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瑜去看望聚在一起的老人,一共是四男三女,最小的也有五十七了,最大的已经六十八了。
阮青党跟着记录,像是这种行动会被上交到户部考核里,不一定会看见,但是要有,这是萧氏王朝的官员手册里边的列出来了。
每个被授官的都会收到一本行为标准,里边清晰的记载了需要做的事的大概范畴,这让新手官员能快速上任。
“阿叔,住的还好?”
那阿叔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官,有些激动回应:“好,好好,吃的饱,暖和。”
之前庄会明把人聚在一起,几个了老人的口粮是按月从家里搬出来的,毕竟不是特别冷的时候就回去了,有时候天气好也要回家看看房子,偶尔烧一把,要不一个冬天房子就坏了。
庄会明还让人背了两袋子玉米面过来,匀了些柴火,嘱咐说要是有大人问,就说吃得饱穿得暖,这也不算是欺骗,确实如此。
阮青瑜家里算是富裕那挂,不太懂村里人的生活,之前问过王慧珍:“怎么判断这家日子过的好?”
王慧珍想了想说:“住的屋子齐整,人穿的衣服可以破但是要干净,厨房的米缸是满的,兴许挂着几块咸肉或者腊肉,油罐子里也有油舍得用,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阮青瑜问完,感受屋里的温度是有的,不太热,但是也够用了,一会还要烧。
正好在做饭,进了厨房看一眼,晚上喝的玉面糊糊里边加了白菜,贴的金黄的饼子,拌了一点咸菜丝,点了香油,还算不错。
这处房子是庄会明口中叫二叔的,没有破败,院子里收拾的也干净,几个老人可能是岁数大了,一起坐着聊天,也没什么争吵。
阮青瑜看到这就算放心了,庄会明擦着脑门上不存在的汗,还好自己先前送了点粮食过来,虽然族里对于有外姓人跟着吃有点不满,他给压住了,不过是顺带着吃一口罢了。
“二叔,今天磨豆腐了,一会我让小子给你送两块,晚上你们一起吃。”
庄会明也是个会来事的,趁机表示自己的关心,这也不是亲二叔,只是辈分在这。
阮青瑜点头:“做的挺好,去看看那没来的。”
“唉。”
庄会明也没办法,那李大河妻子仗着两人还算年轻,就不想过来,也都六十多的人了,不知道逞什么能。
李大河夫妻原先有儿子,娶了儿媳之后,生了两个孙女,李婆子原也不是什么好人,重男轻女惯了,那媳妇也是个能忍的,少点吃喝也就无所谓了,哪知道回娘家帮个忙的时候,回来两个女儿一个都不见了,李婆子说是带集上跑丢了。
其实大家都猜是孩子带出去,故意让人抱走了,就是报了官没有证据也没拿人怎么样,孩子没找回来。
那媳妇不干了,李婆子倒是刻薄:“丢了正好,生两个贱丫头,挡着我孙子投胎,活该下十八层地狱。”
这话一出可就糟了,这媳妇直接被气晕了,醒了发现有孕了,也不知道怎么的,过了没两个月,儿子媳妇就不见人影了,留了信说是出去找闺女去了,村里猜测是怕再生个女孩,还是这下场,当爹妈的怎么受得了。
李婆子带人去亲家闹过,人家也不是吃素的:“你个该瘟死的老婆子,要不是你丢了孙女,我女儿女婿也不会跑出去找女儿,活该你没人养老送终,这下绝户了,高兴了吧。”
吵吵闹闹几年,就不见人回来,报官也不会管,最后只能是认了,就是这脾气更古怪了,李老头这些年越发的干巴,左右邻居都能听见李老婆子骂人的声,活的不是个人样子。
“你个窝囊废,儿子死了的绝户头······”
阮青瑜一行在外听见可真是大开眼界,这骂的真脏,也够狠的,专门戳人心窝子。
“李家的,开开门,县里的大人来了。”
屋里的动静戛然而止,过了半天门被一个老头打开。
笑的讨好问:“村长,这是怎么了?”
庄会明解释:“上次让你们俩去二叔那边,你们不去,这不大人来了不放心,过来看看。”
李大河看见后边的官家人,腿肚子都在打哆嗦,还是庄会明把门推开,容阮青瑜几人进去。
阮青瑜进去,这院子收拾的倒是挺利索,屋里边李老婆子背对着人,说起来她对官府还有点怨气,怨他们不给找儿子,但是又怕,所以背对着人坐着也不说话。
屋里温度可以,阮青瑜就当不知道,也没听见刚才的话就问:“大爷大娘,怎么不去一起住,那边暖和。”
“我不去,我家里挺好。”这是李老婆子说的。
李大河张张嘴,小声说:“家里挺好的。”
阮青瑜面不改色说:“这要是天太冷,两位就过去,要不这出了事就不好了。”
听了出事那李婆子像是在酝酿什么,最终没说什么,李大河说了句:“知道了。”
阮青瑜也不劝,听了那骂就知道是个不讲理的,就带着庄会明走了:“要是下雪派人来看看,不能出事。”
主要是王慧珍跟他强调过,要是遇见什么蛮不讲理的让他不要纠缠:“二爷,有些人呢固执,认死理,这样的劝不住就不要劝,后边闹起来更麻烦。”
重点是不能出事,庄会明意会:“唉,大人放心,我这肯定勤着差人过来,这天也不早了,要不咱们回去看看住的地方,饭也差不多该做好了。”
阮青瑜不为难人,十一个人分散着住,谁家有空房住谁家,房钱从给的银子里扣。
谁也没想到一夜过去,这外边就下了这么大的雪。
“大人,怕是走不了了,看着天气还要下。”
木二是跟着阮青瑜一起住的,早上去端水回来说了外边的情况。
阮青瑜洗漱完去外边一看,面色就不好看了,一是不能按时回去,二是为这场大雪担忧。
主粮是他们带的,托庄家帮忙做的,庄家在做几个菜,早饭吃完,庄会明过来请示。
阮青瑜想着事安排道:“你带人把房子上的积雪都扫了,还有道上的出村的路雪都清一遍,跟你们临着的巴沟子,扫过去找人一起清理,不要等。”
阮青瑜穿着厚衣裳,也跟着一起去做活计,要不说阮青党得重用,他会画简笔画,简单一勾勒,这一幅铲雪图就成了,也是要加在日志里。
这雪加紧铲,老人孩子被留在家里,青壮都出来清理也快,只是这天阴沉沉的没等铲完就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