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氏把阮青瑜的礼品单子递过去。
看着上边的南洋金珠首饰二十三件,镀金身弥勒佛一座,舶来司钩织十二月花样蕾丝布料一套,琉璃飞花墨蝶砚台一块。
叶知府看了笑道:“这个蔚县的阮大人倒是有趣。”
这份礼物要说多贵重肯定没有,最贵重的就是那套首饰,最有趣的是布料和砚台,这两样看着是舶来品,不寻常见。
齐氏早就看见了那些蕾丝布料,已经想好怎么分了,没有女性不喜欢。
确定没敷衍,叶知府就翻看吴知县的,看完了撇下帖子:“这还真是一块顽石。”
吴家也不算穷,也有几分人脉,但是这性子是没办法的,吴知县的礼单就是寻常的绸缎布料和文房四宝,算下来一百两银子要有的。
阮青瑜也是得了王志贤提醒改的礼单,原话是:“咱们叶知府就爱凭第一印象记着人,还有就是讨厌人不重视他,尤其是第一回拜见,可是要慎重,后边熟了,按着规矩办事就成。”
说着五掌张开拍了拍人。
阮青瑜这心里就有数了,把王慧珍给带的东西挑出来,这四样加起来差不多要五百两银子,后边两样更是这边没有的,胜在一个稀罕。
一般明面上的规矩是孝敬个一二百两的东西就算了,吴知县只是按着规矩办事,不算是不尊重人,就是叶知府的性子,只能说没什么好感。
这知府家里也不是光收礼,还会给些赏赐,都是外边来的东西,多数是北边不常见的。
阮青瑜觉得王慧珍能喜欢,他得了一篮子回礼,看着有桂圆干一包,芒果干一包,猕猴桃干一包,杨梅干一包,瑶柱一包,鲍鱼干一包,花胶干一包,虾干一包。
这看着走的人都是这样的篮子。
阮青瑜请了王志贤吃晚饭:“王兄,我初入官场,多亏你提点,我这敬你一杯。”
王志贤也喝了酒:“阮老弟,咱们也是缘分,能在一府临县同为县令,以后要是能守望相助,也不浪费这缘分。”
“一定一定,我是······”
阮青瑜说了自己的出身,还有家里的情况,这就是有意交好的意思。
王志贤也有意,说了家里的事,他是齐鲁之地之人,家里也算是小有产业,族中也有当官的族人,就是官位都不算高,分散在全国各地,跟来上任的也是妻女,娶妻孔氏,嫡长女王攸宁今年三岁。
阮青瑜喝的高兴说:“我妻子年岁小,就爱琢磨点吃食,等我回去,着人给王兄送年礼。”
“那我可等着人来。”
两人相谈甚欢,隔日道了别,就分别回家。
王慧珍正算着日子:“枣儿,这两日灶上的汤不要断,二爷也该回来了。”
王慧珍想着给跟着的人的福利,把后院的王春阳叫过来。
“大姐。”
王春阳叫大姐是按照王老四家里这边排的。
“春阳,怎么样?想家吗?”
来了一些日子,怎么也才是个半大小伙,还没成年呢。
王春阳还挺喜欢跟着来的,这里都把他当大人,当然也会适当照顾他,适应的还挺好。
“大姐,我挺好的,后边几位哥哥都照顾我,姐夫也关照过,跟着学了不少本事。”
“那我就放心了,大伯把你交给我,我就要负责,你有什么事就找姐说。”
“知道了大姐。”
“那行,我让人给你做了两件厚衣裳,一会拿回去穿。”
“谢谢大姐。”
王春阳知道自己跟来多少要王慧珍操心点,临走前他爹给他银子了,让他看着年节给堂姐姐夫送点东西。
王慧珍又聊起来跟着的几个阮家子弟:“跟青湖他们相处的还好吧。”
说起这个,王春阳回答的就快了:“好,几个哥哥都照顾我,时常一起吃饭,我们约着做家务,他们都照顾我小。”
他们的饭菜一般是这边何大花做好的,几人领回去吃,所以一起吃也正常,除非出去办事,赶不回来。
“那就好,平日闲着的时候都做什么?”
“有时候去县里逛逛,了解一下这边的街道,是青党哥说的,都了解清楚以后好办事,有时候青湖哥我们自己做饭吃。”
这边王慧珍嘱咐给他们做饭的标准是一荤两素,量大点,主食管够,何大花一般变着花样做,这也是王慧珍特别满意她的原因,这帮小伙子想吃点额外,也会自己开火。
“你们还会做饭?”
王春阳说到这有些不好意思:“我在家就跟我娘学过一点,主要是青平哥做的好,平日吃的也挺好的,就是嘴馋了才会找时间做。”
这是解释为什么自己做饭 ,不是嫌弃饭菜不好,这小子后知后觉想起来,他们的饭食都是王慧珍管的。
王慧珍还能看不明白人的意思,笑着解释:“那我就放心了,过年打算给大家分点肉,你们能自己做,就不换了。”
本来王慧珍考虑,这几个人要不要单独多给点赏钱,就不给东西了,想来想去不合适,这不是把人叫来,聊上几句,就知道怎么置办了。
“大姐,年礼就不用了吧,我们也没做什么。”
王春阳以前只见过几个叔叔给老爷子送东西,自己只是跟来学本事的,怎么还发东西。
“这你就不用管了,跟着二爷还能亏了你不成,那没什么事,你回去歇着吧。”
王春阳来之前他娘嘱咐他了,让他听堂姐的话就成,就取了衣服回去。
这功夫阮青平和另外一个阮青安也在,看着回来拎着包袱,就问:“这是得了什么好东西?”
王春阳也不瞒着,老老实实说:“大姐让人给我做的衣裳。”
拆开包袱,是上下两套厚衣服,续的棉花不少,摸着就暖和。
两人有些羡慕:“夫人对你真好。”
他们是阮家的族人,按理说王慧珍是做嫂子的,跟他们应该也亲近些,也是因着年岁都差不多,王慧珍也不好像给王春阳这样,私下细致的准备衣物,还是要避险,所以给他们的东西都是份例里大家都有的东西。
王春阳也嘿嘿笑,不说话,这事大家自然都清楚,就跟阮青瑜更看重阮家子弟一样,王慧珍更想着娘家人,这都是正常的,没必要争论。
阮家能跟来的都算好,不管怎么说该有的心机还是有的,所以几人才能处的这样好,还能开玩笑:“要是我衣服没了,春阳你可要借我穿。”
阮青瑜坐马车上,这天越来越冷,干冷干冷的,风也大,木二还跟着抱怨:“二爷,这都这么冷了,在北边那人能活吗?”
阮青瑜裹裹身上的大氅,冷的不愿意伸出手叹气:“这天地变化,一地一俗,各有各的活法。。”
木二又讨论起家里准备什么吃的:“也不知道厨房准备什么吃的,要是下车能喝口汤就好了,这胃都是凉的。”
唠唠叨叨中就回了家。