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65章 天星归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国家天文台的穹顶观测室内,巨型投影屏上实时显示着天鹰座的星图。距离\"五星连线\"还有72小时,我和程明、郑淮安与军方科学家们正在做最后的实验推演。

\"根据计算,最佳观测窗口是明晚23:17至23:42。\"天文学家调整着星图参数,\"届时木星、土星、火星、金星和水星将形成与公元763年几乎完全一致的几何排列。\"

林大校指着实验方案:\"我们按古法复制了三套'观星制药仪',分别放置在北京、成都和拉萨实验室。所有设备都配备了量子传感阵列。\"

程明调出他设计的监测系统界面:\"我设置了128个数据采集点,从纳米级结构变化到宏观热力学参数全覆盖。\"

\"最关键的是这个。\"材料学家展示了一个透明容器,里面悬浮着几克\"天铁\"粉末,\"超净环境下制备的样品,确保不受现代污染。\"

实验前夜,我独自在药膳馆后院踱步。师父留下的铜铲虽已移交军方,但那种沉甸甸的使命感却愈发清晰。手机震动,是程明发来的消息:\"爸,我找到了玄静法师密码本的破译线索!\"

地下室保险柜里,那本发黄的笔记静静躺着。程明用紫外线灯照射某些页面,显露出淡蓝色的数字编码。

\"这是六十年代国防科研常用的三重加密法。\"程明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需要配合当日《人民日报》的特定版面...\"

破解过程持续到凌晨。当屏幕最终显示出解密文档时,我们震惊得说不出话——1965年,玄静法师(当时还叫李静之)曾参与过一项代号\"雪莲\"的绝密计划,任务是从西藏寺院收集\"特殊陨铁\"样本!

\"这些记录...\"我颤抖着翻看扫描件,\"师父当年是为国家工作的?\"

文件显示,军方当时接到情报,称某些寺院保存的\"天铁\"具有\"特殊放射性\"。玄静法师作为懂藏语的药理专家,被秘密派往西藏调查。但报告结论却出人意料:所谓\"放射性\"其实是某种尚未被科学认知的\"生物活性增强效应\"。

\"难怪师父对铜铲如此珍视...\"我恍然大悟,\"他早知道这不是普通文物!\"

程明继续解密,发现更惊人的内容:1967年,\"雪莲计划\"突然终止,所有样本被封存。一份被涂黑的备忘录提到\"国际压力\"和\"文物归还政策\"。

\"爸,看这个日期!\"程明指着文件末尾,\"1970年,师父突然退伍,同年青城山药膳馆成立...\"

一切豁然开朗。师父或许是在执行某种未竟的使命,将铜铲和知识通过药膳传承下来,等待合适的时机。

次日黄昏,我们飞抵拉萨。军方实验室建在海拔4500米的山顶,最大限度减少大气干扰。实验台中央,复制的\"观星制药仪\"在聚光灯下泛着青铜冷光,周围环绕着价值数亿的量子监测设备。

\"各就各位。\"林大校看着原子钟,\"倒计时30分钟。\"

程明负责操作量子传感阵列,我则按照古籍记载准备药材:雪莲、红景天、冬虫夏草,每一样都按古法在特定月相下采集。郑淮安检查着\"天铁\"样本的纯度参数。

\"大气视宁度极佳。\"天文组报告,\"五星连线已初步形成。\"

23:17,实验正式开始。我将药材放入仪器的磁室,程明启动所有监测系统。室内的量子传感器突然发出蜂鸣——\"天铁\"样本的自旋态开始出现异常波动!

\"这不科学...\"材料学家盯着数据屏,\"没有外加磁场,这些铁镍合金怎么可能自发产生量子相干?\"

但数据不会说谎。随着五星几何角度趋近完美,\"天铁\"的量子效应呈指数级增强。23:31,主控电脑突然报警:样本温度无故上升了2摄氏度!

\"看这个!\"程明放大一组波形图,\"'天铁'正在发射特定频率的太赫兹波,与药材分子产生共振!\"

就在此刻,拉萨、成都、北京三地的实验室同时报告相同现象。更惊人的是,全球十三处古代天文台遗址的监测站都记录到了微弱的太赫兹波动!

\"某种量子纠缠现象?\"视频连线中的量子物理学家激动不已,\"这些遗址可能都存有'天铁'样本!\"

23:42,五星连线达到完美几何角度。突然,所有监测设备同时达到峰值——\"天铁\"样本在无任何能量输入的情况下,自发形成了完美的马约拉纳费米子态!

\"上帝啊...\"美国合作专家在连线中惊呼,\"这是量子计算的圣杯!\"

我按照古籍记载,将药材取出交给生化组。质谱分析显示,短短25分钟的\"天星制药\",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产生了三种全新的大分子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生化专家声音发颤,\"能特异性结合抗生素耐药菌的dNA旋转酶!\"

实验成功的喜悦还未散去,警报突然响起。安全部门通报:彼得罗娃带领的武装分子突破了边境检查站,正向拉萨方向移动!

\"他们想抢夺样本!\"林大校立即下令加强戒备,\"所有数据立即加密传输到北京!\"

凌晨三点,我们被紧急转移到军区地下指挥所。路上,程明收到黑客朋友的预警:暗网上出现一则悬赏,以5000万美元求购\"天星归位\"当天的\"天铁\"实验数据!

\"查到了!\"郑淮安追踪Ip地址,\"悬赏来自日内瓦的一个掩护账户,实际控制人是...香巴拉生物科技的影子股东!\"

天亮时分,边境传来捷报:彼得罗娃团伙在试图翻越雪山时遭遇雪崩,三人被捕,其余逃往尼泊尔。被捕者供认,他们受雇于某国生物防御实验室,任务是获取\"天铁\"的量子效应数据。

\"生物防御?\"林大校冷笑,\"分明是想研发基因靶向武器!\"

一周后,实验数据经过严格验证,《自然》杂志以特刊形式发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论文首次提出\"天文-量子-生物\"三联效应理论,解释古代药师如何利用特定天象增强药物活性。

国际学术界震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维尔纳教授公开表示:\"这项研究模糊了古代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界限,展现了人类认知的连续性。\"

与此同时,军方基于\"天铁\"量子效应研发的新型通信设备通过验收,性能远超预期。林大校透露,这项技术将用于保护我国量子通信卫星网络。

庆功宴上,赵院士带来一个檀木盒子:\"物归原主。\"打开后,师父的铜铲静静躺在绒布上,旁边多了一枚\"国家特殊贡献奖\"勋章。

\"经中央特批,\"赵院士郑重地说,\"铜铲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仍由您保管,它既是历史见证,也是未来研究的钥匙。\"

回到成都,药膳馆焕然一新。政府拨款扩建了实验室,并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称号。程明开发的\"药膳通\"App用户突破千万,成为传统医药现代化的标杆。

一个雨夜,我整理师父遗物时,在密码本最后发现一页未被破解的笔记。程明用新算法处理后,屏幕上浮现一行小字:

\"天铁非铁,药非药,其用在人,其功在时。——李静之 1967.12.3\"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我心中多年的锁。师父早已参透,\"天铁\"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物质本身,而在于人类如何运用这种跨越时空的知识。

次日清晨,程明兴奋地冲进书房:\"爸!who批准了我们的'天铁增强型抗生素'临床试验!首期将在非洲耐药结核病高发区进行!\"

看着儿子闪亮的眼睛,我仿佛看到师父当年注视我的目光。千年药道,薪火相传,这一刻,铜铲承载的不仅是古人的智慧,更是对人类健康的永恒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