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砚洲是乡下人出身,太清楚养鸡的门道 —— 刚出壳的小鸡娇气,不好养活,所以特意交代要收 “拳头大” 的。
这种鸡在乡下已经养了一个多月,公母分得清清楚楚,抵抗力强,喂起来省心多了。
只是这价格不便宜。
按小鸡的大小算,一只得七毛钱,要知道当时一只成年鸡也才两块多,这七毛钱一只的小鸡,算得上是 “高价” 了。
而且村里人家都惜鸡,正下蛋的母鸡肯定不肯卖,大多只愿意出手养了三年、下蛋少了的老母鸡,可罗砚洲不要老母鸡,他要的是能长、能下蛋的青年鸡,收起来更费功夫。
好在他们亮了军人的名头,村里人才愿意松口。
一个村子跑下来,只收到三十几只,罗砚洲没停下,下午又派了两个人去另外一个村子收,来回折腾下来,两个村子总共才收了六十八只小仔鸡。
光买鸡这一项,就花了四十七块六毛钱 —— 这笔钱不算少,幸好鱼水情流动早点铺子已经开始赚钱,有了周转资金,不然这养鸡场的启动款都得犯难。
更省心的是,这养鸡场从头到尾没跟任何单位打报告,也没琢磨着要启动资金,全靠自己张罗。
所以效率惊人。
几乎就是杨玉贞早上说开,然后罗砚洲下午就进鸡种,当天晚上就正式开起了了。
小院后院本来就有空地,几个人找了些木板、铁丝,当天就围出一块区域,搭起了一个长长的鸡舍。
鸡舍不算精致,但通风、防雨都考虑到了,足够这六十八只小鸡住。
而且跟着罗砚洲的兵,好多都是乡下出来的,喂鸡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事。
有人会拌饲料,有人会搭鸡窝,还有人懂怎么观察小鸡的状态,你搭架子、我扫场地,没一会儿功夫,鸡舍就收拾妥当,六十八只小鸡被放进新鸡舍里,叽叽喳喳地跑着,吃着切碎的菜叶子,看着就有生气。
罗砚洲站在边上看着,心里踏实 —— 这养鸡场算是初步成了,等小鸡再养些日子,下了蛋、长了肉,就能给早点铺和以后的饭店供上食材了。
他笑道:“第一批蛋不卖,全给兄弟们加餐。等鸡正式下蛋之后,以后每天中午给兄弟们加一盘鸡蛋菜。”
“啊!”一群人高兴的欢呼,能每天吃到一盘炒鸡蛋的菜,这日子有多美。
确实要好好养鸡。
一群男人看着小鸡,眼睛冒精光,这天天吃鸡蛋过得是什么好日子。
果然,饭店里的工作,就是普通人最好的工作。
杨玉贞下午从市里考察完铺面回到小院,第一件事就是给清水市的腾明远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她没绕弯子,直接吩咐:“你在冷库旁边先围一小块空地,学着养鸡,先试试水养五十只鸡,最后找专人负责,罗砚洲这边也要养,我打算在全国多开一些养殖场,后续有其他计划再跟你说。”
她这想法其实是临时冒出来的,有点 “想一出是一出” 的随性,却没料到徒弟们早已把她的话奉为圭臬。
腾明远在电话那头听完,连犹豫都没犹豫,立刻应下:“师父放心,我这就安排人去办。”
挂了电话,腾明远马上召集人手,一边让人去冷库外围划区域、准备材料搭鸡舍,一边让人去联系收鸡。
他在清水市开火锅店,需要进的材料很多,平时打交道的农户多,消息一放出去,不少村子的人都主动把家里正在下蛋的母鸡往冷库送 —— 很多人甚至不肯收钱,只盼着以后火锅店收蔬菜、山货时能多照顾自家村子。
腾明远没占这个便宜,按市场价给了钱,最后挑着收了五十只健康的下蛋的小母鸡。
这些鸡当天就开始下蛋,鸡舍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也意味着必须得有专人盯着喂食、捡蛋、清理,不能像罗砚洲那样随便照看。
忙到傍晚,腾明远拉着四徒弟吕向阳一起喝了点酒。
吕向阳只有一只左手,因为残疾,很多体力活干不了,又没多少文化,让他管账当会计也不现实,暂时只能烧火,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事让他牵头。
但是罗砚洲和腾明远都有计较,他们七个自打拜在杨玉贞门下,事实上,他们七个人就是兄弟了。
七兄弟总不能有人高高在上做经理,有人永远在灶下烧火。
“老吕,跟你说个事。” 腾明远放下酒杯,语气认真,“师父打算开个大养殖场,以后不光养鸡,还想养猪,甚至要往全国铺摊子,这一摊子事儿肯定需要人盯着。你看你愿不愿意学,以后牵头管这养殖的事?”
吕向阳眼睛一下子亮了,听到这话,没半点犹豫就点头:“行!我明天就搬去冷库那边住,守着鸡舍学,肯定能学好。”
“不止是养这几只鸡。” 腾明远补充道,“你回头跟罗砚洲罗哥通个气,他那边小院也在养鸡。以后两地养殖员的培训、平时养鸡时发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都记下来,汇总到你这儿,你再统一梳理,以后师父要了解情况,直接问你就行。”
“好!我现在就给罗哥打电话说这事!” 吕向阳说着就起身要去找电话,脸上满是干劲。
他可不怕干活,他有得是力气和精力。
没人告诉杨玉贞这些后续。
就在她随口提了句 “学养鸡” 一天之后,清水市和小院的两个养鸡场不仅很快有了雏形,连负责统筹的人都定了下来。
吕向阳连夜给罗砚洲打了电话,两人约好以后常沟通经验;腾明远那边的鸡舍也搭得差不多,五十只母鸡已经开始稳定下蛋 ,吕向阳去了一天半之后,就将冷库门口一块地申报上去,腾明远找到了孙红茶,审核报批之后,鱼水情养殖场基地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这一块的地都圈成了他们家的,至于盖房子也简单,一群年轻人,天天花点力气搬石头,打土砖,自己盖房子花不了几个钱。
甚至还发现有一个会做木工的,吕向阳直接把他要到养殖厂,这里木工活多着呢。
—— 这一切,都在杨玉贞没察觉的时候,几天内就悄悄运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