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105章 好像条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福平看着外面儿的大太阳,相当破坏气氛:“这种天儿,你娘的棺材在家停一天,邻居没意见?”

话说的不清不楚,可小孙明白是什么意思。

人从医院拉回家,别说放上一天一夜了,就是半天,都该有味儿了。

再好的邻居也受不了。

小孙擦擦眼泪:“胡大夫给了一大包硝石,说是送到他店里的人没保住,心里怪不得劲儿,所以想着人走的时候也尽份心。

我们头天晚上就开始准备冰块儿了,人拉回来之后,中间也没停。

反正在家的这多半天加上过夜,没什么味儿。”

杨福平也拍了拍小孙的肩膀:“别怪哥多这句嘴,也是怕你慌乱之下再给邻居都得罪了。以后还得一个院儿住呢。

这世道,邻居帮不帮忙的没啥,坏你事儿使点儿绊子啥的,挺容易。”

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小孙没学过,可世情教会了他相近的意思。

这世上不用顾及脸面的其实就两种人。

一种是高高在上的,一种是深陷淤泥中的。

贫穷和战乱,让人转变成畜生,只在一念间。

小孙不怪杨福平,这是教他人情世故,不是挑理儿。

小孙娘不管怎么说还落下副薄皮棺材,其实他们院儿里的几个年纪大点儿的大娘婶子还挺羡慕。

去家里安慰小孙奶奶的时候,还有几分艳羡:“老姐姐呦,现如今活一天少一天的,你家这媳妇,俩腿一蹬,啥心也不用操,直接下去享福了。家里仨孩子全扔给你操持,真要是过几年,轮到咱自个儿一口气上不来,还不一定有这排场呢。”

小孙奶奶听着这特别走心的安慰,想着家里见底的钱袋子,哭的又加了三分真诚。

小孙当时就见平日里跟他们家最不对付大娘,也跟着抹上了眼泪。

一直到小孙娘的棺材上了驴车,邻居还扶着小孙奶奶继续安抚呢。

······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小孙难过了一顿窝头的时间,下午除了眼圈儿有点儿红,还有左臂上的孝布,基本看不出来发生了什么事儿。

神色如常的招呼客人。

整的宝根儿老是频频的看他。

小孙只好趁着暂时没人的时候,跟宝根儿强调:“我没事儿!真没事儿!”

晚上关门上板儿。

两个情商差不多的小伙伴儿,跟在杨福平后面嘀咕:“孙哥肯定有事儿,说不定这会儿回家路上就开始哭了。”

福安点头:“就是就是,娘都没了,我都不敢想是啥滋味儿,怎么可能没事儿。

我哥说了,缺啥吆喝啥,越是嘴上说着没事儿,越是心里有事儿!”

杨福平没打断俩人的交流,只是满脑袋问号,缺啥吆喝啥,是这种理解吗?

反正天天听这俩人说话,不用费脑子,还挺热闹。

杨福平偶尔听那么一耳朵,注意力还是放在地上随处可见的“地雷”上。

快安全到家了,不能因为光线不好,踩一脚臭烘烘的进门。

等一脚踏进自家胡同,才算放心下来。

胡同里没有埋汰人,所以日常还算干净。

可今儿这个还算干净的地界儿,挺热闹。

杨福平看见四爷家大门开着,四奶奶跟大儿媳妇还有俩孙媳妇,已经奔赴了八卦一线。

剩下的爷们儿,站在门口没往前去。

杨远宏一见福平兄弟俩回家,立马迎了上去,颇为兴奋道:“福平,你中午不回来,没赶上下午正热闹的那会儿。

老郭家下午打起来了,他们家进了个小寡妇。

那老郭,跟老房子着火似的,下午照着媳妇扇了好几个大嘴巴子,俩儿子也没落好。

那小寡妇。

啧啧啧啧!”

杨远宏摇头咂舌。

杨福平只想回家。

忙了一天,肚里都打鼓了,一点儿也不想跟这个吃饱了看热闹的说话。

于是还算走心的应了句:“那就一直打到现在?”

杨远宏眼睛瞪大:“那咋可能呐,这不老郭媳妇,下午回娘家找救兵去了。

你回来前是老郭在挨打。

那仨大舅子全是拎大勺的,三对一,优势不在老郭。

这不刚刚我去看了眼,老郭脸都大一圈儿了。

不知道还打不打了这会儿。”

杨福平奇道:“那你怎么不继续看了?”

杨远宏手一指:“全是娘们儿,咱挤进去也不合适啊,老郭家也是,连个灯都不点!”

杨福平转头翻个白眼儿,心想找你这种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点灯也不不行啊,还得搭个台子,不然邻居看不清楚罪过就大了。

什么人啊这是,估摸着天天在书店里应付学生,学会个碎嘴子了!

杨福平领着弟弟贴墙根儿回了家。

等饭吃完,都冲了个澡,爹娘俩人才意犹未尽的回家。

杨福平很是诧异:“闹到这会儿?”

李水仙摇头:“哪能啊,这不去你四爷家说说话。

老郭家也没闹多会儿,天儿还有点儿光亮就停下来了。”

杨福平拍着蚊子,申请回去睡觉。

李水仙胡乱摆下手:“去吧去吧,别给孩子吵醒了!”

于是杨福平轻手轻脚的进了屋,一条腿儿刚上炕,就看见媳妇锃亮的眼睛盯了过来:“老郭家咋回事儿?”

杨福平:“啊?哦,是这样······”

杨平干巴巴的讲了几句,被追问:“后来呢?”

“后来我就回家吃饭了!”

刘翠芬小声嘀咕:“吃饭可真耽误事儿!”

杨福平闭嘴躺平,反正饭已经进肚里了,随便说吧。

许是大家在家里都憋的有些精神扭曲。

第二天一早,杨福平路过林老师家门口。

正好林老师从家出去,跟福平打招呼:“听说了嘛,胡同老郭家······”

杨福平觉着,老郭俩字儿,有点儿过敏。

事情的发展从来不会以个人的意愿转移。

再过几天,老郭家的那个多出来的女人跟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留给大家的谈资,就是老郭媳妇在大门口拍着大腿骂:“那小婊子白眉赤眼儿的样儿,我一看就知道有事儿,你他娘的还抢着给自个儿戴顶绿帽子!······你个挨千刀的,我不贤惠,你找个贤惠的,这回家底儿都让人卷走了······”

丢了里子又丢面子的老郭,在三个大舅哥的又一轮“谈心”下,学会了低头弯腰,靠墙根儿走路。

红妞盯着仔细瞅,回家宣布新发现:“郭大叔,现在走路的样子,好像条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