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沉默后,赵乾师傅推了推眼镜,率先开口,带着明显的江浙口音。
“吴老板,要求我们明白了,合情合理,技术嘛,您尽管考校,我只有一点要求。”
他伸手将身后有些局促的小周轻轻往前带了半步。
“我这徒弟,跟了我三年,手稳心细,是个手艺人的料,人也绝对可靠。
这次出来,我必须把他带着,因此……”
他顿了顿,语气最后变得坚定,“他得有工资……不过老板你放心,他已经入了门,手艺蛮不错的。”
我瞧着小周有些腼腆的样子说道:“好,只有他手艺好,人品好,其他都好说,我同意。”
小周立马说:“谢谢吴老板。”
他话音刚落,李守拙师傅浑厚的陕北口音立刻响了起来。
“吴老板是爽快人,咱也不绕弯子。你说的,俺们都应承。技术是根本,保密是应当。俺这徒弟小马……”
他拍了拍身边那个眼神炽热、身体结实的少年,“是俺本家侄儿,打小跟着俺,吃得了苦,耐得住性子。他,也必须留下!”
李师傅的话掷地有声,但接下来的一句却出乎我的意料。
“俺不要公司给他开工资!他的嚼用,俺自个儿贴补。但是——”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我,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恳切,“您那新技术,他必须能接触,能学到!俺这身手艺几十年了。和俺一样毕竟老了,没有新东西是走不远的,我想让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得跟着学习真正的尖儿货!”
工作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刘向阳看向我,眼神里带着询问。
赵师傅要的是徒弟的“名分”和保障,李师傅求的是徒弟的“前程”和传承。
一个精明务实,一个质朴而富有远见。
我看了看眼神清澈却带着一丝不安的小周,又看了看紧握拳头、满脸渴望的小马。
“可以。”我干脆利落地应下,“小周的工资,按实习技术员标准走。小马……”
我对上李守拙师傅紧张的目光,“既然李师傅你开了口,工资可以暂缓,但新技术的学习资格,我给他。不过,保密协议,他们俩一样要签,而且,技术汇总报告,他们也要参与,算作学习的一部分。”
李守拙师傅脸上的皱纹瞬间舒展开来,像是干涸的土地遇到了甘霖,重重地抱拳:“成!吴老板,痛快!”
赵乾师傅也微微颔首,显然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
“那么,”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考核,现在就开始。哥,把那个‘残片’请出来吧。”
我的目光投向工作台,考核,是一场关于技艺,信任与担当的验证,这一关必须得过。
而那项足以颠覆传统青铜器修复行当的“新技术”,正等待着它的第一批见证者和学习者。
刘向阳拿出一块青铜器残片,残片是一个整体,中间一个闪电一样的裂痕。
看起来仿佛用手一掰,就能成两块一样。
刘向阳让二人看了以后,将早已准备好的试题问答卷分别给了二人。
每人五道题,涵盖青铜断代、矿料分析、纹饰解读、病害判断以及修复理念。
“好,考核开始。”
工作室里立马只剩下纸张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
小周和小马站在各自师父身后,紧张得大气不敢出。
这些题,是一个小时前,刘向阳在我的要求下出的,他也查找了许多资料。
我浏览过,深谙其刁钻——既有基础又有拔高,最后一题是关于某件争议铜器真伪的判断,学术界至今未有定论。
赵乾推了推眼镜,笔下不停,速度极快,带着江浙匠人特有的缜密与迅捷。
李守拙则握笔如持錾,一笔一划极为沉稳,偶尔停顿,浓眉紧蹙,似在品味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小马看着师父凝重的侧脸,拳头不自觉攥紧。
小周则不安地瞄着赵师傅早已停笔的试卷,眼神里满是崇拜。
在时间期限内,两位老师傅先后交卷。
刘向阳当场批阅。
他看得极快,时而点头,时而用红笔标记。
工作室里落针可闻,空气仿佛凝固。
我看似平静地坐着,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温热的边缘,我新公司的希望,都在这二人手中,我不能马虎。
终于,刘向阳抬起头,眼神带着喜悦,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赵师傅,五题,全对。李师傅,五题,也全对。最后一题关于‘犀牛尊’的论断,两位的见解虽角度不同,但均言之成理,直指核心,我给满分。”
“好!”
我抚掌而起,心中的巨石落地,喜悦溢于言表。
“两位师傅名不虚传!果然身怀绝技!”
赵乾谦虚地笑了笑,但眼角眉梢也带着傲然。
李守拙则哈哈一笑,重重拍了下大腿:“都是祖传功夫,糊弄不了人。”
“那就好,开始签约,愿我们合作愉快,晚上我给二位师傅亲自接风洗尘。”
在签约期间,我突然想起王威。
“二位师傅技术精湛,更难得的是对徒弟的一片提携之心,令我动容。我这边,也有一个不情之请。”
两人立刻望向我,神色专注。
“我有一位结拜兄弟,名叫王威。他对此行当向往已久,心性纯良,人也踏实。我想让他拜在二位门下,与小周、小马一同学习,不知二位师傅能否成全?”
赵乾与李守拙对视一眼,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求之不得!”赵乾率先表态,“吴老板的人,我们信得过。多一个肯学的年轻人,是好事。”
李守拙声如洪钟:“没问题!俺看出来了,吴老板是真心要做事业,重手艺的人。你的兄弟,就是自家晚辈,俺和李马一定倾囊相授!”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心中大定,“王威明天就到。届时,还请二位师傅多多费心。”
目光再次投向那即将放置“残片”的工作台,我知道,技术的基石已经夯实,而用情感与传承编织的纽带,也悄然系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