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商量的结果出来了。
不通过这里,队伍原路返回。
因为他们也不确定这片沼泽有多大,要走多久。
而且他们也看到了那些黑色的跟树杈子似的人骨头。
队伍安全返回。
白杜鹃他们要回到大队,临分手前那支队伍的带头人和白杜鹃握手。
“等下次我们再来,还得麻烦白杜鹃同志你给我们做向导。”
“好说。”白杜鹃微笑。
她心里想的却是,估计你们最近几年都不会有机会再来了。
事情果然如她所料,这些人再也没有出现过。
动荡的时代来临。
熊皮沟大队低调的存在着。
两年后的一天,大队来了一批城里来的年轻人。
他们朝气蓬勃,眼睛里满是清澈的愚蠢。
他们来到大队的时候还是夏天,他们对一切都很好奇。
但最令他们震惊的还是这里的贫穷。
于金生安排这些年轻人住进了青年点。
青年点房子不够住,有一些人就安排到了社员家里。
有人看到了白家的木刻楞房子,“大队长,我能住在这里吗?”
于金头哼了声,“不能。”
“不是说我们可以住在社员家里吗?”
“是,但这家不行。”
“为什么不行?”
“这家不方便男知青住。”于金生道。
知青们还想问下去,就在这时白家的院门打开了。
好几条狗同时冲出来。
狗子们没想到院外面有这么多的人,它们愣住了。
知青们却是吓的不轻,有几个女知青还发出了尖叫。
“金锭、黑风回来!”院里传来一个女声。
狗子们警惕地盯着堵门的这些人。
它们认识于金生,如果不是于金生在,它们肯定不会客气地对待这些陌生人。
于金生也怕狗子们把知青咬了,连忙冲着院子里喊道,“杜鹃啊,你快把狗叫走,这些知青刚来,他们有些人怕狗。”
院门敞开的更大一些,白杜鹃从门里出来。
知青们看到白杜鹃的时候眼睛都是一亮。
白杜鹃面色红润,穿着碎花衬衫,梳着两条麻花辫。
她的打扮跟其他社员都不同,反而跟他们这些知青有点相似。
“她叫白杜鹃。”于金生向知青们介绍道,“她是我们大队的打虎女英雄,她院子里的狗个个都是好样的,你们怕狗的平时就不要从她的院门前过。”
男知青们好奇地打量着白杜鹃,“你真的打死过老虎?”
“嗯,侥幸打死过。” 白杜鹃淡淡道。
知青们惊叹,“就是侥幸也很厉害啊。”
白杜鹃简单地回答了知青们的问题,然后锁了院门,带着狗子们走了。
“她带狗子去哪?”一个知青问于金生。
“她去后面的狗场。”
“咱们大队有狗场?是干什么的?”
“那是县公安局挂牌在咱们大队的狗场,训练些工作犬啥的,你们没事少去那边,狗多了会咬人。”于金生吓唬他们,“要是被咬了既耽误下地干活还得花钱看伤,不上算。”
知青们信了。
有的知青被安置在了社员家里,剩下的去了青年点。
晚上知青们喝的野菜玉米糊糊。
你一碗我一碗的抢,有些抢不到的就只能喝半碗。
此时他们已经没了对新环境的好奇,眼中全是对食物的渴望。
“天天喝这个谁受得了啊。”不知谁小声地嘀咕了句。
其他人都不吭声。
他们刚来,有些人手里还有点钱,可以私下买点东西,偷着吃。
但这也不是办法。
钱总有花完的时候。
他们家里也不是很富裕,不可能月月都给他们寄钱。
就在这时有一个知青道,“我今天听社员说白杜鹃会打猎,她平时都不用下地干活,她打猎换工分。”
“打猎?这片山上动物多吗?”有人问。
“肯定多呀!”
“咱们……要不然也试试?”有人提议。
“你们谁会打猎?”有人问。
大伙都摇头。
“都不会还想着打猎,你们疯了不成,山里头有老虎,你们也不怕被老虎吃了。”
女知青们都害怕了,“老虎不会进村吃人吧?”
“谁知道呢……”
众人提心吊胆地度过了一夜。
第二天大伙都要下地干活。
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他们初来乍到,天刚亮就被大队喇叭喊醒,睡眼惺忪地出门。
白杜鹃和杨建设带着狗子们经过田边。
社员们都笑着和白杜鹃打招呼。
“杜鹃啊,又上山?”
“最近山上野猪不少,你们要小心啊。”
白杜鹃笑着一一回应。
知青们好奇地向社员打听:“咱们大队打猎的为啥是个姑娘?”
社员听了这话不高兴了,“姑娘咋了,我们大队的姑娘厉害着呢,她是白爷的孙女,是我们这片最厉害的猎人,什么老虎、野猪还有熊瞎子,她都打过。”
知青们继续追问:“……白爷是什么人?”
“他是老英雄,砍过鬼子的脑袋!”
听了这话知青们都沉默了。
但凡砍过鬼子脑袋的老英雄,都不是他们能够议论的。
煎熬了一天,傍晚时分终于下工了。
知青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回走。
女知青们就像丢了魂,很多人手掌都磨破了。
有社员告诉她们可以去卫生所找小苏大夫,他那里有红药水。
几个女社员结伴去卫生所。
刚到卫生所门口就见白杜鹃和杨建设带着狗帮回来了,他们背上的竹筐沉甸甸的,手里还提着好几只野兔。
狗子们一个个毛色油光铮亮,肚皮滚圆。
一个女知青忍不住道,“人都吃不饱,她还能养这么多的狗,太浪费粮食了吧。”
其他女知青没吭声。
这时从卫生所出来了一个男的,他穿着件白大褂,面带微笑地和白杜鹃说话。
白杜鹃把竹筐放在地上,打开后从里面拿出了一大块生肉递给对方。
女知青们看到那块肉时全都不由自主地吞咽口水。
男大夫接过肉后从兜里拿出个小瓶子递给白杜鹃。
白杜鹃接过,然后重新背起竹筐离开。
她从这些女知青身边经过,目不斜视。
狗子们环绕着白杜鹃和杨建设,它们也同样无视了那些女知青。
金锭、铁豹还有黑风已经成长起来了,成为了优秀的猎犬。
小玉、大嘴还有笨笨则成为了经验丰富的前辈。
一大帮狗子经过,女知青们站在路边,一动也不敢动。
她们望着白杜鹃的背影,看到她背上背着的猎枪,眼神复杂。
“她有枪啊……”
“难怪她能上山打猎。”
“如果咱们也能弄把枪,应该也可以去山上打兔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