了挠头,憨笑着道:“你看我这脑子,光顾着算账了。”

说着,又摸出一块大洋,一并递过去,“来,这三块大洋你拿着,多出来的就当是给你的跑腿费。”

苏青却只从中拿起那两个大洋,将剩下的一块推了回去,语气认真地说:“姐夫,在商言商,生意上的事还是明算账好,别牵扯私情。我是你小姨子没错,但生意归生意,人情归人情,得分清楚了。真要想请我吃饭、给零花钱,那得等逢年过节的时候再说。”

陈掌柜在一旁听着,原本只是含笑看着,此刻却忍不住打量起苏青,眼里多了几分赞许,开口道:“你这小丫头,年纪不大,主意倒是挺正。”

苏青笑了笑,将那两个大洋仔细收好:“打交道总得实在些,这样生意才能做长久嘛。”

接着陈博文又问了一些别的东西,这两年盐的价格也挺贵的。

就问苏青有没有什么好的门路能买来盐,价格便宜一点,也是会一下百姓。盐太贵了,好些人都吃不起呢。

又问了一些百姓需要的东西。

苏青也都一一答应他了,先不用着急给钱,等回头货回来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