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坛的汉白玉阶在阳光下白得刺眼,像一柄出鞘的利刃,笔直地刺向苍穹。

朱慈娘站在圜丘中央,玄色衮服上的十二章纹被风吹得微微颤动,冕旒垂下的玉珠在眼前晃出一片模糊的光影。他的目光越过那些摇晃的珠串,望向台下——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文官绯袍如血,武官铠甲森寒,御林军的枪戟在日光下排成一片银色的荆棘,而更远处,暗影卫的铁面具沉默地隐在阴影里,像一群伺机而动的豺狼。

所有人的视线都钉在他身上,却又仿佛穿透了他,死死盯着他身后那个缓缓登台的身影——

关火华。不,现在该称他为秦王。

一、冕旒

礼炮轰鸣,震得朱慈娘的耳膜嗡嗡作响。关火华踏着红毯一步步走上天坛,黑色龙纹王服在风中猎猎作响,每走一步,靴底的金线螭纹便碾过一朵刺绣的祥云。他头上戴着的十二旒冕冠,珠串垂落,遮住了半张脸,却遮不住那双眼睛里灼人的野心。朱慈娘的指尖在袖中掐进掌心。这顶冕旒,本该是太子的规制。可关火华要的,何止是太子?

二、金印

礼部尚书捧着鎏金托盘跪在阶下,盘中一方赤金王印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睛发疼。\"请陛下授秦王印玺——\"老臣的声音拖得极长,尾音颤抖,不知是畏惧还是激动。朱慈娘缓缓抬手,指尖触到金印的瞬间,冰凉的金属竟烫得他险些松手。关火华单膝跪地,姿态恭敬,可脊背挺得笔直,丝毫没有臣子该有的谦卑。\"臣,谢陛下恩典。\"他的声音低沉浑厚,像是刻意压着某种情绪,可朱慈娘听得出——那里面没有感激,只有嘲弄。金印落入关火华掌心的刹那,台下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万岁\"。朱慈娘知道,这声\"万岁\",不是喊给他的。

三、九锡

九名礼官捧着九件锡器依次上前——

车马、衣服、乐悬、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每一样都是天子之礼,每一样都在提醒朱慈娘:这个站在他面前的男人,已经踩在了皇权的 头上。关火华抬眼,嘴角勾起一抹笑:\"臣,定不负陛下所托。\"朱慈娘没有回应。他的目光越过关火华,望向天坛下小腹隆起的长平公主和她身边牵着一个小女娃手的长乐公主——她们站在命妇队列的最前方,唇角含笑,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四、礼成

钟鼓齐鸣,礼炮再响。关火华转身面向群臣,双臂微展,黑色王袍上的龙纹在风中翻腾,仿佛下一刻就要破衣而出,直上九天。台下,御林军和暗影卫齐刷刷跪倒,铠甲碰撞声如雷霆滚过。像是终于向新主臣服。朱慈娘站在高台上,冕旒的玉珠在风中轻撞,发出细碎的声响。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大明的天,变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奉先殿,烛火在深夜里烧得极静。 朱慈娘跪在冰冷的金砖地上,额头抵着祖宗牌位前的蒲团,龙袍的广袖铺展在身侧,像一对折断的翅膀。他的眼泪无声地砸在地上,洇进砖缝里,连个声响都没有。 殿外偶尔传来铁靴踏过石阶的声响,那是暗影卫在巡夜。他们的脚步很轻,却像钝刀一样,一下一下刮在朱慈娘的脊梁上。他咬紧了牙关,把呜咽死死压在喉咙里,连呼吸都放得极缓——仿佛稍重一些,那些藏在阴影里的铁面人就会破门而入,将他最后一点尊严撕得粉碎。

烛泪沿着鎏金烛台缓缓滑落,在朱漆供桌上凝成猩红的瘤子。朱元璋的画像高悬正中,那双鹰目在跳动的火光下忽明忽暗,像是在审视这个不肖子孙。朱慈娘不敢抬头,他知道祖宗们在看什么——看一个丢了江山的废物,一个连龙椅都坐不稳的傀儡。 \"不肖子孙……\"他的嘴唇蠕动着,却不敢发出声音,只能在齿间碾碎这几个字。袖中的密旨已经被冷汗浸透,那是他最后的后手——一份列满关党罪证的诏书,只要盖了玉玺,就能调动边军入京勤王—清君侧。可玉玺早在三日前就被暗影卫\"请\"去了秦王府,如今躺在关火华的案头,说不定正压着另一道禅位诏书的草稿,再说现在大明王朝的武装力量也都是关火华组建的,和他一起南征北战过的,他们眼里也许只有关火华,谁还记得北京城里那个小皇帝。

殿角的更漏滴到三更,一滴水珠突然从梁上坠落,正砸在朱慈娘的后颈。他浑身一颤,猛地抬头——屋梁上黑影一闪而过,是夜猫?还是暗影卫的探子?

明成祖朱棣的画像突然被风吹得晃了一下,那双丹凤眼在阴影里斜睨过来,仿佛在冷笑。数百年前,这位祖宗也是从侄儿手里夺的江山。如今历史重演,只不过篡位者姓关不姓朱。

\"父皇……\"朱慈娘望向右侧的牌位,那是他父亲灵牌的位置。檀木牌位上新刻了一道裂痕,据说是三日前关火华来\"祭拜\"时,佩剑不小心碰的。 殿外忽然传来环佩轻响,朱慈娘浑身绷紧。门缝里飘进一缕熟悉的沉水香——是长乐公主。她停在殿外良久,最终却没有推门,只有一方素帕从门底缓缓塞了进来。帕角绣着螭纹,和关火华王袍上的金线一模一样。 朱慈娘盯着那方帕子,突然低低地笑出声来。笑声混着眼泪砸在帕子上,晕开了角落一个模糊的血指印——那是他半月前咬破手指写的密信,如今成了妹妹递给仇人的投名状。 五更鼓响时,烛火终于烧到了尽头。最后一缕青烟盘旋上升,掠过孝宗皇帝画像上那顶歪斜的冕旒。朱慈娘在黑暗里摸索着站起身,膝盖骨发出不堪重负的脆响。他摸到供桌下的暗格,取出一把生锈的匕首——这是十岁那年,父皇教他骑射时赏的。

晨光渗进窗棂时,奉先殿的门缓缓打开。候在阶下的暗影卫统领低头行礼,铁面具映出朱慈娘平静的脸。 \"回陛下,秦王今早递了折子,说九锡仪仗已经备妥,出征的队伍随时可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