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阳门外,秋风肃杀。两支倭国使团的队伍刚刚整理好行装,正准备启程离开北京,返回倭国。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踏出城门的那一刻,礼部侍郎率领一队锦衣卫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奉圣谕,赐两国国书。\"

礼部侍郎的声音冰冷而威严,他身后两名礼部官员手捧漆盒,缓步上前。德川义忠和三条实孝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不祥的预感。漆盒打开,两份完全相同的文书被取出,递到两位使臣面前。德川义忠接过文书,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脸色瞬间惨白。

第一条:倭国商船凡入大明海域,须持礼部勘合,违者以倭寇论处,船毁人亡。?

第二条:倭国使节入京,须经朝鲜衙门转呈,不得直抵北京。?

第三条:倭国每年须进贡白银三十万两,黄金五万两,铜十万斤,硫磺二十万斤,不足者以倭国贵族子女抵偿。?

第四条:倭国天皇及幕府将军之继位,须经大明皇帝册封,否则视为叛逆。?

第五条:倭国不得私自铸造火器、战船,违者视为谋逆,大明水师可直捣江户、京都。?

德川义忠的手剧烈颤抖,文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刀,狠狠刺进他的心脏。他猛地抬头,眼中血丝密布,几乎要喷出火来。

\"这……这是要倭国永世为奴!\"

三条实孝更是直接瘫软在地,手中的文书滑落,被风吹散。他嘴唇颤抖,喃喃道:\"天皇陛下……天皇陛下怎可受此大辱……\"德川义忠猛地攥紧文书,指节发白,几乎要将纸张捏碎。他身后的幕府武士们更是怒目圆睁,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大人!\"一名年轻武士低吼,\"这文书绝不能接!否则我倭国颜面何存?!\"

德川义忠死死咬着牙,额头青筋暴起。他何尝不想拔刀反抗?但脑海中却浮现出阅兵场上那五万铁甲方阵、那遮天蔽日的箭雨、那震耳欲聋的火炮轰鸣……

——打不过!?

——根本打不过!?

他猛地抬手,狠狠扇了那名武士一耳光:\"闭嘴!你想让江户城血流成河吗?!\"

三条实孝则跪在地上,颤抖着捡起散落的文书,眼泪滴落在纸上。他想起临行前天照神宫大祭司的叮嘱:\"即便要跪着喝明人的洗脚水……也要活着回来……\"

\"大人……\"他声音嘶哑,\"我们……接不接?\"德川义忠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最终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接。\"

第三章:最后的羞辱?

所有明朝官兵皆冷笑一声,挥了挥手。

一名锦衣卫上前,手中捧着一枚铜印,冷冷道:\"签字,盖印。\"

德川义忠颤抖着手,在文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随后取出幕府将军的印信,重重盖下。印泥鲜红如血,仿佛在宣告倭国的臣服。

三条实孝更是狼狈,他趴在地上,哆哆嗦嗦地写完名字,又颤抖着取出天皇御玺,却因为手抖得太厉害,连盖三次才勉强印上。

礼部侍郎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又补充道:\"对了,还有一事。\"

他拍了拍手,两名锦衣卫拉着一辆马车车上装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八个大字

\"永世臣属,万代不移\"?

\"这块石碑,你们带回去,立在京都城门口。\"礼部侍郎淡淡道,\"若敢不立……\"

他没有说完,但德川义忠和三条实孝都明白他的意思。——若不立,大明铁骑便会踏平倭国!?两支使团离开北京时,整个队伍死气沉沉,再无来时的半点傲气。德川义忠坐在马车中,死死攥着那份文书,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他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阅兵场上明军的恐怖战力,回想着那遮天蔽日的箭雨、那震耳欲聋的火炮……

——打不过!?

——永远打不过!?

他猛地一拳砸在车厢上,木屑飞溅,却无法发泄心中的屈辱和愤怒。三条实孝的马车里,这位年迈的公卿已经彻底崩溃。他蜷缩在角落,一遍遍用颤抖的手指描摹着文书上的\"永世臣属\"四个字,眼泪止不住地流下。\"天皇陛下……臣……臣无能啊……\"

当使团的船只驶离天津港时,岸上突然传来震天的炮响。\"轰轰轰——!\"

明军水师的战船在港口列阵,炮口对准大海,一轮齐射,水柱冲天而起。

德川义忠站在船头,看着那恐怖的炮火,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被彻底击碎。

——倭国,永无翻身之日了。?

而在远处的紫禁城,司礼监掌印太监正提笔在《万国来朝图》上,将\"倭国\"二字,重重圈在了朝鲜下方。

德川义忠的船队刚驶入江户湾,便看见码头上黑压压跪满了武士。当他的脚踏上故土时,迎接他的不是凯旋的欢呼,而是死一般的寂静。\"文书呢?\"老中酒井忠世的声音冷得像刀。德川义忠颤抖着递上那份染血的国书。酒井忠世只看了一眼,便猛地将文书砸在他脸上:\"混账!你竟敢让将军大人向明人称臣?!\"当夜,江户城天守阁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德川家光将最心爱的唐物茶具摔得粉碎,刀架上祖传的村正妖刀竟自行震鸣——这是自元寇来袭后从未有过的异象。\"大人,要不要...\"柳生宗矩做了个切腹的手势。\"八嘎!\"德川家光一脚踹翻屏风,\"你想让明人的火炮轰平江户城吗?!\"三条实孝的牛车刚过鸭川,就被愤怒的公卿们团团围住。\"逆贼!\"九条家的公子将天皇御赐的折扇砸在他脸上,\"你竟敢让万世一系的天皇...\"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沉闷的炮声。众人惊恐地望向海面——大明水师的战船正在濑户内海游弋,炮口在夕阳下泛着冷光。清凉殿内,后水尾天皇看着那份要他称臣的国书,突然狂笑起来。笑声中,传承千年的三神器竟同时发出悲鸣。

\"陛下...\"女官们跪了一地。

天皇猛地撕碎龙袍衣角:\"去把朕的皇子...送去大明为质吧。\"

十天后,京都郊外。

三百名浪人跪在石碑前切腹,鲜血将\"永世臣属\"四个字染得通红。暗处,上源家的忍者正在分发淬毒的苦无——他们的目标是大明驻长崎的商馆。

\"只要再隐忍十年...\"

年轻的德川义忠在密室中擦拭火铳,这是用三十名武士的性命从葡萄牙人那里换来的。窗外,明军战船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江户湾。宁波港的茶楼上,几个大明商人正传阅着最新战报。\"听说倭人把那块石碑沉到琵琶湖底了?沉了又如何?\"锦衣卫百户冷笑,\"他们的皇女现在还在南京学汉礼呢。\"窗外,又一支满载硫磺的倭国贡船正在入港。船头的倭人低着头,任由明军水师的小卒用长竿挑开他们的发髻检查——这是最新规定的防倭寇条例。

三个月后,江户城外的樱花格外猩红。白发苍苍的德川家光跪在大明钦差面前,颤抖着接过\"日本国王\"的金印。当夜,柳生宗矩的佩刀在鞘中自断——这把曾随主君征战朝鲜的名刀,终究没能等到雪耻之日。

而在海对岸的紫禁城,年轻的永历皇帝朱慈娘正在《四夷宾服图》上题字。

他的朱笔轻轻一点,将\"倭国\"二字,永远钉在了\"朝鲜\"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