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幽谷怨灵 > 第595章 年轮里的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樟木箱的铜锁在晨光里泛着暖光,安安和妹妹的指痕正顺着锁身的纹路慢慢晕开。浅褐色的印记漫过太奶奶的指痕、外婆的指痕、母亲的指痕,像圈不断变粗的年轮,把七十年的时光褶皱都填成了饱满的圆。我伸手触摸那圈年轮,指尖触到的不仅是铜锁的凉,还有层层叠叠的暖——太奶奶纳鞋底的力道,外婆翻报纸的温度,母亲揉面的掌心,安安和妹妹捏南瓜花的软,都在这圈印记里慢慢发酵,像老面盆里的甜,越沉越浓。

母亲端着太奶奶的针线笸箩走来,竹篾筐里的顶针滚出来,撞在我三年级的练习册上。1988年的“劳动日记”里,我画的樟木箱被安安涂成了棕色,旁边用彩笔写着“会长大的箱子”,字迹旁还画了五只交叠的手,最上面的小手捏着片玉兰花瓣,正落在最下面的手背上——那是太奶奶的手形,指关节处的褶皱被安安画成了年轮的形状。四代人的痕迹在纸页上重叠,像铜锁上的指痕,老的深、新的浅,在时光里长成分不清彼此的暖。

早饭时,朵朵把新烤的南瓜饼放在樟木箱盖的“平安”二字上。饼的热气在字上凝成水珠,顺着木纹往下淌,在箱底的老面旁积成小小的溪流。安安和妹妹举着银簪跑来,簪尖在饼上戳出两个小孔,“给太奶奶的饼留两个笑眼”。母亲笑着往小孔里塞了颗红枣,“甜的笑才笑得久”。银簪尖穿过饼面的轻响,和太奶奶纳鞋底时,针脚穿过布层的回音重叠,像首重复的童谣,在时光里反复吟唱。

午后翻晒太奶奶的蓝布围裙时,从口袋里抖出半张泛黄的便签。是1959年的字迹:“锁要常擦才亮”。便签边缘的折痕里还卡着根棉线,我把它系在银簪的红绒线上,线的另一端缠在安安的新布鞋上——鞋面上的虎头纹正咧着嘴笑,母亲特意在虎牙的位置绣了两颗南瓜籽,针脚密得能数清,像太奶奶当年给母亲纳的周岁鞋,只是虎头的额间,多了圈年轮状的花纹。

安安突然要学擦铜锁。她蘸着母亲调的淘米水,小手在锁身上来回抹,妹妹举着银簪在旁边照,说“要让太奶奶看见光”。铜锁在姐妹俩的手心里慢慢发亮,年轮状的指痕在水光里泛着银,像太奶奶的手借她们的手,在给时光抛光。母亲笑着说:“你太奶奶总说,物件要亮,心更要亮。”她的银镯子蹭过铜锁,带起的气流让箱底的老花镜轻轻颤动,镜片反射的光斑在年轮上跳成碎星,像外婆读报时,总爱指着的那些会眨眼的字。

暴雨突至时,安安和妹妹抱着布偶兔子躲进樟木箱旁。兔子耳朵上的说明书边角缠着银簪的红绒线,“猎户座”的弧线正好罩住铜锁上的年轮,像太奶奶的手轻轻护着这圈暖。“雨打不透年轮哦。”安安的声音混着妹妹的奶音,银簪的红绒线从箱底溜出来,缠在姐妹俩的手腕上,像太奶奶的手轻轻牵着她们。母亲把防潮布盖在箱上,动作和太奶奶给织布机遮雨时一模一样,“好年轮经得住风雨,就像日子,要叠得密才稳当”。

雨停后,安安和妹妹举着银簪冲进院子,簪尖的红绒线缠着根南瓜藤,在阳光下划出金线。她们要把藤“拴在年轮上”,小跑到院门口时,藤尖突然卷住了铜锁上的棉线,像太奶奶的手轻轻拽了拽,不让她们跑太远。朵朵跟在身后,手里拿着安安的涂鸦本,画里的铜锁长在年轮中央,周围缠着南瓜藤、艾草叶和玉兰花瓣,最上面的太奶奶正笑着伸手,指尖的光斑落在姐妹俩的手背上——那画面,和此刻铜锁上的指痕,像从一个模子里拓出来的。

暮色漫进房间时,我们把安安和妹妹的年轮画放进樟木箱。画里的铜锁长出了年轮,每圈年轮里都藏着样旧物:太奶奶的顶针、外婆的眼镜、母亲的厂徽、我的星图、安安的南瓜花、妹妹的向日葵。安安在画旁写:“太奶奶的年轮会一直长。”妹妹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母亲笑着在笑脸里添了句:“就像我们的家,永远装不满爱。”

夜风掀起窗帘,樟木的香气混着南瓜的甜、玉兰的香漫过脚踝。安安和妹妹的呼吸轻轻拂过铜锁,她们的小手在睡梦中还保持着擦锁的姿势,掌心的水渍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像太奶奶的指纹慢慢印上去。我轻轻抚摸箱盖,太奶奶刻的“平安”二字在月光下泛着柔光,铜锁上的年轮还在慢慢变粗,把新的指痕、旧的记忆、未来说的话,都一圈圈裹进去,像老面盆里的甜,永远在发酵。

银簪的光斑在箱底明明灭灭,像太奶奶的手在轻轻拍打那圈年轮。我知道这年轮会永远生长:在安安教妹妹辨认指痕的认真里,在她们给铜锁系红绳的雀跃里,在她们把新烤的饼分给邻居的慷慨里,像太奶奶的针脚,母亲的粥香,我们辈辈相传的牵挂,在时光里越沉越厚,把所有的褶皱都填成饱满的暖,所有的等待都酿成醇厚的甜。

天亮时,铜锁上的年轮又宽了圈,新的露珠顺着纹路往下淌,像时光在悄悄添糖。箱底的老面旁,安安和妹妹昨夜撒进去的向日葵籽发了芽,嫩黄的子叶顶着露珠,正往年轮的方向爬——那是新的岁月,要钻进这圈暖里,和太奶奶的手、外婆的笑、母亲的温度、姐妹俩的甜,一起在时光里,长成更粗的年轮,酿出更浓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