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忽然想到了秦淮茹,她比崔大可早当学徒这么久,据说东西做的还是一塌糊涂。
人啊,真就是不能比,人比人该死,货比货得扔。
“厂长,王科长,大林哥,你们怎么来车间了。
我们这都快忙完了,没啥好看的。”
在打下手的崔大可看到三人过来,和师傅说了一声,就笑着迎了上来。
看向李林的眼神中,比以往多了几分热切。
“我们就过来随便看看,大可你最近怎么样,何雨柱没在厂里找你麻烦吧?”
李林说的是何雨柱进派出所的事情,上次的事情他是不知道的。
崔大可闻言苦笑摇头,满是无奈的说道:
“也不算找我麻烦,就是说我师父的不是,嘴里没一句实话。
我不理他就行了,别的他也没怎么样,他想说就让他去说吧。
我师父帮厂里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要是大家再不念他的好,我也没话说了。”
说完后崔大可拍了拍自己的脸,换上笑容:
“看我说这个干什么,大林哥,好久没见小宋哥了,他最近忙什么呢?”
“小宋哥啊,他是大忙人,被借调了,忙什么我也不知道,天天忙的脚不沾地的。
易中海能帮忙解决机修厂的问题挺好的,对他自己也好,多碰碰工件,手艺能少落下点。
大可你带我在车间里走走,介绍介绍,我有个事儿想问问你。”
李林散了一圈烟,车间里的师傅一个都没落下。
他不太看得懂机械,但看的明白工人的情绪。
确实和王良说的一样,工人的状态比以前要好很多,虽说赶工非常累,但脸上却多出了很多笑容。
“大林哥,你随便问,只要是我知道的就成。”
崔大可立刻回答,语气格外真诚。
林厂长和王良都有些看不明白,不知道崔大可为什么会对李林这么热情。
要说李林的身份高不高,肯定是高的,这是城里万人大厂的宣传科干事,还是在厂长面前说的上话的宣传科干事。
过来代表的就是轧钢厂,他说出的评价,对机修厂有着可以预见的影响。
但要说对崔大可有没有影响,那还真没什么影响。
真要有也是通过林厂长才有影响,根本不至于让崔大可这副模样。
李林对此只是笑笑,带着些许歉意的问道:
“大可,我听我朋友说,看见你和易中海去街道办了。
说你们是去认干亲,街道办没给办,有没有这回事儿啊?
我那个朋友,还等着领孩子呢,这什么情况,领的孩子不让上户口了?”
崔大可闻言一愣,他没想到这事儿这么快就传到李林耳朵里了。
不过这样也好,也不用藏着掖着了。
脸上的笑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苦涩:
“大林哥,不是领的孩子不让上户口了,是我这种这么大的干亲不让上户口。
长到十六七岁,能养活自己了,就不让上了。
年纪小的只要提交申请,都是自愿的,再签几个字就能上户口了。
我这也没多大啊,要是早点认识我师父就好了。”
听了崔大可的话,三人面色各异。
林厂长和王良才知道这两天崔大可是忙这事儿去了,要不是运气不好,差点就成了城里人了。
崔大可的运气是真好啊,去城里认了个师父,还愿意让他进户口,简直是撞大运了。
李林却是明白了为什么崔大可今天会对他殷勤不少,合着是用易中海进城的这条路断了,只剩下了他和宋挂这条了。
“街道办这么办其实是对的,这种口子不能开。
真要是开了,马上就有人去认十几二十个干亲回来,你信不信?”
“没错,这口子不能开,能钻的空子太大了。
大可其实也没什么,你和你师父的关系,和户口没关系。
不在一个户口本上,就不是一家人了?姥姥!”
王良的安慰完全没有安慰到重点,压根儿没听懂崔大可在遗憾什么。
崔大可却还是非常给面子的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个憨笑:
“王科长,我知道的,我也没怎么样,就是说起来了心里有点不舒服。”
“行了,没什么好不舒服的,我和小宋哥答应你的事情不会变的,好好努力吧。
别的不说,只说技术易中海还是很厉害的,只要他愿意教,你愿意学,当个高级工肯定是没问题的。”
李林算是再次给了一遍承诺,免得崔大可多想。
同时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去易中海的院子里看看,这时候易中海的脸色肯定很精彩。
想着想着,李林又想起了宋挂。
要是小宋哥没在忙就好了,肯定能想到办法凑这个热闹。
其实,就算是宋挂在,也凑不上这个热闹了。
早在昨天晚上,这个热闹就已经结束了。
昨天傍晚易中海走出街道办的时候,手里的申请书和证明都被他用力的攥在手里,恨不得当场就把这些东西给撕了。
忙活了这么久,纠结了这么久,就等来这么一个结果,易中海整个人都要碎了。
随便几句话打发走了崔大可,就脚步踉跄的走回了家。
一路上,看到在巷子里乱窜玩耍的小孩子,易中海的眼睛都是绿的。
他不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有孩子,就他没有。
他都不要亲生的了,只是要给干儿子上个户口,让户口上有三口人。
就只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办不了。
老天对他,太不公平了!
在家里满心期待的等待着易中海的张翠莲,等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满心愤恨,眼睛发发直的易中海。
好在张翠莲足够了解易中海的,见状不对第一句便是安慰。
好在易中海还有些理智,什么都没说,直接就躺下睡觉了。
不然,张翠莲可能都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