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半生恩怨,半世情 > 第238章 父母的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丽早餐还没有吃,母亲的电话就打来了。

\"丽,你们几个回来吃早餐吧,等着你们,一大早也没敢给你电话,怕你没睡好。\"

唠叨中带着甜。

林丽想都没想,对着林平就命令起来:\"弟,回家吃早饭。\"

她这一惊一乍的,整得林平一愣一愣的,但乖乖照办。

车如飞而向林家沟而去,眼前的一切早已变得陌生。

林丽才意识到自己走的太久了!

到了家门口,才一切变得熟悉和亲热起来。

母亲拉着她的手,一遍遍的问着重复的话,生怕她回来各种不适应。

但林丽却没有看到父亲。她想问问母亲,还是忍住了。

推开东厢房的门时,阳光正顺着窗棂的缝隙淌进来,在青砖地上洇出片浅黄。

炕上的褥子暄软,是新弹的棉花,被阳光晒得暖烘烘的,像裹着团云。

她摸了摸枕头边的布包,里面是母亲连缝的艾草枕,清苦的香气里混着阳光的味道,比深圳公寓里的香薰踏实得多。

“姐,你在想啥呢。”林平的声音在院外响起,带着些微的雀跃。

堂屋的八仙桌上摆着简单的早饭:玉米糊糊冒着热气,配着腌萝卜条和白面馒头。

安然往林丽碗里舀了勺糊糊,瓷勺碰到碗沿的脆响,像小时候听惯的晨曲。

“你爸一早去后山了”她擦了擦手,“说要给你摘些野枣,你小时候总爱爬那棵老枣树。”

林丽心里一动,眼泪差点就流了出来。

咬着馒头,面香混着麦麸的粗粝感,在舌尖慢慢散开。

这味道让她想起外婆家的灶台,每次蒸馒头时,她总蹲在旁边,等着第一锅出锅,烫得直搓手也非要先咬一口。

那时的馒头没有现在精细,却带着柴火特有的焦香,像刻在骨子里的念想。

饭后往老院走时,林丽发现村口的土路铺成了水泥路,路边栽着两排垂柳,枝条垂到水面上,搅碎了满河的云影。

“这路是去年修的,”林平指着路边的排水沟,“以前下雨就泥泞,现在好了,推车都不费劲。”

他突然指着远处的山坡,“你看那片核桃林,是二亮叔带头栽的,说等挂果了,给养老院的老人们榨油吃。”

林丽望着那片绿得发亮的林子,记忆里的荒山秃岭早已被植被覆盖。

风穿过树叶的缝隙,沙沙作响,像无数双手在轻轻鼓掌。

她想起小时候跟着大人上山拾柴,脚被碎石磨出血泡,林大明就背着她走,后背的汗浸透了粗布褂子,却总说“丫头轻得像片叶子”。

那时不懂,现在她突然懂了。

老院的门还是那扇木门,只是门轴换了新的,推开时不再吱呀作响。

院子里的泥土地改成了青砖地,却特意留了块方方正正的菜园,种着豆角、茄子和黄瓜,藤蔓顺着竹架往上爬,绿得晃眼。

“这是你爸特意留的,”安然笑着说,“他说城里的菜没滋味,自家种的才叫菜。”

东厢房的窗换成了玻璃窗,阳光毫无保留地涌进来,照亮了墙角的旧木柜。

柜子上摆着个掉漆的铁皮盒,里面装着林丽小时候的物件:半截铅笔头、褪色的塑料发卡、还有块裂了缝的橡皮擦。“你以前用过的。”

安然打开盒子,指尖轻轻拂过,“我和你爸总说,等你回来,说不定还能用得上。”

林丽拿起那块橡皮擦,橡胶的硬壳上还留着她的牙印。

院墙外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林二亮正带着几个村民修猪圈。

新砌的砖墙方方正正,他手里的瓦刀敲得有节奏,像在打某种古老的节拍。

“嫂子,丽丫头,”他抬头时脸上沾着灰,笑起来眼角堆起褶子,“这猪圈砌好,就能养几头猪,年底给养老院送点肉。”

崔英端着碗绿豆汤走过来,“快喝点解解暑,”她往林丽手里塞了双布鞋,“纳了千层底,比你那运动鞋养脚。”

鞋面上绣着简单的云纹,针脚细密,像她说话时的温柔。

林丽穿上布鞋,鞋底踩着青砖地的踏实感,从脚心一直传到心里。

她走到菜园边,看着黄瓜藤上挂着的小黄瓜,顶花还没谢,嫩得能掐出水。

小时候她总爱偷偷摘这种小黄瓜,被父亲发现了,也只是笑着拍她一下,说“丫头馋了”。

“姐,你看那棵老槐树。”林平指着院外,树干比记忆里粗壮了许多,枝桠上挂着个简易的秋千,是用麻绳和木板做的,风吹过时轻轻摇晃。

“那是我给豆豆做的,上次视频,他说要在秋千上看星星。”

林丽坐在秋千上,麻绳勒着掌心的微疼,像种真实的触感。

她想起深圳小区里的塑胶滑梯,总是空荡荡的,孩子们宁愿抱着手机,也不愿出来晒晒太阳。

而在这里,一根简单的麻绳,就能拴住整个夏天的快乐。

夕阳西斜时,林大明背着篓子回来了,里面装着半篓野枣,红得像玛瑙。

“丫头尝尝,”他往林丽手里倒了把,“比超市卖的甜,没打药。”

他擦了擦汗,指着西厢房,“我把那屋收拾出来了,给你当琴房,窗户大,亮堂。”

林丽咬着野枣,清甜的汁液里带着点涩,像人生的滋味。

她望着眼前的家人——母亲在菜园里摘豆角,弟弟在帮二亮叔递瓦刀,父亲坐在门槛上抽烟,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

突然觉得,所谓的变化,不是弄丢了过去,而是让记忆在新的日子里,长出了更鲜活的模样。

晚风穿过院子,带来远处稻田的清香。

林丽知道,从今天起,她的琴声里会有野枣的甜、泥土的腥和家人的笑,这些真实的、带着温度的声音,会比任何华丽的乐章都动人。

因为这里的每寸土地,每缕炊烟,都在说:回来了,就别走了。

林丽将自己的想法发给了大姐,字里行间都是对家的爱和对过去思想的忏悔。

信末,还特别感谢大姐这些年在家里付出的辛劳。

林晓收到林丽的信息,眼泪一下子就绷不住了。

这些年,她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不算什么,但能让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凝聚在了一起,觉得一切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