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晔侧身挡住门缝,快速签收包裹后轻轻关上门。

一转身,就撞进越沉静的目光里。

神明正注视着他手中的快递盒,眼中带着若有似无的好奇。

“是新到的雕刻工具。”秦晔一边拆包装一边解释,“最新款的激光雕刻笔,听说精度能达到微米级......”

话未说完,越已经自然地接过那支银灰色的笔具。

指尖轻触感应区,一截湛蓝色的光刃瞬间亮起,在空气中划出优雅的弧线。

“小心!”

秦晔下意识想要阻止,但越的动作却出乎意料。

祂先是观察了一下光刃的形态,随即从一旁的架子上拾起一块原料。

激光雕刻笔尖端的一小截光刃划过原料,玉石无声裂开,露出平滑如镜的切面。

“这个,”越端详着手中的笔,“更适合做武器。”

把这样断金裂石的力量束缚在一支小小的笔当中,仅仅只是用于雕刻。

祂确实沉睡太久了。

工具、科技、智慧......还有精神力。

无论借助外物还是开发自身,人类对力量的掌控都已迈入了新的境界。

祂尝试着雕刻了一个日晷图案。

起初动作还有些生疏,但不过片刻,那支雕刻笔在祂手中就如同被赋予了生命。

复杂图案渐渐成型,线条流畅精准,每个弧度都完美得浑然天成。

秦晔看得屏住了呼吸。

这种对力量的精妙控制,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越放下雕刻笔,目光转向工作室的其他角落。

祂缓步走过陈列架,指尖轻触那些半成品,偶尔在某件作品前驻足。

“这是......”秦晔连忙跟上,忐忑地介绍,“我在练习关节结构时做的尝试。”

越拿起一个球形关节的半成品,轻轻转动:“这里的卡扣太紧。”

“您怎么看出来的......”

“能感觉到。”越将零件放回原处,“能量的流动在这里受阻。”

秦晔怔怔地望着那些设计,忽然明白了什么。

在神明的视野里,这些作品无关形态与设计意图,祂看见的是更本质的东西——能量的流动,生命的韵律。

他不自觉地松了口气。

这时,越转向他。

“介绍一下。”祂说,“这个世界的现状和历史。”

“现在是公元2347年。”秦晔抬起手腕,激活了个人终端。

一道淡蓝色的光屏在空气中展开,“距离您所在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很多个世纪。”

光屏上浮现出历史时间轴,秦晔小心地观察着越的反应。

神明只是平静地注视着那些数字,漫长的时光在祂眼中仿佛只是弹指一瞬。

“这个世界变化很大。”秦晔继续介绍,“人类已经掌握了星际航行的技术,虽然还局限在临近星系内。”

他调出外星殖民地的全息影像,“我们在其他星球上建立了城市。”

越的指尖轻触星球影像,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凡人……已经能触及星辰了。”

这句话让秦晔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是的,不仅如此……”

他切换画面,展示着近地轨道上的空间站,“我们还在太空中建造了家园。”

接下来,秦晔介绍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变革——精神力的觉醒与系统化应用。

他演示了如何用精神力操控智能设备,辅助战斗与创造,如何通过神经接驳进入虚拟世界。

越始终安静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

“这个时代的人类,同时发展着科技与精神力?”

“没错。”秦晔点头,“就像……”

他想了想,举起双手,“科技是这只手,精神力是另一只,我们正在学习如何让它们协同工作。”

这个比喻似乎引起了越的兴趣。

祂注视着秦晔的双手,忽然问道:“那么,你更偏向哪一边?”

“我?”秦晔愣了一下,他指向工作台,“我会用最古老的雕刻技法,也会用最新的全息建模。在我看来,它们都是创造的工具。”

越的唇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个难以察觉的弧度。

“很好的答案。”

不知为何,这句简单的称赞让秦晔的心突然安定下来。

越站在工作台旁,看着秦晔手腕上投射出的淡蓝色光屏。

光屏上数据流滚动,正是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精神力觉醒初期关联性”的论文界面。

“所以,”越开口,声音清润平稳,用词却不带古韵,完全是基于对秦晔语言习惯的模仿,

“人类是先靠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才系统性地发现了精神力的存在?”

“可以这么理解。”秦晔点点头,指尖在光屏上滑动,调出历史时间线,

“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大约在一百五十年前,脑科学研究的突破才首次证实了‘可观测、可量化’的精神力场存在。

它一直都有,只是我们现在才有了测量和初步应用它的工具。”

他注意到越的目光停留在“全息沉浸技术”和“神经接驳接口”的标签上,便顺势点开几个演示视频。

只见视频中的人戴上轻便的设备,便能进入栩栩如生的虚拟世界,或通过意念操控复杂的机械。

“这些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精神力的稳定输出作为支撑。”秦晔解释道,“高精神力者在这些领域有天然优势。”

“工具在变,但创造的根源未变。”祂评论道,语气里听不出褒贬,更像是一种客观的洞察。

祂抬起手,掌心向上,没有任何预兆,一团柔和的白光开始凝聚。

那光芒并不刺眼,内部仿佛有亿万微小的晶格在自行构建、组合。

几秒钟后,白光散去,一枚结构极其复杂、透着淡淡能量光泽的玉白色小立方体悬浮在祂掌心之上。

那立方体的内部结构精妙绝伦,仿佛集成了某种微缩的精密仪器,却又带着天然造物的温润感。

秦晔认得那种结构——这是目前最前沿的“灵犀芯片”的理论模型,号称能极大增幅精神力传导效率,但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存在巨大的制造瓶颈!

越随手将这枚“芯片”递给秦晔,动作自然得像递过一支笔。

“你们试图用科技捕捉和放大精神力的涟漪,”越说道,目光似乎穿透了工作室的墙壁,望向更远的地方,“而我所处的层面,更接近涟漪产生的水面。”

秦晔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枚玉白色立方体,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和一种奇异的能量共鸣。

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神明对规则的理解,竟然能以如此具象化、甚至契合科技树方向的方式呈现?

秦晔握紧了手中那枚超越当前科技水平的造物,喉咙有些发干。

他本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缺乏常识需要启蒙的学生。

可现实却告诉他,越更可能是一个从根本上重新定义“常识”的老师。

最后,秦晔轻声问道:“您觉得……这个世界怎么样?”

越沉默片刻,墨玉眼眸中流转着复杂的光芒。

“很有趣。”祂说,目光回到秦晔震惊的脸上,“很有潜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